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在新时期抓住机遇、赢得主动,关键是“提升职校内涵”。“提升职校内涵”,说到底就是要向市场和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合格人才。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中职人才”,摆在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教育实践表明:中职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凭直觉上的好恶,而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可以说“唯兴趣才学”是现在中职学生的普遍现象。
关键词 中职教育;兴趣;创新思维;计算机基础
作为中职学校的专业课老师,要想让学生学有所得,自己教有所获,首要的一点就是要转变想法,运用创新思维模式,想办法提高课程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尽快步入学习的正轨。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计算机教學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
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传授知识,让他们从学习中寻快乐,体验快乐,把学习变成充满乐趣的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从问题的引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
1.1 巧设悬念,引入主题
巧妙导入新课,引入主题,开放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是引发学生直接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可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教师应该从课堂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文字编辑排版软Word2003”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在上一次课中已学习了文字的选取、移动、复制、删除等操作,那么现在就可以向学生展示自己已做好的一个文档,在文档中体现出文字颜、大小、字体、特殊字符等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点。
在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上,要非常重视每次课引入任务的设计,力争每节课都能为学生带去一个能够满足他们好奇心的任务,每一课都设计丰富的任务,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开拓他们的思路。如:上Excel的函数知识时,先导入一张学生的期中成绩情况表,然后由老师快速地操作出学生的平均分、总分、优秀率,学生的疑团就上来“到底用什么方法能计算的这么快”,学生为了解开疑团会带着浓厚的兴趣来听课。
1.2 结合爱好,寓学于玩
玩电脑游戏是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兴趣之一。把游戏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在设计课堂任务时插入一些游戏的例子也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兴趣。特别是在操作课中,以一些适当的小游戏来巩固操作,这常常能收到满意的效果。我曾在五笔教学中,用一个“叮当猫打字游戏”来让学生进行打字操作练习,由于小游戏活泼有趣,学生们都兴致勃勃,不厌其烦在投入到操作练习中,一节课下来,大多数学生已经能熟练地掌握了操作。
1.3 完成任务,及时点评
在计算机专业班教学中,我们老师都会在讲授完新课之后,布置相关的操作任务。在上机课的规定时间内让学生完成相应的上机操作任务,几乎每节上机课学生都是在完成任务中度过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实际的操作技巧和能力。在上机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的上机操作情况进行及时检查和点评,并对学生的操作成果进行适当的评价和鼓励。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得到肯定和承认时,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1.4 计算机技术在基础教学中信息化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与持续的发展,基础教学发展前景与计算机的应用技术也越来越亲近,二者已经有密不可分的趋势。计算机技术可以提高基础教学的核心竞争力,以前需要大量的人来进行操作,现在只需要一
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台计算机就可以搞定。不仅可以提高教职工的工作效率,而且提高了教学的管理水平。因此只要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信息化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超出信息化办公设备的搭建所投入的资金。信息化对教学未来的发展前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
2.1 学以致用,不断创新
学以致用是任何一门学科所追求的目标,由于计算机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特点,使计算机学科在现学现用方面独具优势。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它的每一个应用模块都可以相对独立出来,学一点就可以用一点,如学会了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就可以用计算机编辑文稿,而不必去学微机原理或是程序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学以致用的方法,需要在教学内容的后面加入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小任务,这些任务与前面所学知识紧密相连。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实际中挖掘计算机应用的实例,设计一些环节来让学生显示自己的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例如,我在上完word 2003排版后,用前几节课所教知识做成一张小贺卡,演示给学生,学生看到这张小贺卡时,都跃跃欲试,接着,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当学生自己完成作品时,心中自然兴奋无比,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能真正地把所学知识很好地运用起来。这里不仅仅是知识的应用,更多的是学生智慧的不断创新啊。
2.2 因材施教,分层指导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还需要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指导。尤其是中职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时候,学生之间的操作水平差异明显。对教师所教的内容理解、掌握程度更为不一样.为了更能提高学生成学习的兴趣,让好的学生更进一步,后面的学生有信心往前赶,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实习分层次教学.在上机实习前,针对本节内容设计一些深浅不一的题目,这可以解决学生上机的盲目性。对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多加鼓励,个别指导,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把题目做完。
2.3 激发课堂外的学习兴趣
对于中职学生,我们可以在课堂以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举办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学科知识竞赛、专业技能比赛、专业操作表演赛等竞赛活动,通过比赛,进行评奖和展示,使学生在活动中更为积极地去探索知识,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从而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能使教学活动有计划的、顺利完成,又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成为目前中职教学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在中职计算机学科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学内容上有其难点,从上机教学的方法上又有其优势,
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力争把兴趣融入教学,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在他们充满兴趣的学习过程中,把关键的知识点融入有趣的载体中,实现“有趣”与“有用”的有机联系,逐渐把知识引向深入,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