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质量检测过关卷
广西河池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质量检测过关卷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关于下图,某同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图中鼠位于第二营养级
B.因为杠杆不平衡,所以该生态系统一定也不平衡
C.在该生态系统中,草的数量最多
D.此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草→鼠→蛇
2.
猕猴桃,内含人体必须的17种氨基酸和其它活性物质,有“维C之冠”、“果中之王”的美名。品种为红阳的猕猴桃,喜欢向阳的地方生长。这说明下列哪个生态因素对猕猴桃的生长影响较大()
A.阳光B.空气C.水分D.温度
3.
下列选项中可以反映生物具有遗传特性的是(  )
A.鲸鱼喷出水柱B.老鼠见到猫迅速逃跑C.虎父无犬子D.螳螂捕蝉
4.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块草地B.草原上所有的动物C.一个池塘D.一条河流
5.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座城市B.亚马孙热带雨林
C.万绿湖D.动物园的猴
6.
曲线a、b、c与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三种生物相对应,分析正确的是()
A.c代表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由a、b、c及非生物成分共同构成
C.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
D.若b灭绝,则c的数量先下降后上升
7.
“老鼠发现猫以后迅速逃跑”,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具有的哪一特征()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生物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能进行呼吸
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下列有关黄河的四个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黄河中的水B.黄河中所有的鱼C.整条黄河D.黄河中的所有生物
9.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龙生龙,凤生凤”描述的现象中,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①生物能生长②生物都有遗传的特性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生物能变异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③②
10.
疫情期间,政府每天向社会及时公布新增患者数量、累计患者数量、新增治愈人数、累计治愈人数等数据。采集这些数据运用的科学方法主要是()
A.调查法B.观察法C.比较法D.实验法
11.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像珊瑚礁一样变大B.能自由运动
C.会发出声音D.繁殖后代
12.
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包含4条食物链
B.最短的食物链是“兔→狐”
C.鹰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D.若受到重金属污染,体内重金属积累最多的是草
13.
某生物兴趣小组计划用对照实验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运动的影响,具体方案如下表。那么,a和b处应该填(  )
组别土壤湿度温度土壤性质光照
1潮湿25℃黏土阴暗处
2a25℃黏土b
A.潮湿,阴暗处
B.干燥,阴暗处
C.干燥,向阳处
D.喷水,向阳处
14.
下列几种生物现象,主要受温度影响的是
A.寒冷地带的森林中针叶林较多B.小麦在强光下才能生长旺盛
C.人参和三七适宜在密林下生长D.仙人掌适宜在沙漠地区生长
15.
科学家发现黄粉虫可以吞食塑料,是因为其体内有帮助降解聚苯乙烯塑料的细菌。该细菌与黄粉虫的关系为()
A.寄生B.竞争C.共生D.捕食
16.
黔又叫仰鼻猴,分布于云贵高原山高林密、坡陡谷深的武陵山脉中。黔的鼻孔大且上翘,这是为了适应以下哪一种环境()
A.温暖潮湿B.高原缺氧C.高原干冷D.山区多雨
17.
有关黄河的谚语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  )
A.水圈B.大气圈C.岩石圈D.生物圈
18.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许多蚂蚁一起向一个大型的昆虫进攻,并一起把它搬运到巢穴中,蚂蚁间的关系属于()A.竞争关系B.捕食关系C.合作关系D.共生关系
19.
在我市的大屯海里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鲫鱼
B.浮游动物
C.水藻
D.淤泥
20.
下列哪项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
A.能进行呼吸B.都由细胞构成C.能自由运动D.都生活在水中
21.
具有一系列生命活动特征的物体叫生物,请判断并选出以下全属于生物的一项是()
A.恐龙蛋化石、艾滋病病毒、试管婴儿
B.克隆牛、皮鞋发霉长的霉菌、草履虫
C.转基因辣椒、钟乳石、大肠杆菌
D.珊瑚、智能机器人、酵母菌
22.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地方。那么生物在下列地方正常情况下无法生存的是:(  )
A.岩石圈表面B.大气圈底部
C.水圈大部D.月球表面
23.
“新疆的瓜果特别甜”,造成这一现象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
A.光B.水C.温度D.湿度
24.
对生物圈和栖息地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生物圈的范围在海平面上下各约10千米之间
C.栖息地是动物长期居住的场所
D.各种栖息地的基本特征相同,生物种类也大致一致
25.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有“绿水库”、“地球之肾”之称
B.海洋中的植物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的70%
C.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由于地域不同,所以彼此独立
D.草原生态系统年降雨量很少,但动植物种类最多
26.
下列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
A.运动B.生殖C.取食D.新陈代谢
27.
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但各个生态系统不是各自独立、彼此互不相干的。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含非生物
B.某些生物能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
C.每种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是相同的
D.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28.
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可以表示为丙→甲→乙→丁
B.甲和乙是消费者
C.甲、乙、丙、丁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
D.乙捕食甲后,只有物质流入乙体内
29.
鲸在海洋里高高地喷出水柱,那是它在进行(  )
A.呼吸B.捕猎
C.防御D.宣告自己的领地
30.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A.整个地球
B.海平面以上20千米
C.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D.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评卷人得分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40分)
1.
图Ⅰ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Ⅱ表示某条食物链中的四类生物的相对数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所示的食物网由__________条食物链组成.
(2)图Ⅰ所示的食物网中,生产者是___________,动物部分属于__________者;除此之外,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生物部分还应包括__________.
(3)图Ⅰ的土壤中含有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
(4)若图Ⅱ表示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则②对应的生物是__________.
(5)森林生态系统与图Ⅰ所处的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__________(填“强”或“弱”).
2.
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导致岛上鼠种暴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__条食物链传递给鹰;人通过食物链获取能量,能量传递效率最高的一条食物链
是__.
(2)该岛上还生长着许多蘑菇,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角度分析,该岛上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3)在该岛屿生态系统中鼬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
(4)鼠和鼠疫杆菌这两类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
(5)若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岛上兔的数量明显减少,其原因可能是__.
3.
生活中我们通常会用到一些描述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谚语或诗句,这些谚语或诗句同时也蕴含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分析下面的谚语和诗句,请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问题:
(1)“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在强调________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两个重要非生物因素。
(2)“物以类聚,人以分”在自然界中很多生物都是成百上千个个体生活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它们之间既存在种内斗争,也存在__________关系,有利于生存。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的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能够将花瓣中的有机物转变成简单的物质并供植物重新利用。
(4)生物圈中,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生物种类千差万别,生态系统也因此多种多样。稻田生态系统需要在栽培、管理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其中主要的生产者是_____;“沧海桑田”是指__________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转变,其寓意是世事变化很大。
(5)“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中蕴含了很多的生物学知识,“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说,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但是杏之间也有差别,并不是完全相同,这属于______________现象。
(6)所有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_________性;同时,环境的不断变化影响着生物的适应性,比如生活在雪地的老鼠毛为白,这对它躲避天敌十分有利,但如果降雪推迟,白鼠反而易被天敌发现而遭捕食,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______性。
4.
读图理解:下面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食物网由______条食物链组成。该食物网和___________一起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
(2)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__________________之中。其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
(4)如果青蛙被大量捕杀,短时间内食草昆虫的数量会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食草昆虫和兔的关系
是_______________,它们与草不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
(5)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若该生态系统受到DDT污染,则在图中生物体内DDT含量最高的
是___________。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8月9日,“中国横渡第一人”张健经过36小时奋战,不间断游完了69公里的泳程,成功横渡兴凯湖,完成了人类不间断畅游最长淡水湖的挑战。兴凯湖是著名的湿地生态系统,湖中生有大量的鱼、虾等生物,是人们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1)湿地具有_________和蓄洪抗旱的作用。
(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3)若当地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湖中的鱼虾等生物大量死亡,生态平衡会受到严重影响,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
(4)兴凯湖大白鱼的运动器官是。
6.
如图为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