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追远说清明
慎终追远说清明
作者:***
来源:《华人时刊》2024年第04期
        清明是扫墓祭祖、郊游踏青的日子,但每年却在阳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而非依据农历的某个特定日子。追本溯源,究竟为何?
        清明故事,
        要从寒食节说起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计陷害太子申生,逼得后者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离开晋国。流亡期间,重耳受尽屈辱,当初跟着一起出奔的臣子,陆续散走,仅剩少数几个忠臣一路追随,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经过19年的流亡,在国人内应及秦国的帮助下,重耳回到了晋国,恢复诸侯身份,再继位成为君主,亦即后来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当初同甘共苦的忠臣们,都一一受到封赏,唯有遗漏了介子推。晋文公经旁
人提醒,才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即刻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尽管多次差人相请,介子推始终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登门造访,只见大门紧锁。原来介子推坚拒受赏,也不愿当官,为避免晋文公前来,早已背着母亲隐居在绵山岩洞,草衣寒食。
        晋文公知道后,率领大臣与士兵到绵山求访,遍寻不获,满山呼唤,介子推既不出来也不回应。介子推是出名的孝子,晋文公因此下令放火烧山,要逼出介子推。岂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始终不见介子推踪迹。晋文公又率人到绵山寻,结果到已被火烧死的介子推母子,两人死时仍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苦拜,命人安葬母子俩的遗体后,发现介子推的遗诗———割肉奉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照复清明。晋文公既悔恨又悲痛,自责居然把一位忠臣给逼死了,于是将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下令这一天禁火。由于不能生火,家家户户也就不能煮食,只能吃冷食,因此名为“寒食节”,当天距离清明时节仅一两天。
        寒食不符养生之道
        在唐朝之前,人们因寒食节与清明节仅相隔一两天,往往同时过节,所以清明节亦称“寒食节”。唐朝之
后,寒食节就逐渐被清明所取代,鲜有人延续寒食这项习俗。至今,除了韩国少数地方还有人遵循寒食节的传统,在中国甚少听闻。
        這项为纪念一个人而定下的节日,因诸多不便而渐渐被淘汰及遗忘,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反对寒食节,三国枭雄曹操就是其中一个。主要是因为寒食不符中国传统的养生之道,也不符合一些地区的气候环境。
        寒食节的起源,记载于《左传》,但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关系是否真是如此,其实并无确实考证,只是人们因清明节与寒食节相距甚近,因此二者合一,故清明亦称“寒食”。关于清明节的真正缘起,历来众说纷纭,只有介子推的故事流传得最普遍,除了感人的忠义情操,也因其令人崇尚的内涵。
        从表扬介子推的忠义和气节,到后来注入更多的深层内涵,寒食清明的人文精神彩浓烈,经千百年发酵,成为崇尚高洁、自尊自责,常怀感恩的道德追求。
        虽然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被淡忘及至遗忘,但盛唐时代却极为重视寒食节的意义,还有数量可观的唐诗为证。
        这一段已被取代的民俗,蕴含忠贞、刚毅、隐忍、奉献、不求回报、淡泊、宽容、自省、悔改、感恩以及知恩图报的精神和情感。
        节气变节日
        原来,我们一直误解农历为阴历,其实是阴历和阳历的合并历,即“阴阳历”,阴历是依据月亮圆缺,阳历则以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回归年为准。
        农历除了有十二个朔月,还有二十四节气,就是将阳历的365天,划分为24个阶段,“清明”是其中一个节气,所以每年固定落在阳历4月4日至6日,另一个节气“冬至”也是同样原因。
        至于清明何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原因和气候有关。二十四节气里的“清明”是在冬至之后的105天,“清”是百草重生,翠绿一片的景象,“明”是春光明媚风景好之意。4.4清明节
        冬天之后的初春,气候还是有点寒冷,到了清明时节,太阳到达黄经15度,是气节转变凉爽的时候,百花齐放,候鸟回归,大地生机蓬勃,象征大自然万物生生不息、代代繁衍的环境,后来就渐渐将这一天定为扫墓祭祖的日子。
        踏青VS扫墓
        唐朝之前,清明节也是女性“踏青”的日子。
        据《周礼·地官·媒氏》记载,上古时候,仲春月是“男女相会”日,可以自由恋爱的日子。汉代之后,每年春天三月初上巳节,则是少女们可从闺房中暂时解放,出街外游的日子。唐代时,上巳和清明渐合为一体,虽然春天出游并不一定要在清明,但气候凉爽的清明却最适合出游,“踏青”也渐渐成风。
        《晋书》记载,自魏晋以后,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初三,人们就会出外踏青。宋代文风盛行,文人墨客更在春游踏青时留下不少名诗丽章。
        后来,由于礼教越来越严格,自由恋爱的时代告终,“踏青”不再是女士春游的日子,而是结合礼教意识,人们到郊外扫墓祭祖的日子。后来的宗祠及会馆等社团组织,也是利用这样的节气时机,举行春祭。
        随着时代演变,清明被固定为扫墓祭祖的日子,也被赋予深层内涵,提倡“慎终追远”,借扫墓、上坟和祭祖等仪式,提醒后人不要忘本,同时督促后人定时为祖先清理坟墓,并以尊敬和感恩之心祭拜祖先。这种对祖先的崇敬,也形成一种祖先信仰,沿承至今,更成为加强家庭伦理观、互相认同的血缘关系,以及具有感情催化和教育意义的作用。
        “插柳”风俗
        不过,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清明其实有过不同的意义和形式。除了“踏青”,还有一段“插柳”的过去。
        “插柳”是唐代在少数地区流传已久的一种风俗。根据《岁时记》记载“唐朝取榆柳之火赐近臣,以顺阳气”,而唐段成式《酉观杂俎》则说,唐中宗在农历三月三日赐侍臣柳圈,以免染毒。
        民间还有流传一段客籍谚语“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又说“清明要戴青,免得鸟蝇遮眼睛”。
        此外,在以前医药未发达的年代,清明节也是“保健日”,中国各地流行以花草洗浴,或在清明时节吃草药、采草药。
        (责编 郭博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