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计划书——格式[五篇范例]
研究计划书——格式[五篇范例]
第一篇:研究计划书——格式
研究计划书
课题名称: 姓名: 学号: 班级:(主要内容:研究计划是在回答为什么研究以及打算如何研究的问题,即回答某一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问题,具体内容可分为如下几方面。)
一、课题界定(先出文章的核心概念,并围绕论题中的核心概念做出自己的解释,这是全文的逻辑起点。)
二、选题缘由(回答研究课题的主要价值,主要谈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个方面(必须要有),也可以附加谈自己的研究兴趣(可选内容)。)
三、文献综述(根据自己的线索陈述并总结别人的观点,要求
1、线索分类,2、根据分类的线索陈述别人的观点(行文中需要提到谁谁在哪篇文章中提到哪个观点),然后在后面做个总结和展望。)
四、理论基础(支撑自己研究的理论前提,即你的论文观点将会建立在什么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之上,要求所选的理论要能够支撑自己的论文观点。)
五、研究方法(需要对研究方法作出说明,如文献法需要说明文献是如何查和利用的,问卷法需要说明问卷是如何制作,发放对象是如何选的等。)
六、研究思路(论文整体思路安排或框架,注意论文框架的前后逻辑关联性与合理性,一般可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路来展开。)
七、参考文献(选择五条你认为最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列举在后面,要求严格按照参考文献的格式来写。)
格式要求:字数不限,但是要能说清楚问题;小四字体、行距18固定值,首行缩进,注意格式的规范性。
评分要求: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精练、论证有力。评分: ; 评阅人:
第二篇:课题研究计划书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考复习策略的研究》
课 题 研 究 计 划 书
江西省龙南县临塘学校
2016年3月16日
—1—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考复习策略的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的界定和理论假设
该课题研究是为初中数学教学设置一个知识上限,研究对象为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提高中考数学总复习效率,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组织复习时,应注重“知”、“能”并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展现知识的内涵,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促进学生知识经验的迁移.这样既能高效地进行中考复习,又能为学生的高中学习做好衔接铺垫.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为学生进入高中后能有效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是在认识新知识的过程中,伴随着同化和顺应的认知结
构,不断再建构的过程,是在新水平上对原有认识活动来激活大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使具有逻辑意义的新知识和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发展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内化中的再建构。
九年级毕业生是经过一轮选拔之后的学生,中考成绩相对较好,刚进入高一,都是充满自信,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但是经过集合、函数的讲解之后,已经发现有的学生跟不上教师讲课的思路,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进入了数学的“学困期”,他们感觉高中数学抽象、枯燥、乏味、数学符号语言较多,逻辑推理能力较强,有的学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滑坡,有的学生数学成绩的波动较大,渐渐地出现学习数学的畏惧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尽管新课程改革实施已多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标也实施了全省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可是初高中教学相对独立,各自独立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大部分数 —2—
学教师对学生数学基础缺乏了解,以至于初高中教学部分内容出现脱节,初高中教学在学生的学法上、教材的使用上、教师的教法上还存在很多不同,造成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学行为的盲目性。
因此,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中考复习衔接的准备,是每一个初中教师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中考复习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安排教学,决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会影响以后整个高中教学。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出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相关关键点,从而为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教学提出有用的建议,对九年级毕业生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进行有效地定位。
2.从教学内容、数学思想方法上,理顺初高中数学之间的关系,进而在初中阶段强化初高中衔接点的教学,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3.为学生有效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以及学科课程目标的全面、深刻地理解。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子课题分解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初、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基本理念的研究 2.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育与数学学习方式的研究
3.改变九年级数学教师的中考复习策略,教师应结合初中知识体会新教材的教学功能,知识的传授建立在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基础之上,另外还应明确教学目标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和熏陶。
子课题分解和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
1.初、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和课程基本理念的研究; 研究方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3—
2.调查分析高一新生在数学学习中面临哪些困境; 研究方法:一般调查法
3.调查分析九年级毕业生在数学学习中面临哪些困境; 研究方法:一般调查法
4.现行中、高考对数学思想的考查探讨; 研究方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5.把握中考复习内容的衔接,实现初高中平稳过渡; 研究方法:现状观察法,实验法和追踪研究法 6.做好中考数学复习、高一数学教学衔接的基本原则;
研究方法:教育实验法、追踪观察法、经验总结法 7.构建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体系。
研究方法:教育实验法、追踪观察法、经验总结法 8.构建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评价机制。
研究方法:教育实验法、追踪观察法、经验总结法
四、进度与实施步骤
对本课题的研究,具体实施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题立项(2016/3—2016/7)负责人:钟房华 第二阶段:调查分析与研究(2016/8—2017/4)
1.初、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和课程基本理念的研究(2016年10月完成)
承担人:钟房华
2.调查分析高一新生在数学学习中面临哪些困境(2016年11月完成)
承担人:廖志强
3调查分析九年级毕业生在中考复习中面临哪些困境(2017年4月完成)
—4—
承担人:陈锋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2017/4—2018/3)
4.现行中、高考对数学思想的考查探讨(2017年5月完成)
承担人: 钟房华
5.把握中考内容的衔接,实现初高中平稳过渡(2017年6月完成)承担人:叶超荣 6.把握中考教学方法的衔接,实现初高中平稳过渡(2017年10月完成)
承担人:陈锋 7.把握中考复习方法的衔接,实现初高中平稳过渡(2017年11月完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