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2076《Excel高级应用》课程标准
《Excel高级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502076   
参考学时:      90   
学    分:      5     
课程类型:  专业课   
2015年 1月编
一、适用专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3年制中职,5年制高职)。
二、开课时间
  3  学期
三、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3年制中职,5年制高职)的专业课程。《Excel高级应用》是办公软件学习的高级阶段,是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软件高级操作员应用等课程的后续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之一。
2.教学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操作和使用Excel软件的能力;学会使用Excel解决实际工作情境中的信息与数据处理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办公能力与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协作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交流沟通、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职业迁移能力。
四、课程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自学能力;
(2) 培养学生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信息搜索能力;
(4) 培养学生独立的决策能力;
(5) 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表现、与人沟通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培训学生勇于创新、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
(4) 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5)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坚忍不拔的性格;
(6) 培养学生自主、开放的学习能力。
3.专业能力目标
(1) 能快速使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进行表格的编辑;
(2) 能快速准确创建图表并进行编辑与美化图表;
(3) 掌握在Excel中使用公式与函数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
(4) 掌握查看与打印工作表的能力;
(5) 掌握Excel中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表的创建与编辑;
(6) 学会使用Excel进行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和合并计算的能力;
(7) 掌握Excel中数据共享的方法。
五、课程衔接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软件高级操作员级应用》等。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学时数分配见表6.1所示
表6.1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项目、情景)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习题学时
合计
1
在工作表中输入与编辑数据
4
4
2
工作表与单元格常用操作
4
4
3
美化工作表
6
6
4
使用公式与函数
8
10
5
管理工作表中的数据
8
8
6
使用数据透视表和图表
8
8
7
打印工作表
2
2
8
数据的保护与共享
4
4
合  计
百分比
49%
51%
100%
七、教学内容和进程
1.项目一
表7.1 Excel表格基本编辑
内容
在工作表中输入与编辑数据
学时
8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Excel中单元格、工作表与工作簿的关系,掌握数据输入与编辑技巧。
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工作簿的创建、保存与关闭操作,输入与编辑工作表中的数据。
3.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勤奋求实、好学上进、勤学好问的良好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教学内容
1.熟悉Excel2010工作表界面
2.工作簿的新建、保存、关闭与打开
3.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
4.编辑工作表中的数据
教学方法建议与说明(方法、手段、教学做一体等)
1.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操作演示、教学做一体化等。
2.媒介资源:教材、课件、微课、视频。
考核与评价方式
1.随堂测试、单元测试、实际操作考核。
2.注重过程考核
教学辅助材料
1.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软件
2.硬件:一体化实训室
2.项目二
7.2工作表与单元格常用操作
内容
工作表与单元格常用操作
学时
8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Excel工作表与单元格的典型操作。
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工作表与单元格的相关操作。
3.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勤奋求实、好学上进、勤学好问的良好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教学内容
1.工作表的插入、删除、移动与复制等
2.单元格格式设置
3.工作表的拆分与冻结
教学方法建议与说明(方法、手段、教学做一体等)
1.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操作演示、教学做一体化等。
2.媒介资源:教材、课件、微课、视频。
考核与评价方式
1.随堂测试、单元测试、实际操作考核。
2.注重过程考核
教学辅助材料
1.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软件
2.硬件:一体化实训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