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的种植技术及利用
王淑荣;王雨;沈莉;郝沙;陈旭
【摘 要】阐述了紫花苜蓿的分布、习性、植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对其营养价值和综合利用情况做了介绍.
【期刊名称】《林业勘查设计》
【年(卷),期】2012(000)004
【总页数】3页(P93-95)
【关键词】紫花苜蓿;种植;利用
【作 者】王淑荣;王雨;沈莉;郝沙;陈旭
【作者单位】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正文语种】中 文
紫花苜蓿原产于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和土库曼一带,最早在伊朗和土耳其栽培,在土耳其种植历史已达3000多年。我国于汉武帝时期 (公元前126年)在引入大宛马的同时引入紫花苜蓿。
1 分布及习性
我国的紫花苜蓿最初在中原地区种植,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紫花苜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牧草之一,目前,世界各大洲均有栽培,全世界种植面积在4000×104hm2左右,其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种植面积最大。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和江淮流域。
紫花苜蓿喜温暖、半干旱气候,因而多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最适生长温度为15℃ ~20℃,华北地区生长最佳季节为4~6月份。高温高湿对苜蓿生长不利。紫花苜蓿抗寒性强,耐寒品种可耐-20℃ ~-30℃低温,有雪覆盖时可耐-40℃的超低温。紫花苜蓿根系强大,入土深,可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和养分,抗旱耐瘠薄性能强,但其需水量很高,每形成1g干物质约需水分800g,需水量比谷物高。其最适宜在年降水量500~800mm的地区生长,降雨量超过1000mm,则对苜蓿生长不利;在降水量低于300mm的地区,为了使苜蓿正常生长,稳产高产,则需进行灌溉。紫花苜蓿对土壤要求不严,除太粘重的土壤或极瘠薄的沙土地以及强酸强碱性土壤外,都能生长。但最适宜的土壤为沙质带粘性黑土、壤土和富含石灰质的土壤,喜中性或微碱性,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7~8.2。紫花苜蓿较耐盐碱,可以在含盐量0.3%以下的土壤上生长,并可改良盐
碱土壤,在盐碱地种植紫花苜蓿2年后,能使土壤可溶性盐分含量下降2/3。紫花苜蓿生长最忌积水,地下水位最少应在1m以下。过多积水或地下水位过高往往会造成植株大批死亡。
2 植物学特性
苜蓿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寿命6~8年。根系为直根系,圆锥形,较发达,入土深达3~6m,侧根主要分布在0~30cm的土层中。根上端与茎相连处形成膨大的根冠,其上密生许多幼芽,分枝能力很强,一般每个根冠可产生数十个侧枝,根部具有发达的根瘤。茎杆直立或斜生,光滑或略带绒毛,具棱,略呈方形,茎粗0.2~0.5cm,株高1m以上,茎上分枝较多,皆自叶腋生出。叶为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圆形或椭圆形,基部较狭小,先端带锯齿。花为总状花序,腋生,花柄长4~5cm,有小花20~30朵,花冠唇形,蓝紫。荚果,螺旋形,2~4个旋,成熟时黑褐,有光泽,每荚含种子7粒左右。种子肾形,黄褐,有光泽,千粒重2.3g。
3 栽培技术
3.1 粮草套种与轮作
紫花苜蓿是我国北方地区农作物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牧草,我国西北、华北及其他一些地区,素有把苜蓿与粮
食套种、轮作的习惯。苜蓿与粮食作物轮作既能为家畜提供大量优质的饲草,又能肥沃土壤,提高粮食产量,所以农民大都以苜蓿与粮食作物套种或轮作的方式种植苜蓿。
紫花苜蓿对前作要求不严,套种或轮作均好安排。种植苜蓿后,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团粒结构良好,宜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如棉花、麦类、油料和蔬菜等。苜蓿在轮作中的时间可长可短,在江淮等土地质量较高、数量较少的地区,应进行以作物为主的轮作,苜蓿在轮作中的种植年限以3~4年为宜。在西北、华北等中低产田或土地面积较大的地区,应采取以饲草为主的轮作,苜蓿在轮作中的种植年限以4~6年为宜。
紫花苜蓿可单播,也可混播,还可采取保护播种。在粮食轮作及优质草产品生产中一般以单播为主。在农牧交错带或土地面积较大的山区,苜蓿常与无芒雀麦、苇状羊茅、披碱草、黑麦草、鸭茅等禾本科牧草混播,建立中长期人工草地。有些地方为了多收1茬庄稼,或为了减少不良环境因素对苜蓿的影响,常进行保护播种。保护作物以中低秆作物为主,如小麦、油菜、黍子等。保护作物播种量通常减少10%~20%,进行保护播种时可以春播、秋播和夏播。
3.2 播种
苜蓿种子很小,苗期生长特别缓慢,播种前要求精细整地,并保持土壤墒情,一般要深耕,做到地平、土碎
、无杂草。播前结合整地应施适量的农家肥和磷肥作基肥,农家肥为2500kg/667m2,过磷酸钙50kg/667m2。在未种过苜蓿的地块,种植苜蓿之前,接种苜蓿根瘤菌,会取得良好的增产效果。苜蓿以春播和秋播为主,也可夏播。在气候比较寒冷、生长季节较短、春季墒情较好、风沙较小的地区,以春播为主,如东北、西北地区。在比较温暖的华北地区、江淮流域,以秋播为宜,播种时间大约在8月下旬到9月中旬。在春季干旱、风沙较大、无灌溉条件的地区,以雨季夏播为宜。播种量一般为1~1.5kg/667m2,收草者宜多,收种者宜少。播种深度2~3cm,但须视土壤及其水分状况而定。粘土宜浅,壤土宜深;土湿宜浅,土干宜深。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穴播,通常多以条播为主。条播行距30cm左右。播种后可适当镇压。
3.3 田间管理
3.3.1 去除杂草
苜蓿幼苗生长缓慢,容易受杂草危害,因此,杂草防除是苜蓿田间管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杂草防除关系到苜蓿能否种植成功,杂草防除不及时,苜蓿就会被杂草“吃掉”;杂草防除不彻底,就会给以后的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会影响到草地产草量和草产品的品质。杂草防除方法比较多,一般情况下,正确的耕作措施、管理措施能有效地控制杂草。在某些杂草比较严重的地块,还可采用化学除草。
常见的防除杂草的方法有播前深耕、休闲、适时播种、苗期及时中耕灭草等。
3.3.2 适时施肥、灌水
苜蓿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需水需肥较多。为了使苜蓿稳产高产,必须施足肥料。科学合理地施肥能够增加苜蓿生长速度,从而增加刈割次数,增加产量。高产紫花苜蓿从土壤摄取的营养物质要比玉m或小麦多,特别是它对磷、钾、钙的吸收量大。苜蓿在整个生长季中,从春季到秋季一直不断地生长,一直不断地消耗土壤中的磷、钾、钙、镁、硫、锰、硼等营养元素,如果不及时追肥,就会造成土壤元素缺乏,就会影响苜蓿的固氮作用和产量及品质。因此,为了使苜蓿高产、稳产、优质,就必须注意施肥问题,尤其施足磷、钾肥。苜蓿的含磷量虽然只有0.2~0.4%,但磷在苜蓿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却是非常重要的。磷肥一般在播前或播种时施入,也可在苜蓿返青时或刈割后施入,一般每年施过磷酸钙50kg/667m2左右。钾肥对苜蓿的增产及抗旱作用是十分明显的。钾是苜蓿中含量比较高的元素,因此必须注意施足钾肥。如果钾肥不足,就会导致苜蓿株丛很快变得稀疏,逐渐被禾草和杂草取代。另外,苜蓿如果缺钾,还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随着钾肥施量的增加,苜蓿干物质和总粗蛋白质产量就会增加。钾肥施量过高,往往会产生危害,所以钾肥一定要分期施用。苜蓿对钙的需要量较大,但一般情况下大田缺钙的情况比较少,钙对苜蓿结瘤和固氮很重要,它能促进根系的发育。在酸性土壤区,一般要施用石灰,一方面调节土壤PH值,另一方面增加土壤中的钙。
苜蓿的抗旱性虽较强,但需水量却很大,在降水量少于300mm的地区,或旱季降水量较少的时候,进行灌溉,能保持高产。一般在旱季、春季返青前、每次刈割后、越冬前浇水,对提高苜蓿的产量和保持苜蓿的寿命是非常有效的。
3.3.3 适时刈割
苜蓿的再生能力较强,在北方温暖地区,每年可刈割3~4次,一般可产鲜草3000~5000kg/667m2,折合干草600~1000kg,高产者干草产量可超过1000kg,晒制干草或喂牛、羊时应在10%的植株开花时刈割。喂猪、兔、鱼时,应在分枝期刈割。一般认为,苜蓿幼嫩时刈割是有害的,会明显降低产草量和草地寿命。秋季最后一次刈割时期也是相当重要的,一般应在早霜来临前30天左右刈割。刈割过迟,会影响根系养分的贮存,不利于牧草越冬和翌年春季生长。苜蓿的正常刈割留茬高度为4~5cm,越冬前最后一次刈割留茬高度为7~8cm。
3.3.4 病虫害防治
苜蓿常见的虫害有蚜虫、蓟马、叶跳蝉、盲蝽象、草地螟等,可用杀螟松、乐果、氰戊菊酯防治。常见病害有绣病、褐斑病、霜霉病和根腐病,可用多菌灵、托布津等药剂防治。
苜蓿草种植4 营养价值及利用
4.1 营养价值
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它不仅是主要的牧草,而且还是很好的绿肥;不仅产草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紫花苜蓿是各类家畜的上等饲料,不论青饲、放牧还是调制干草、青贮、加工草粉,适口性均很好,家畜均喜食。苜蓿粗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含量丰富。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比较齐全,动物必需的氨基酸含量高,并且含有能促进家畜生长的未明因子。苜蓿不同时期的营养成分见表1。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为15%~25%,相当于豆饼的一半,比玉m高1~1.5倍;赖氨酸含量为1.06%~1.38% ,比玉m高4~5倍;矿质元素钙、磷及维生素的含量也很高。
表1 紫花苜蓿不同生育期的营养成分 (%)生育期 粗蛋白质 粗脂肪 粗纤维 粗灰分 无氮浸出物嫩 苗 26.1 4.5 17.2 10.0 42.2现蕾期 22.1 3.5 23.6 9.6 41.2初花期 20.5 3.1 25.8 9.3 41.3盛花期 18.2 3.6 28.5 8.2 41.3结实期 12.3 2.4 40.6 7.5 37.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