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版
摘 要:职业教育是为我国培育专职人才的基地,中职学校所培育出的学生,都是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进程中的中坚力量。但是纵观现阶段中职教学情况,不难发现,一部分教师沿用的教学方式过于落后,完全不符合新时代对于人才的需要。计算机这一科目,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显现出了越发重要的作用,同时具有极强的实操性特点。如若教师不改变教学手段,不引进与落实全新教学思路,将会使得学生对计算机学习一知半解,无法提升学习质量。微课是科技衍生物,将微课落实在计算机教学中,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然发展,因此教师应该认识到微课教学意义,借助微课提升计算机授课质量。
关键词:微课;中职计算机;措施
引言:中职阶段的学生大多具有散漫、对学习不用心的特点,面对这一情况,中职教师就应该合理创设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让学生提高对知识学习的热情与动力。现阶段,计算机课堂是中职教学体系中的关键构成,要想提升计算机教学成效,让学生爱上计算机知识探索,教师就应该引进全新兴起的微课教学法,借助微课的开放性与短小精悍优势,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课堂环境中不断进步。微课是具有较多优势的全新教学措施,教师应该合理利用,结合本班级学生特点,构建充满科技性与智能性的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动力。下文也将会对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措施展开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应教育者提供建议。
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一、微课含义
所谓微课,就是教师将科学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设计出视频教学的形式,环绕着某一个重点知识内容进行发散思维学习,虽然微课视频的时间不长,通常在五分钟到八分钟之间,最多十分钟,但是微课视频中的知识点却是十分完整的。在以往的授课模式下,教师大多使用板书与课件,在课堂中,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PPT课件与口头讲解学习、记笔记,这种教学方式毫无疑问是枯燥的、单一的。微课短小精悍,高效实用,既可用于预习,又可用于复习,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还可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些都是课件与板书无法做到的。可以说,微课是知识的浓缩,可以让学生在注意力最专注的时间段内将重要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如若教师安排得当,微课视频中可以同时具有知识点、习题、讲解等多元化内容。
二、微课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一)丰富教学模式
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大多为教师对照课本讲解,或者板书,学生则在座位上记笔记。这样一种授课方式千篇一律,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热情。微课视频本身就是互联网科学技术的产物,其具备声音、图像融为一体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时,调动感官,提高热情。将微课引进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可以为教师与学生打通一条崭新的学习路径。中职阶段的学生对于互联网有着十分向往的特点,而微课来自互联网,通过微课,可以让学生更加乐于观看与钻研。在微课的展示中,教师可以将知识变为生动的动画,从而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
(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
就微课的组织模式来看,其衍生于科学技术的前提下,将视频作为基础,具备内容简明扼要、较强的知识指向性、主题明确完善等特性。正是因为微课所具备的这些优势,其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被大范围应用。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上,微课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重点与难点。首先,计算机这一科目实践性较强,仅由学生自主摸索与探究,很难取得好的成效,但是微课所具备的整合性,可以实现教师专题授课,提高学生对杂乱知识的归纳与理解,实现打破难点的目标。其次,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全球化水平不断提升,计算机也逐渐成为人们实际生活中无法或缺的关键构成,因此必须保障计算机教学的质量与成效达标,实现学生计算机能力的进步。而这些标准要求对于以往的教学模式来说显然是无法达成的,但是在微课的帮助下,一些难度较大的计算机知识内容完全可以借助视频展现,学生在反复重播、暂停等功能的帮助下,有效加深对难点知识的掌握。
探讨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杜会英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72
课堂教学
73
三、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措施(一)借助微课打造网络交互平台
中职计算机课堂,对于学生们的实操水平具有十分严苛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实际授课的进程中,不能只是纯粹地为学生展开信息技术知识讲授,还应该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展开实践与操作,让学生在自主动手体验的进程中,了解与明确计算机的应用原理与计算机的益处,这样才可以为学生个人能力与学科素养的提高夯实基础。对此,教师在实际授课的进程之中,就可以将科学技术衍生产物—微课,引进与落实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体系中,借助微课的高效性与开放性,为学生构建与创设一个可以让教师与学生们之间有效交互沟通的互联网科技平台。而教师作为这一平台的创始人,可以定时或者不定时地在这一平台中为学生传输一些知识资源与知识视频,同时在平台中规划一个可以点名的系统,让每一名观看微课视频的学生都留下自己的印记,也就是签到,这样有利于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知识理解程度,以此更好地展开知识讲解,将微课教学的效用最大化发挥出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受到知识的熏染,提升计算机素养。
教学案例一: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关于计算机网络组装相应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借助摄像机来拍摄实际物体的组装过程与组装注意事项,之后再借助非编软件来展开后续的处理操作;在为学生讲授PS 中某一菜单工具的实际应用方式的相应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先借助录屏软件,来为学生展示整个操控体系与进程,之后再展开后续合成内容的处理方式,并且将看起来较为模糊与烦冗的录屏片段删除,最后填写视频标题、BGM 配乐以及标识用语等,如此一来,微课视频也就制作完毕。教师可以将这一视频传输到交互平台上,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自主观看。此外,教师也可以在交互平台中为学生下发计算机实操任务,并让学生观看视频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将任务成果传输到平台中。而计算机教师与其他学生可以相互展开评价,这样一来就可以更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机学习与实操动力,全方位发挥出微课教育的价值效用。
在交互平台的创设之下,切实将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引进课堂,革新了以往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提高了每一名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参与程度,在交互平台中传输微课,让每一名学生都接受知识熏陶,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也实现了知识应用成效与教学成效的进步。(二)借助微课进行预习
预习是教学体系中的关键构成,良好的预习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必须认识到预习的重要作用,借助微课来帮助学生预习。计算机这一科目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具有严格要求,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做好预习活动,从而在正式授课中实现学生快速进入状态。基于上述原因,要想全方位发挥出预习的质量与水平,教师就可以全方位发挥出微课的引领作用,依据学生实际情况与教学情况,规划计算机预习方案。微课视频自身具备短小精悍与开放性特点,不会耗费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这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对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也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教学案例二:在为学生讲解关于WORD 文字处理相应知识时,计算机教师就可以将需要讲授的文档文字与相应的段落处理形式,制作成为时间短、内容多的微课视频,并传输到前文所提到的交互平台中,让每个学生自主观看,并将观看视频时产生的疑惑详细记录下来,等到后续正式上课时统一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问题统一解答,提高微课学习实效性,同时经由预习过程,学生的脑海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印象,这样在教师讲解知识时,学生也可以快速理解。
将微课教学引入与落实在预习环节,有效提升了预习活动的质量,也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了解知识、认知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了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三)借助微课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为了更加高效全面地发挥出微课教学的实效性价值与作用,教师就不能一味地使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而是应该着眼于发展与高效,为学生打造充满生动性与趣味性的课堂,让学生切实体悟到自己作为主人公、作为课堂核心与课堂重点的感受,从而提高对知识的学习动力,深化对知识探索的热情,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微课教学法的引入与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翻转课堂的大门,作为中职计算机教师,应该认识到翻转课堂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划分成为小组,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究知识,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与合作素养,在小组相互合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切实实现学生成为整个课堂的主人公,也切实实现翻转课堂的质量提升。
教学案例三: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关于OFFICE
高中版
软件相应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立体3D动画展示的形式,规划微课视频内容,以此来帮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把控与认识知识重点。在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激发以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微课,在微课视频中,教师将关于OFFICE的重点全部罗列出来,通过声情并茂的展示,学生逐渐提升了对于知识的理解。在学生初步掌握知识点以后,教师可以将班级中学生划分成为小组,以相互合作的模式共同探究知识。在合作学习的进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尝试着将知识延展开拓,如WORD插图、筛选等,学生集思广益,共同研究,有效深化了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小组讨论完毕后,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小组都指派一名代表讲一讲研究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在倾听时也可以拓展知识面,通过小组汇报,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比之以往的授课方式,更加具有高效性,因为学生不再听从教师的指令进行学习,而是相互讨论与研究,共同进步。
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有效改变了以往的授课形式,课堂主导不再是计算机教师,而是中职学生,这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进步与提高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也更加具有热情与动力,此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成长进步具有助推作用。
(四)课后使用微课
教师应该在微课教学的基础上,革新与优化课后复习活动与实践活动,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布设课后计算机作业,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自主完成课后作业,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与掌握。中职学生大多具有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不用心的情况,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这一特点,落实核心素养教育,深化学生多元能力,借助计算机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水平,助推学生不断进步。
教学案例四: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完演示文稿制作的相应知识以后,就可以在授课评价、授课反思的前提下整改与革新课后环节,借助微课视频,合理地为学生布置与规划演示文稿制作的相应作业。教师应该将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作为核心思想与主要目标,体系化规整本节课涉及的知识内容,如PPT制作、文字录入、艺术字、图片插入等。之后为学生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根据教师上传的微课视频,自主制作PPT,其内容不限,可以是学生自我介绍,也可以是分析本行业、景区景点、环境问题等。学生一边观看教师提供的微课视频,一边进行实践,通过所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合理操作幻灯片。
在学以致用的背景下有效提高了对相应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切实提升了计算机教学质量。
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在课堂结束后的作业环节引进微课教学措施,提高学生对所学习过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实践的进程中领悟知识的真谛,自主操作与应用知识,让学生个人能力与知识素养得到提高,实现教学质量深化。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蔓延与发展,使得英语、计算机等科目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显现,作为人才培育基地的中职学校,必须认识到计算机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性,为学生构建充满乐趣与生动的计算机课堂,实现学生在微课视频的引领下,加深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计算机能力与素养。教师可以借助课前预习微课、交互平台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将微课视频与计算机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微课视频助推下,深化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提高计算机素养。
参考文献:
[1]徐立东.微课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9):123-125.
[2]顾玉芹,赵正春.“微课”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例[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24):245-246.
[3]庞娜. 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微课圈”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4]吴丹.浅谈基于微课的开
放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专业中的探索与应用——以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9(03):15-17.
[5]王义.浅谈微课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的影响[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90-91.
杜会英,女,生于1974年9月,满族,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计算机教学。
7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