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农艺师面试问题以及答案
篇一
一、题目
植物生理学章节相关题目:
1. 请简要阐述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的主要步骤、场所和反应物产物。(中等难度)
2. 当植物缺乏氮元素时,会在生理上表现出哪些症状?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分析其原因。(较易难度)
写出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土壤学章节相关题目:
3. 土壤的酸碱度对植物生长有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不同酸碱度偏好的植物。(中等难度)
4. 简述土壤结构的类型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较易难度)
作物栽培学章节相关题目:
5.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如何确定最佳播种期?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较难难度)
二、答案
1.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
场所: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主要步骤:叶绿素等光合素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水在光下分解产生氧气、氢离子(H+)和电子(e ),电子经过一系列的电子传递链,最终将NADP+还原为NADPH,同时ADP和Pi在光能的作用下合成ATP。
反应物产物:反应物为水、ADP、Pi、NADP+,产物为氧气、ATP和NADPH。
暗反应:
场所:叶绿体基质。
主要步骤: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C5)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C3),这个过程称为二氧化碳的固定;C3在NADPH和ATP的作用下被还原为有机物(如葡萄糖等),同时C5得到再生。
反应物产物:反应物为二氧化碳、C5、NADPH、ATP,产物为有机物(如葡萄糖)和C5的再生。
2. 当植物缺乏氮元素时:
生理症状: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特别是老叶先发黄),叶片薄而小,分枝(分蘖)少。
原因:氮元素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等)的组成成分。缺乏氮时,蛋白质合成受阻,导致细胞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使得叶片发黄。
3. 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酸性土壤(pH < 7):
影响:酸性过强会导致土壤中铝、铁、锰等元素的溶解度增加,可能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同时,一些营养元素(如磷)的有效性降低。
偏好酸性土壤的植物:如茶树、杜鹃等。
碱性土壤(pH>7):
影响:会使土壤中的铁、锰、锌等微量元素的有效性降低,可能导致植物出现缺铁性黄化等症状。
偏好碱性土壤的植物:如柽柳等。
4. 土壤结构的类型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块状结构:土壤颗粒粘结成较大的块状,通气性和透水性较差,不利于植物根系生长和土壤微生物活动,土壤肥力较低。
柱状结构:多在碱土中出现,土壤垂直裂隙发育明显,水分下渗快,容易造成养分流失,肥力不易保持。
团粒结构:
是理想的土壤结构。
影响:具有良好的通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能协调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状况,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长、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养分转化,土壤肥力较高。
5.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确定最佳播种期需要考虑的因素:
温度:玉米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一般地温稳定通过10 12℃时可播种。
土壤湿度:土壤含水量适中,既不过干也不过湿。过干会导致种子难以吸水萌发,过湿会使土壤通气性差,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品种特性:不同品种的玉米生育期不同,早熟品种可以适当晚播,晚熟品种需要适当早播。
病虫害发生规律:避免在病虫害高发期播种,例如避开玉米螟第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
三、解析
1. 对于光合作用的题目:
解题思路:从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出发,分别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步骤和反应物产物进行回忆和整理。
关键信息:场所(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反应过程中的关键物质(如水、二氧化碳、NADP+、ATP等)。没有陷阱,只要准确记忆光合作用的基本流程即可。
解题步骤:
首先明确光反应和暗反应是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
然后分别阐述每个阶段的场所、反应物和产物,按照反应的先后顺序进行描述。
常见解题技巧:画图辅助理解,例如画出叶绿体的结构,标注出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和物质流向。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换关系。
难点是理解电子传递链的作用和暗反应中C3、C5的循环关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