浅析上班族对996工作制的看法
社会广角  TheSocialAngle
48
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
浅析上班族对996工作制的看法
文/征悦
摘要:当下随着经济的不断地发展,加班文化的不断盛行,“996”工作时间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社会中不同角的扮演者总是能够给出不一样的看法,本文立足于互联网企业中以“996”工作时间制为代表的加班现象,探究上班族对于这种现象的看法,做出利弊分析,并结合后疫情时期大学生“就业形势困难”的问题,给予当代大学生一些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上班族;996;工作时间制1 “996”工作时间制
在今天的互联网公司,加班现象已经见怪不怪,由此衍生出来的加班文化给当代正在努力的年轻人贴上了“奋斗”的标签。本文所提到的“996”工作时间制指的是,工作日早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中午休息一小时(或不到),总计10小时以上,并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2 研究背景
2019年3月27日,一名程序员在GitHub 网站发起了名为“996.ICU”的项目,意指企业所采取的“上午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模式将导致劳动者住进ICU,呼吁抵制互联网公司的“996”工作制。《中国青年报》《社会科学报》等几十家权威媒体先后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或发表相关评论,批评“996”工作制违反了我国《劳动法》关于工作时间的强制性规定。与此同时,互联网上也充斥着其他不同的声音。就此,对于“996”的讨论同样也是反思互联网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的契机
从企业管理方面看,很多互联网企业家将“996工作时间制”与“奋斗”二字挂钩,认为延长工作时间就会提高工作效率。尤其“华为”以其“狼性”文化为榜样,很多公司纷纷效仿,最后,不过是把压力转嫁给了 “年轻人”。鉴于此,本文基于“996”背景对上班族的心态进行全面的调查及分析并给出笔者自己的看法。以期对当下已经毕业正在择业或者是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年轻人有所启示。3 研究过程3.1 样本与资料
3.1.1 样本设计。样本设计考虑到不同性别、不同工作时间制、对于了解“996”工作时间制的不同程度因素,具体抽样过程分为性别上的抽取和对“996”工作时间制的了解程度上的样本抽取两个阶段,具体抽样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扩大调查的覆盖面。
3.1.2 变量测量。本研究中将上班族对“996”工作时间制的看法界定于上班族是否接受 “996”并研究其原因;实行过程中上班族的反应;以及对于其本身的探究等主要方面。在调查中,对上班族对“996”工作时间制的看法操作化为以下四个变量:(1)影响上班族接受或不接受“996”的因素;(2)“996”与“奋斗”的关系;(3)“996”与工作效率的关系;(4)实行“996”工作制后上班族的反应。3.2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个体数据,采用“线上+线下”的问卷发放方式,借助社交平等其他方式共发出308份调查问卷。在数据的整理过程中,剔除了填写问卷时长过短,前后矛盾等不合格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04份,有效回收率为98%。
为探究样本分布特征,借助SPSS 20.对样本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性别分布上,女性占比45.1%,男性占比54.9%;在年龄分布上,18-30岁的年轻人占比82%,是本文的主要研究体;在教育程度分布上,本科毕业占比68%。4 结论分析
通过对304名上班族对“996”工作时间制的看法的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4.1 上班族对“996”工作时间制的接受主观意愿不强
根据上班族对 “996”工作时间制接受与否原因的调查中。“996”工作时间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大于正面影响的,不接受的原因位于前三的分别是:长期工作不利于身体健康,占比54.7%;长期工作导致压力过大,占比50%;缺少陪伴家人的时间,占比44.7%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上班族更是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 工作固然重要,最注重的还是身体状况,生活质量问题。并且即便对“996”工作制持接受态度,也是得到了其物质方面的激励,想要为生活,为自己或家人努力奋斗,谋求更好的生活,是被迫接受的结果。
4.2 “996”工作时间制并不能与“奋斗”一概而论
纵观上班族整体,占最大比例的还是对“996”工作时间制持有反面态度的,有47.4%的人认为996工作时间制与奋斗无关,
当然,也有31.9%的人认为996不是奋斗,不选择996也不代表不奋斗;996给员工带来的不是激励,而是更多工作压力,易丧失工作的激情;而认为“996”工作时间制等于奋斗的上班族虽占少数,但还是有代表性的,说明每个人的工作内容和性质不一样,即受到其它相关变量的影响,每个人对于“996”工作制与奋斗的关系的看法也会不同。
4.3 盲目采用“996”工作时间制并不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从上班族对“996”工作时间制与工作效率之间关系的看法这个角度来看,统计分析结果中,有42.1%的人认为实行996工作时间制并不是一种老板与员工双赢的局面,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企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采取一味的延长工作时间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不仅会影响到员工的积极性,还可能使其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使公司的绩效不增反降。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工作时间的这个变量并不是影响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结合对员工工作态度的分析来看,员工的工作态度并没有因为实行“996”工作时间制而得到改善,所以给管理者的启示是,“996”工作时间制要谨慎使用。
4.4 生活纵使一地鸡毛,但仍需负重向前
什么是996工作制
从公司实行“996”工作制后对上班族的影响及上班族对此的看法这个角度来看,经过统计分析,如果公司强制实行“996”工作时间制,虽然大部分上班族认为可以考虑,但是这种选择是在有偿的情况下。这就很有力的说明很多上班族之所以选择接受,是屈于现实的结果。然后在接受996工作时间制在职业竞争中是否更有优势的调查中,持有不一定的观点的人占比居多,可以看出,目前职业竞争的多元化和专业化,导致能够接受“996”工作时间制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的优势已是微乎其微,这样的吃苦能力应该是每个职业中必备的能力。
综上所述,上班族对“996”工作时间制持有的大于正面评价,从企业管理方面看,长期实行“996”工作时间制,带来的消极影响要大于其积极影响,提高整个公司的经济效益,要对症下药。 除此之外,应对激烈的人才竞争,“修炼内功才是真”,在人才竞争中成为那个被眷顾的人,努力提高自己才是捷径。参考文献:
[1] 魏咏梅,张硕.互联网行业“996”现象成因及对策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 李思辉.“996”不能和奋斗画等号[N].湖北日报,2019-04-16.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