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各位朋友们,今天我们参观的是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我们中国呢,有三大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不知在座的各位是否知道呢,我刚才听到有游客说对了,那就是甘肃敦煌莫高窟和山西大同云冈云石窟和我们将要参观的龙门石窟。那下面我就把龙门石窟向大家做一个介绍,让大家了解龙门石窟独特的历史和艺术魅力。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约13千米处,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龙门呢,古代称伊陯,因东香山与西龙门山两山对峙,峭石壁立,伊水历其间而北流,故称“伊阙”,隋炀帝时,困其宫城南门正此处,而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故改称“龙门”。 佛教在我国近两千年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曾在名山大川-交通要道-各朝都会-乃至寻常民居附近,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这些名胜古迹之多,真可谓天下名山僧占多十分风景属僧家!以1961年和1982年我国公布的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例,属于佛教的石窟-殿堂-碑塔-佛像等文物就占据了三分之一,可见天下名山僧占多并非虚言。佛教名胜包括石窟-寺庙-摩崖造像-碑塔等类型,他们一般能够体现自然美与人文美的结合,能够满足人们的多种审美要求,因而他们也是中国旅游的巨大优势所在。
石窟或称石窟寺,是这巨大优势中最壮观也最吸引人的佛教名胜景观。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石窟
数量众多,分布地域也很广泛,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石窟的发展传播方向,石窟的兴衰变迁就是我国佛教的兴衰变迁。诚如常任侠先生在<<佛教与中国雕刻>>艺术中所说:“自佛教东渐,此种艺术也随之东来。在佛教东来的路上,经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时,遗留有古代龟兹-高昌等洞窟造像;经过甘肃河西走廊时,遗留有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永靖炳灵寺-天水麦积山等石窟造像;再东进而有山西大同云冈-河南河南巩县石窟-山东云门-辽宁义县万佛堂等大小石窟造像,蔚为壮观。在江南有栖霞山石窟造像,在四川有广元石窟-大足石窟,以及巴中-通江等地石窟造像,分布既广,数目亦多,不能尽举。 ”而在众多的石窟中,敦煌-云冈-龙门更是举世闻名的三大石窟,它们是自西而东-由北而南的佛教石窟艺术发展锦带上三颗耀目的明珠,因而也是广大佛教信众以及中外游人心驰神往的游览胜地。
如果说敦煌是以近45000余平米的壁画著称于世,那么它就是以一个字而著名,如果说云冈是以50余个洞窟近51000余尊造像而被世人所了解,那么它就是以一个字而传神,如果说龙门是以2137个大小洞窟近10万余尊造像而惊世,那么它就是以一个字而承载了历史!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的伊河两岸,南北长约1公里;这是通常所说的龙门石窟。若从艺术体系的角度而言,龙门石窟还应包括其周围的一些卫星窟;以龙门石窟为中心点,往西有陕县的温塘石窟-渑池的鸿庆寺石窟-新安县的西沃石窟;往东有巩县石窟-偃师县的水泉石窟;往南有嵩县的铺沟石窟-伊川县石窟;往北有孟县的万佛山石窟,等等。这些石窟均在洛阳周围,艺术风格亦与龙门一脉相承,应是龙门石窟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
历史名城洛阳位于黄河中下游的南岸,洛河之畔,素有“九朝都会”之称。张华在《博物志》中这样写道:洛阳“左控函谷,右握虎牢,面对伊阙,背*邙山,诚为四险之国,易守难攻。而名闻天下的龙门石窟就是在洛阳四险之一的伊阙崖面上开凿。
伊阙在洛阳市南13公里处《水经注》云:“二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北流”,故名。伊阙也就是伊河两岸的龙门与香山的总称。由于伊阙位于洛阳地京之南,当年隋炀帝迁都于洛阳修建宫城,其中一城门正对此处,从此这里就因为皇帝以真龙天子自居,故亦称龙门。自古以来,这里便有龙门天险之称,公元前336年,秦国曾于此处一举战败,战国七雄中的韩-魏联军,斩首24万于此处,这更展示了龙门是古代军事战略要冲的历史地位。
在伊河两岸,香山与龙门山夹岸相对峙,形似天然门阙,宛若神功天成;而密如蜂房的佛窟佛龛又散布期间,这就更增添了龙门的神秘彩。神话传说虽有些荒诞不经,但表明了人们对龙门天险的赞美,对石窟艺术的珍爱已到了神话的程度!
龙门石窟开创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4年)前后,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北宋等朝代,相继开凿400多年历史。其中以北魏孝文帝至唐中宗年间的150年中,形成了真正大规模营造石窟的两次高潮。孝文帝迁都后,在统治阶级的提倡下,王公贵族带头在龙门掀起了第一次造像高潮,历
经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三帝,为期35年左右,这一时期的造像占整个龙门石窟造像总数的30%,此后长期动乱,造像活动转入低潮,雕刻艺术中心转到了天府之国的四川大足。北魏从(500~523)年是雕刻繁盛时期,北魏末年造像活动就衰落了,。入唐以后,佛教艺术在统治阶级的提倡下又重新活跃了起来,,并导致了唐太宗-高宗-武后和玄宗时期长达120年左右的第二次造像高潮,其造像占龙门石窟现存造像总数的60%。中唐以后,龙门造像开始趋于衰落,五代北宋时期,更是进入到了尾声,而整个龙石窟剩余的10%造像基本上就是在这些时期所完成的。龙门石窟现存大小窟龛中,窟为1352,龛为785,碑刻题记3600余品,留存了近30万字的文字记载,,若从窟龛形制来分,龙门石窟主要有礼拜窟和禅窟两大类;若从自然分布来分,龙门石窟又有西山窟和东山窟两大块。龙门石窟在佛教艺术中国化的进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北魏的秀骨清像温文尔雅到盛唐的丰腴健美雍容华贵,龙门石窟艺术风格总是带动着时尚的潮流。可以说,龙门石窟艺术本身就是佛教艺术中国化过程的缩影,而且它也是我国最大的石雕艺术宝库
说完了营造期,那下面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个龙门石窟的几次劫难期。公元755年,安碌山攻克洛阳,洛阳经战火洗礼,满目疮痍,龙门石窟在此时爱到破坏,战争后,龙门石窟进入了灾难性的破坏时期,各国列强对龙门石窟进行疯狂的掠夺和破坏,造像损失极多,残首断臂,几乎没有一龛一像完好无损,实在令人心痛。到解放前,龙门石窟经多次劫难,遍体鳞伤。研究人员调查,被盗文物达一千多处,这些文物疏散到世
界各地,非常著名的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这两幅高浮雕很有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高度在2米左右,宽度也在3米到4米,非常遗憾的是,这两幅雕刻在30年代被盗往国外,现存堪萨斯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龙门石窟累计开凿时间400余年,其中唐代造像占约60%,北魏约占30%,龙门石窟现存大小佛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世界上最大的坐佛位于280多块,龛窟2345个,佛塔80余座。大小佛龛沿伊水两岸分布,南北长约1千米,游览大约需要2个小时。
龙门石窟景区由东山景区和西山景区两大部分组成,东山主要景点有香山寺`白园`蒋宋别墅等,由于龙门石窟近95%的窟龛在西山龙门山,所以我们今天参观的是龙门山。在西山的游览我们将主要参观潜溪寺,宾阳洞,万佛洞,莲花洞先寺这五个洞窟。龙门石窟地处中原,是来佛教艺术根植于民族传统艺术的土壤中所创造出的丰硕成果,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完整体系的集中体现,对研究我国的宗教史,民族史,中外交流史,以及研究古代的装饰,雕饰,医药等,都提供了完备的第一手资料。朋友们,说到这龙门石窟到了,现在请大家关好车窗,带好贵重物品,停车的位置和车牌号码及集合的时间,地点。随我进入龙门石窟,感受石窟艺术的神厅魏力吧!
潜溪寺
潜溪寺,是我们进入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石窟。潜溪寺洞高9.3米、宽9.5米,进深近6.7米,建于唐代初期高宗前期,距今约1300多年的历史,壁室简略,穹隆顶上,为一朵潜刻大莲花,其余壁面无饰物,据记载,因为在开凿此洞时,地下有源源不断流出的溪流出而得名。据说唐代有位叫李潘的宰相曾在此建过别墅。清代时洞外修建有木构窟檐等建筑物,所以又称“斋拔(fú)堂”。窟内所供主佛为阿弥陀佛,佛身高7.38米,着褒衣博带式袈裟,面额丰满端庄,神态安详自若,项下肉结缠纹清晰可见,胸部微微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两侧为二弟子(迦叶、阿难)、二菩萨(观世音、大势至)、二天王。其中二菩萨与主佛共同组成了中国佛教净土宗特别推崇的“西方三圣”,具有很强的中国化特。洞内两侧两内壁各雕一护法天王,高颧大目、体魄雄壮、孔武有力、身穿甲胄(zhou),是唐代高级武将的形象。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有一个繁盛期,佛学在“破斥南北、禅义均弘”的形势下,南北佛教信徒相互之间不断交流,完成了对以前的各种佛教学说的概括和总结,这使得佛教中国化的进程更加明显,也使得佛教造像艺术充满了活力与清新的气息,因此,在造像艺术上产生了不同于北魏时期造像风格的变化,该洞造像丰腴健康的形象,是盛唐时期雕刻艺术的光辉开端。
陈抟碑
在龙门石窟2800余品碑刻题记中,这方陈抟碑堪称其中最有特的一品。“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不单单
是龙门石窟书法上的展示,同时也是中国道家历史上一个极具神秘特的人物——陈抟,性格的写照。陈抟,五代、宋初道士,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东)人;说普州崇龛(今重庆潼南西境)人。生于唐末。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隐居武当山,服气辟谷二十余年(或说仅三、五年)。后移居华山。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著有《无极图》(刻于华山石壁)和《先天图》;认为万物一体,只有超绝万有的"一大理法"存在。其学说后经周敦颐、邵雍加以推演,成为宋代理学的组成部分。此外还著有《指玄篇》,言导养和还丹之事。也许正是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下才创造出了陈抟的个性,假如要拥有像奔向天际的天马一样的心性,就一定要拥有成为人中之龙的个性!也正是这种个性才使得中国的道家多了一位不可或缺的人才!
宾阳洞
宾阳洞是依山并列,座西向东的三个大型石窟。“宾阳”取自《尧典》中“寅宾日出”之意。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公元500年,北魏孝文帝的儿子宣武帝世宗元恪,为其父高祖,其母文昭皇太后做功德祈福,仿照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灵岩寺在此开凿两窟。时隔八年后,中尹、刘腾又为世宗复造一窟,方使得形成今天的三窟并举的场面。自南向北依次为,宾阳南洞、宾阳中洞、宾阳北洞,合称宾阳三洞。是龙门石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石窟之一,内容丰富、特点突出、风格各异,表现了从北魏到唐朝这段时间我国佛教石窟艺术的发展
、继承与创新的轨迹。据记载,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宣武帝元恪驾崩。公元561年其子孝明帝七岁继位,其母胡太后垂帘听政,并让元怿、元雍、元怀三人辅佐肃宗孝明帝。主持宾阳洞工程的中尹、刘腾与元怿有私怨,胡太后的妹夫元*兵权在手,又野心勃勃,嫉恨元怿得势,于是刘腾勾结元*杀元怿,并将胡太后幽于南宫。公元523年,刘腾病故,胡太后重返政坛,逼迫元*自杀,又发刘腾墓戮尸以泄私愤,并没收其家产,剥夺其亲属爵位,同年四月,多处地方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至此,除宾阳中洞基本完工外,其余两洞被迫停工,直到唐初才竣工,实际上整个宾阳洞工程,持续了250多年才全部竣工。
宾阳洞中洞
宾阳中洞是宾阳三洞中最为富丽堂皇的洞窟,石窟进深9.8米,平面呈马蹄形,窟顶为穹隆形,正中镌刻有莲花宝盖,并向下延伸至四壁上部,自内向外的顺序依次为:莲花(由中部的莲蓬与周围的双重莲瓣组成),8个伎乐天人和两个供养天人(宽带饰,其上有莲花,火焰宝珠相间),双层覆莲瓣,单层垂角装饰(间以垂带),最外围是下垂的帷幔,是典型的佛教图案之一。在窟内下部环西、北、南三壁凿出低矮的倒凹字形基坛,地面有浅浮雕装饰,基坛表面刻出圆形莲花,水涡纹、以及水鸟、戏水童子等,再结合各立像下部的覆莲台,完整的表现出了一个出水芙蓉的境界。方形地面四周刻出一圈宝装莲瓣,正中刻一条踏道,自门洞处伸向主尊座下部,踏道表面刻出龟背纹,其边缘刻出连珠与莲瓣装饰,踏道的南北两侧各雕刻出两
朵大的圆形莲花,其间刻有水涡纹、小莲花以及忍冬纹等装饰。中洞地面雕刻在细节方面多已残损,这种内容在龙门石窟中仅有该洞及石窟寺两例。
整个宾阳中洞,所有造像,大者共有11尊。在西壁正中雕出的主尊坐佛释迦牟尼,通高8.4米,体态修长,结跏趺坐,出露右脚,施说法印。佛头顶饰有高肉髻,肉髻与发髻表面刻出水涡纹,长眉弯曲、疏朗,有凸起的眉脊,眉间饰白毫。鼻翼挺拔,下部较宽。嘴角上翘,表情温和,神采飘逸。服饰已经脱去了云冈石窟中双领下垂式袈裟和偏袒右肩式袈裟,改为中原地区褒衣博带的形式,衣纹下部雕作羊肠纹,断面呈阶梯状,下摆垂于佛坐表面,当时这种雕凿风格迅速在全国流行,成为北魏时期佛教艺术中国化、民族化的造像特。佛祖端坐长方形亚腰叠皱座。座基的南北两端各雕刻一身护法狮子。主尊深厚的尖状身光折入窟顶,身光表面雕出火焰纹及供养菩萨。主尊两侧有二弟子(左侧为阿难,右侧为迦叶)、二菩萨协侍(左侧为普贤菩萨,右侧为文殊菩萨)。菩萨头戴高宝冠,面相方圆,前额部较高,饰有项圈、腕钏、长缨络,披巾在膝前部绕两周。在协侍弟子和菩萨之间雕出上下二身供养菩萨,双手合十呈跪状。在协侍菩萨顶部又雕出三排供养菩萨,均双手合十,气氛庄严、静谧。宾阳中洞南、北二壁正中各雕一身立佛,与西壁坐佛组成了三佛题材。立佛身着褒衣博带式大衣,施说法印,其面部和身体特征均与云冈石窟第11窟的7身立佛相似。立佛两侧各有一夹侍菩萨,头部均残,饰有项圈、腕钏、披巾、没有长缨络。但是整个洞内的神佛偶确构成了“竖三世佛”的完整布局,反映了北魏末期佛教寺院的流行布局。(宾阳洞内东壁门两侧分为上下四段,均
为浮雕,自下而上分别是:第一层十神王像,在东壁门的南北两侧,在门南侧自南向北依次为:山神王,出自《妙法莲华经》《法师功德品》、珠玉神王,出自《妙法莲华经》《五百授记品》、火神王,出自《大日经》《出世护摩品》、象神王,出自《涅磐经》、鸟神王,出自“禅道至难,险如鸟道,如空中鸟道也”、风神王,出自《妙法莲华经》《神力品》、龙神王,出自《孔雀王经》《大云经》、河神王,既恒河之神,出自《释门正统》《法华玄赞》、树神王,出自,“天之树王,既忉(dao)利天上所谓波利质多之树”、狮子神王,出自《大智渡论》。因为神王在佛教中均起一定作用,因此在洞窟中开凿十神王像是用作祈福,在石窟中出现十神王的题材,宾阳中洞英为最早的一例;第二层帝、后礼佛图,宾阳洞中的帝后礼佛图,以其独幅的画面结构,展示了一个具有连续性的故事情节,盛大的场面与侍者的前呼后拥,表现了供养者的身份,继承了早期汉画像石的表现传统,再结合其中的人物服饰,更进一步说明了孝文帝改制以来的深入,但遗憾的是19341021日,鉴赏岳彬与美国人普艾伦签订合同,以14000元价款,将此浮雕壁画凿下交于普艾伦,在民国231021日起至281021日交齐。因此岳彬费尽心思,将此图凿开、打下,交付普艾伦。北魏皇帝和侍从人物头像,可能在凿下以后,盗往美国,现今纽约市艺术博物馆陈列之皇帝礼佛图,估计除头像为原件外,其他部分很可能是岳彬之流参照原件图片复制的赝品;第三层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和须达拿太子本生萨埵太子舍身饲虎;第四层雕刻的《文殊师利问疾品》图像;宾阳中洞门卷的顶部,雕刻有两朵莲花,在门的南北两侧壁可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各雕刻一身供养天,向窟内方向飞动;中段,各雕刻出
两身供养菩萨,身体均侧向两侧窟内,其中*近洞中的一手持熏炉,着披巾交*式的裙披式腐蚀;下端,各雕刻一身护法天王像(19786月,当人们拆除宾阳中洞的清代砖卷门楼时,雕凿于北魏时期造型鲜为人知的天王造像显现在人们面前,他们分别是三头四臂的帝释天和四头四臂大梵天);在窟门外的南北两侧,各雕刻出一身金刚力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