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锻炼——精选推荐
二、赵树理的短篇小说《“锻炼锻炼”》分析
1.背景:1958 年,现实主义遭到了轻视与曲解,有人把浮夸风视为理想主义、浪漫主义而大加赞赏。而赵树理从“摘棉花”所引起的一场风波中看到了某些农民的思想现状和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他对阻碍社会前进的封建思想、个人主义思想以及一些干部身上存在的不良作风等,进行了善意的批评。
2.故事梗概:四个人物:即“小腿疼”、“吃不饱”、王聚海、杨小四;
两个事件:即队委会、摘棉花
3.人物形象分析:
“小腿疼”和“吃不饱”:是我国农村合作化时期落后妇女的典型形象。她们共同的性格特征是工于心计、自私自利、好吃懒做、损公肥己。二人的杀手锏就是“小腿疼”和“吃不饱”:在家庭中,二人为了居于统治地位, 牵制、驯服丈夫和家人,一个装着“小腿疼”,一个装着“吃不饱”。“小腿疼”丈夫在世时,为了容易使唤丈夫,装病“小腿疼”;娶了儿媳妇后,为了欺压和使唤儿媳妇,又装着“小腿疼”,让儿媳妇在家伺候她,拖后腿,不让其下地参加集体劳动。“吃不饱”总是把丈夫置于“准丈夫”的位置,用离婚来要狭丈夫;自己在家偷吃多占,但还常常用“吃不饱”欺瞒众。在对待劳动和集体和的态度上,二人更是丑态百出,如果有取巧的机会他们就出工参加劳动,当便宜活做完了,她们就以“小腿疼”和“吃不饱”为借口而不能下地;二人听说要自由拾花,天不明就赶着下地,而到了地里名为拾花,实为偷花。
二人性格的不同之处是:“小腿疼”尖酸泼辣、仗势欺人、好耍无赖;“吃不饱”则善于撺掇、惹是生非、背后点火,二人性格塑造得各具风采。如在对待“大字报”一事的态度上,就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吃不饱”看到杨小四批评她的
大字报时内心虽然怒火万丈,但并未直接去小四闹事撒泼,而是跑到“小腿疼”家添枝加叶、煽风点火,煽动“小腿疼”去闹事,自己躲在背面看热闹而以解心
中之气;在开会时,她又把“小腿疼”推在台前,自己却坐在圈外做好人;在“摘棉花”的情节中,她担心自己和“小腿疼”两个人势单力薄,又欺骗和煽动不明
事理、爱占便宜的落后妇女,作为垫背,以此达到法不制众的目的;偷花被抓之后,见大风已到,将她和“小腿疼”偷花的预谋一股脑到了出来。而“小腿疼”则与她完全相反,一听到有人给她写了大字报,不去看个究竟,而是直接跑到队委会闹事撒泼,恶语伤人;当听到送她到乡政府时,她有些胆怯;可王聚海出面劝解时,她又胡搅蛮缠,要“说个过来过去”;当因偷花让在会上作检查时,她还嘴硬骂人;最后她在众强大的压力下,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作者运用幽默的喜剧手法,塑造了农业合作化初期,农村中落后妇女形象,对她们落后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进行了有力的讽刺和鞭挞。并揭示出:教育农民的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问题。
王聚海是农村合作化时期基层干部的老好人形象。他思想保守,固执己见,不讲原则,息事宁人。对于“小腿疼”和“吃不饱”的问题,众早有反映,而他却一味迁就,姑息迎合,从不去做思想工作,结果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问题的严
重性还在于,不仅他不去解决,还反对其他人去解决;尤其对年轻干部口头禅就是“锻炼锻炼”,什么事情都不让他们去做。他的典型意义在于:要想教育农民,必须首先要教育农村基层干部,以改变其落后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
杨小四是合作化时期农村基层干部的先进形象。他积极进取,爱憎分明,有朝气,有干劲,有智慧,还有大刀阔斧的魄力。为了把农民中出现的歪风邪气压下去,他敢碰硬、顶硬,对“小腿疼”的尖酸泼辣、好耍无赖敢于进行批评教育。
为了制服“小腿疼”和“吃不饱”,他同其他几个干部共同设计了“自由摘花”的办法,让“小腿疼”和“吃不饱”作了充分的表演,使她们当众出丑,对她们进行了批评教育。杨小四虽然年轻,工作方法有些简单,但他敢于与落后意识进行斗争,对落后思想进行批评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他与王聚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棉花事件4. 思想意义:通过以上人物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锻炼锻炼”》提出的问题:是在农业集体化以后,如何教育农民克服私有观念,巩固集体经济的问题。
作品告诉人们,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但教育者必须首先受教育,以改变王聚海式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这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的深刻见地。
5. 艺术特点:把小说艺术与话本说唱艺术结合起来,;小说的情节结构具有故事性;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使用了白描的手法;具有地方彩和乡土风味;语言幽默风趣,具有众化和大众化的特点。
(五)如何理解《“锻炼锻炼”》
《“锻炼锻炼”》发表以后,反映十分强烈,毁誉兼而有之。有人指责作品把落后农民写得太坏,先进农民也没有写好,特别是作者把问题归结在领导干部身上。问题提得尖锐,意见更为纷纭。对此,赵树理解释说:写《“锻炼锻炼”》,就是我想批评中农干部中的和事佬的思想问题,中农当了领导干部,不解决他们这种是非不明的思想问题,就会对有落后思想的人进行庇护,对新生力量进行压制。对于这篇作品的讨论,涉及到文学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文学创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点:
(一)赵树理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艺术作家。他把现代小说的艺术形式同传统文学、特别是话本说唱文学的长处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一种既有民族特又有所革新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新形式、新写法,在中国现代小说的大众化、众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二)讲究作品的故事性和连贯性,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学的固有传统。赵树理从众的欣赏习惯出发,较好的继承了这仪传统。他的小说结有头有尾,首尾连贯,故事套故事,有伏笔,有悬念,曲折起伏,引人入胜;讲究剪裁,该详则详,该略则略,详略得当,粗细适中。这是他艺术上的重要特征。
(三)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赵树理也注意吸收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特点,“把描写情景融化在叙述故事之中”,他执着于人物动作性、动态美的追求,少有孤立静止的心理描写、景物描写和肖像描写,讲究从故事的叙述过程中和人物的眼中写风景、写肖像,从人物自身的言谈举止中写神态和心理。
(四)民族风格是依靠具有民族特点的语言来表现的。赵树理十分重视博采农民的口语,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符合农民口味的文学语言,既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他的叙述语言符合民族特性和众习惯,人物对话则根据人物的身份、心理、形态、个性设计,什么人说什么话,,真正达到了闻其声而见其人的艺术效果。
(五)地方彩、乡土风味是构成作家创作个性、创作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赵树理不仅在自然环境描写方面突出了山西农村特有的风光,而且对山西农民吃住穿戴、起居往来、婚丧嫁娶、娱乐以及禁忌等民俗人情都有精致的描绘。这就更加强了作品的乡土风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