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机试模拟试卷13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机试模拟试卷137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选择题 3. 综合题 4. 应用题
选择题
1. 下列技术中,不属于无线接入技术的是(    )。
A.Ad hoc
B.Netflow
C.WiFi
D.WiMAX
正确答案:B
解析:Netflow是一种数据交换方式,由Cisco创造。一个Netflow系统包括3个主要部分:探测器、采集器和报告系统。探测器是用来监听网络数据的。采集器是用来收集探测器传来的数据的。报告系统是用来从采集器
收集到的数据产生易读的报告的。故选择B选项。 
2. 下列关于接入技术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ADSL技术具有对称带宽特性
B.远距离无线宽带接入网采用IEEE 802.11ac ware 1标准
C.光纤传输系统的中继距离可达100km以上
D.Cable Modem利用波分复用的方法,将信道分为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
正确答案:C
解析: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具有非对称性,即上行和下行的速率是不同的。远距离无线宽带接入网采用IEEE 802.16标准。Cable Modem利用频分复用的方法,将信道分为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故答案选择C选项。 
3. 下列关于RPR技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RPR环能够在30ms内实现自愈
B.RPR环中每一个节点都执行DPT公平算法
C.RPR环将沿逆时针方向传输的光纤环叫做外环
D.RPR的内环与外环都可以传输数据分组与控制分组
正确答案:D
解析:RPR(Resilient Packet Ring,弹性分组环)采用自愈环的设计思想,能够在50ms的时间内,隔离出现故障的节点和光纤段,RPR环中每一个节点都执行SRP公平算法,两个RPR节点之间的裸光纤最大长度为100公里,RPR将沿顺时针传输的光纤环叫做外环,将沿逆时针传输的光纤环叫做内环,RPR的内环与外环都可以传输数据分组与控制分组。故选择D选项。 
4. ITU标准OC-3和OC-12的传输速率分别为(    )。
A.51.84Mbps和155.52Mbps
B.155.52Mbps和622.08Mbps
C.155.52Mbps和1.244Gbps
D.622.08Mbps和1.244Gbps
正确答案:B
解析:OC-n:Optical Carrier level n(光载体等级)。“OC”是Optical Carrier的缩写,这是光纤传输的一种单位,它通常表示为OC-n,其中,n是多路传输技术中基本速率51.84Mbps的倍数。根据计算,ITU标准OC-3和OC-12的传输速率分别为3*51.84Mbps=155.52Mbps和12*51.84Mbps=622.08Mbps。故选择B选项。 
5. 下列关于路由器技术指标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端口数决定了路由器的吞吐量
B.吞吐量是指路由器的路由表容量
C.语音、视频业务对延时抖动要求较高
D.突发处理能力是以最小帧间隔值来衡量的
正确答案:C
解析:吞吐量是指路由器的包转发能力。背板是路由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物理通道。背板能力决定了路由器的吞吐量。由于数据包对延时抖动要求不高,因此通常不把延时抖动最为衡量高速路由器的主要指标,但是语音、视频业务对延时抖动要求较高。突发处理能力是以最小帧间隔发送数据包而不引起丢失的最大发送速率来衡量的。故选择C选项。 
6. 一台交换机分别具有16个10/100Mbps个全双工下联端口,它的上联端口带宽至少应为(    )。
A.6.4Gbps
B.3.2Gbps
C.1.6Gbps
D.0.8Gbps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本质上是求全双工交换机的最大带宽。全双工端口带宽的计算方法是:端口数*端口速率*2。交换机具有16个的10/100Mbps全双工端口最大带宽是16*100Mbps*2=3200Mbps=3.2Gbps。故选择B选项。 
7. 若两台服务器系统可用性分别达到99.99%,和99.999%,那么下面关于两台服务器每年停机时间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两台服务器每年的停机时间之差不可能小于5分钟
B.两台服务器每年的停机时间之和不可能大于59分钟
C.两台服务器每年的停机时间必须小于等于的时长分别是8.8小时和5分钟
D.两台服务器每年的停机时间必须小于等于的时长分别是8.8小时和53分钟
正确答案:B
137端口
解析:(1-(停机时间(单位是小时))/(365*24))*100%=服务器可用性百分比。其中,365指的是365天,24是每天24小时。分别带入公式的1-(X/365*24)*100%=99.999%,得0.0084小时,1-(X/365*24)*100%=
99.99%,得0.876。即如果要保证服务器系统可用性达到99.999%和99.99%,系统的每年的停机时间要小于0.0084小时和0.876小时。5分钟约是0.0833小时,10分钟约是0.1666小时,53分钟约是0.883。采用估算的方法,二者时间之和小于58分钟。故选择B选项 
8. IP地址块113.118.17.136/23和211.116.19.5/24的子网掩码分别可写为(    )。
A.255.255.240.0和255.255.248.0
B.255.255.248.0和255.255.252.0
C.255.255.252.0和255.255.254.0
D.255.255.254.0和255.255.255.0
正确答案:D
解析:/23表明子网掩码从左边第一位开始一共有23个1,即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转换成十进制得255.255.254.0,同理/24可以求得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故选择D选项 
9. 如果内网的某FTP服务器允许外网访问,并且该服务器NAT转换表如图所示,那么外网主机正确访问该服务器时使用的URL是(    )。
A.ftp://192.168.33.11
B.ftp://192.168.33.11:21
C.ftp://135.2.2.1:3936
D.ftp://58.73.1.1:1423
正确答案:D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外部地址转换为内部地址的过程。内部私有地址在外网上不可用,外部全局地址想访问内部私有地址时,只有转换成NAT服务器上的全局地址,全局地址再根据NAT转换方法转换成内部私有地址。NAT的工作原理足:当内部网络的一个专用地址需要访问外网时,NAT将其转换为Internet上唯一的外部公用地址+端口号。而当外部网络响应这个访问请求时只能是响应给外部公用IP地址+端口号,此时NAT技术再将外部公用地址+端口号转换为内部地址+端口号以成功访问。题目中的S为源地址,D为目标地址,外部公用地址是58.73.1.1,端口号是1423。故选择D选项。 
10. 某公司分配给人事部的IP地址块为215.167.159.224/27,分配给培训部的IP地址块为215.167.159.208/28,分配给销售部的IP地址块为215.167.159.192/28,那么这三个地址块经过聚合后的地址为(    )。
A.215.167.159.192/25
B.215.167.159.224/25
C.215.167.159.192/26
D.215.167.159.224/26
正确答案:C
解析:地址聚合是指是把几个小网络合并为一个大网络,主要是通过修改子网位实现(增大)。具体方法是判断这些地址最左边的多少位相同的,需要如下3步。第1步:将地址转换为二进制格式,并将它们对齐。第2步:到所有地址中都相同的最后一位。第3步:计算有多少位是相同的。通过分析题目发现,本题中只有最后一个点位不同,其它3个点位都相同,在进行十进制向二进制转换时,只需计算最后一个点位就行了。
215.167.159.224:172.55.159.11100000215.167.159.208:172.55.159.11010000215.167.159.192:172.55.159.11000000得215.167.159.11000000,/26,即215.167.159.192/26,故选择C选项。 
11. 下列对IPv6地址表示中,错误的是(    )。
A.::40:1A5C::0:05D9
B.A360::1A90:FE:0:4CA2:9C5C
C.A2C1::81/48
D.EF1A:0:0:0:0:A2:F3:FE08:3
正确答案:D
解析: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每16位划分为一个位段。每个位段被转换为一个4位的十六进制数,位段间用冒号隔开,这种方法称为冒号十六进制表示法。因此一个IPv6地址最多有8个位段。另外一种是零压缩表示法,规则为:对于一个位段中中间的0不做省略;对于一个位段中全部数字为0的情况,只保留一个0;
当地址中存在一个或者多个连续的16比特位为0字符时,可以用::(双冒号)来表示,但是一个IPv6地址只允许有一个冒号;不能将一个段内有效的0压缩掉。选项D中有9个位段,故选择D选项。 
12. 下列关于路由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RIP协议中,路由器在接收到更新报文后按照最短路径原则更新路由表
B.RIP协议中,要求路由器周期性的向外发送路由刷新报文
C.OSPF协议中,链路状态协议“度量”主要是指距离和延时
D.OSPF协议中,每一个区域OSPF拥有一个32位的区域标示符
正确答案:C
解析:OSPF协议中,链路状态协议“度量”主要是指费用、距离、延时、带宽等。故选择C选项。 
13. 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下图(a)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下图(b)的(V,D)报文后,R1更新的五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    )。
A.0、5、4、3、2
B.0、5、4、3、1
C.0、4、4、3、2
D.0、3、4、3、1
正确答案:C
解析:对应两个路由器R1和R2,R1接收R2的(V,D),R1根据下列规则更新路由表:①如果R1的路山表中没有此项记录,则增加该项,由于要经过R2转发,因此距离D值加1。②如果R1中的路由表的一项记录比R2发送的一项记录D值加1还要大,R1在路由表中修改该项,距离D值根据R2提供的值加1。本题中没有新增路由项,规则①不适合本题。规则②规定,若D的值满足R1>R2+1,则将R1的值修改为R2+1,否则R1的值不变。将四个选项的数字带入公式验证结果。故选择C选项。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