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育儿常识12篇
夏季保健小知识
    夏季阳气旺盛、万物生机活跃,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是小儿生长发育的良好时机,同时也是一些疾病的多发季节,做好小儿夏季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十分重要。
  1、预防小儿胃肠疾病
  夏天天气炎热潮湿是细菌、霉菌大量滋生的时期,食物、餐具极易受污染。小儿的抵抗力弱,当小儿受凉受热、或饮食不当、暴饮暴食后,都容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患上胃肠道疾病。例如急性胃肠炎、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等。临床表现多见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若小儿患胃肠道疾病后应及时到医院诊治。而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特别注意卫生,吃瓜果要洗净去皮,蔬菜要洗净,并加少量蒜泥、醋,既能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又能灭菌解毒。生熟刀砧、案板须分开,外购熟食宜加工、加热后食用。平素饮食宜清淡,以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少量多次喝水、但不宜过量冷饮冷食等。在夏季进行适宜的户外锻炼、对小儿的增长发育、增强抵抗力也有帮助。
  2、预防小儿中暑
  小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或因体弱抵抗力差,不能耐受外界的炎热天气,当气温高,空气湿度大,
无风、汗蒸发困难、体内热量积蓄过多时容易发生中暑。轻则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体温不高,面苍白、皮肤多汗、重则甚至出现高热、呼吸浅、脉搏弱、血压下降、意识不清等症状。若小儿出现轻微中暑症状可将其安置到凉爽处,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同时饮用些淡盐水、或5%糖开水等,休息后症状可缓解并消失。若症状严重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平时应注意做好预防中暑的措施。户外活动时,要避免强烈阳光的直接照射,例如戴遮阳帽遮挡太阳等,室内活动时,要保持开窗通风,降低室温,同时穿着宽松、透气、吸汗的衣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饮品宜生津开胃,清热消暑如酸梅汤、菊花茶、绿豆汤、赤小豆汤等。
  注意保持小儿生活作息规律、充足睡眠、适宜饮食,做好预防保健措施,就能远离疾病、安然度过炎热的夏季了。
                                                                               
大三班 第一期
2016.9
幼儿秋季防病小常识
    秋季秋高气爽,空气宜人,但秋季气候干燥,早、晚温差较大,所以要加强对孩子的护理。秋季是肠道传染病(秋季肠泻、肠炎)高发季节。家长一定要注意家庭的饮食卫生,餐具要进行消毒,肠道传染病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在小摊点吃零食、就餐。另外,生食瓜果要洗净,孩子要勤洗手,不要吸吮手指。 
    病毒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发现孩子结膜充血,眼有浓分泌物。一定要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对孩子的用品(面盆、毛巾、玩具等)进行消毒,爆晒。红眼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区,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腹泻,尤其是一周岁以内的婴儿,极易受感染发生。秋泻主要是因感染轮状病毒而传播的。据研究,在患儿的粪便中秋季幼儿防病,含有大量轮状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通过水源、食物,在胃肠中滋生发病,可造成局部流行。幼儿一旦发病,常有腹泻、腹痛、呕吐、发热等急性症状,每天腹泻可在10次以上秋季幼儿健康知识,粪便呈蛋花汤状秋季幼儿保育知识,而且量多,患儿多数有脱水现象,易出现中毒、血压下降等现象。如不及时,严重的可危及生命。预防和幼儿的秋泻:一是加强饮食、饮水卫生幼儿园管理,患儿的奶具、玩具、用具等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二是如果患儿的体温高,可采用物理方法降温,不必使用退热药和抗菌素。三是多次少量地给患儿喂些清淡的流质食物,如果有呕吐症状,应暂停喂食,使胃肠充分休息。四是及时足量补充水分和盐分。如果反复呕吐,应及时将患儿送医院输液。
    哮喘,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与气候有密切的关系。医学统计资料表明,在哮喘患者中,60%以上在12岁之前发病,而80%以上又在秋末时节发病或复发。所以,在医学上专家们称之为“儿童秋末哮喘”。如何预防儿童秋末哮喘呢?首先幼儿秋季保健知识,家长要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给小儿增减衣服,夜间盖好被子,防止受凉感冒;其次,在秋季的日常生活中,要帮助孩子做一些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再次,在气候骤变时,尽早使用一些预防性的药物。由于该病容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给患儿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家长应积极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倍加关心体贴幼儿秋季防病小常识,使之情绪稳定秋季幼儿保健小知识,精神愉快。
                                                            大三班 第二期
2016.9
       
常说五句话助您培育优秀宝宝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发育、性格的培养和形成等方方面面。其实,培养出优秀宝宝是件轻松又愉快的事情,平时常对宝宝说以下五句话,助您培育优秀宝
宝。
1、“自己来做决定吧。”
    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停止做某件事,建议你这样说。这么说是为了让孩子了解,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从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2、“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
    身为父母,总免不了会责备孩子。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就事论事,这样,孩子会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不好的人。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他“妈妈爱你”,这样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他。
3、“你其实是想说什么?”
    有时候,孩子会无法说清自己的感受,只是不停大喊:“我不要你!”“我不喜欢!”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等孩子逐渐学会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那么即使你不在旁边,他也可以清楚地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感觉了。
4、“你来试试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个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受欢迎和受尊重的,让他可以不把你看做是他的对立面。当孩子在做不恰当的事情时,这样说还能让孩子懂得什么事情在什么时间不能做。
5、“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当孩子又在跟你讨价还价时,你一定要清楚地告诉他这句话。你要让孩子了解,每个人只有在他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能得到。比如孩子的表哥买了双新鞋,那是因为鞋子小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小孩子都需要买双新鞋。
大三班 第三期
2016.9
10种不良幼儿家教知识 
早期教育对孩子至关重要,家教方法多样,但有时候家长们在幼儿家教知识中会存在误区,以下总结出十个不良的幼儿家教方法供广大家长们参考。     
一、不严格执行惩罚。要怪只能怪我们有高超的技巧逃避处罚,但你们不该就此妥协。假如要惩罚我们,仅说说却没有行动,会使你们成为教育的失败者。   
夏季健康小知识    二、把气撒在我们头上。谁都有不愉快的时候,但绝不要将你们的坏心情强加到我们身上。你们不痛快时,请告诉我们,我们就不会去打搅了。     
    三、贿赂。我们不愿让你们知道的秘密,就是贿赂也没用。虽然我们想得到你们的钱和东西,但贿赂只会说明你们虚弱。这一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幼儿家教知识。 
  四、将我们的秘密告诉他人。当我们告诉你们秘密时,却听到你们将其告诉了你们的朋友,我们会因此失去对你们的信任感。 
  五、大规则因人而异。有些细小的规则当然可以因人而异地实施,但在大规则上,如禁止外出过夜、约会、化妆和讲粗话等,对于每个孩子都应该是一样的。   
    六、重要信息不让我们知道。当你们陷入沉默而又情绪多变时,我们知道那意味着有事发生了,请别让我们蒙在鼓里太久 
  七、把我们与其他人比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长处和短处,不要把我们和兄弟妹、同学做比较,那样不但会让我们出丑,也会使我们觉得自己的出生多余。   
    八、斥责没做过的事。除非我们有过说谎行为,或你们有足够的证据,否则如果因某事受到斥责,我们说自己并没有做过时,请你们相信。 
  九、惩罚不当。当我们或兄弟妹中任何一人犯了同样的错误,惩罚应该是同等程度的,不该对一个轻易放过,对另一个却严重到使其铭记终身。这是家长应该注意的幼儿家教知识。 
  十、沉默不语。不要用沉默对待我们,否则我们和你们在一起时容易感到沮丧和被冷落。 
  在当今社会,为了养家糊口,又有多少父母们能抽出这么多时间去陪孩子呢?!其实家长可以考虑一下购买一些如小太阳点读笔之类的早教辅助用品,这些用品能很好的给孩子做幼儿智力开发,就那么几百块钱的东西就可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了。
大三班 第四期
2016.10
疏导孩子情绪的办法
    幼儿的情绪是多变的。如果幼儿出现哭泣或发怒等消极情绪时,要求他立即停止,主动承认错误,让他说“我错了”、“下次再不这样做了”等等,孩子往往难以做到。这时即使道理讲得再多,孩子也听不进去。所以,家长一定要等到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后,再进行教育。那么,怎样使孩子的消极情绪平静下来呢?最重要是要让孩子通过语言把他们所有的感情──积极的和消极的都表达出来。允许孩子表达积极的感情,也允许孩子表达消极的情绪。允许孩子说“我爱你,妈妈”,也应该容许孩子说“我对你很生气,妈妈”。这样让孩子把消极的情绪都发泄出来,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让孩子自由表达感情。尽管实行起来很困难,但它无疑是很必要的。有时候,你还应该帮助孩子正确地表达感情。如果你的孩子常在家里说一些对某个小朋友表示讨厌的话,而不对这个小朋友谈他的感觉。那么你就应主动和孩子讨论他的感觉,并引导他正确评价自己的小伙伴。此外,疏导孩子消极情绪的主要方式还有:
    一、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将孩子的消极情绪转移到其他方面,不去想、不去看。如孩子因依恋母亲而哭泣,可用玩具、游戏、讲故事等方式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万万不可在孩子面前提及父母的事情,否则,孩子会哭得更厉害。
    二、寻一个“合理”的理由。一个“合理”的理由可以冲淡孩子内心的不安,但有些理由往往是宽慰孩子的借口,实际并不合理。比如孩子要吃冰淇淋,母亲担心孩子吃冷饮过多,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就可以对孩子说:“这里的冰淇淋质量不好,不能吃。”这种解释,孩子认为是“合理”的,也就收回了他买冰淇淋的要求。
    三、考虑孩子的需要。孩子虽小,需要却很复杂。比如,孩子哭哭啼啼,也可能是饿了、渴了或是困了。也有的孩子饿了、困了并不哭闹,但对家长不让他到小花园玩耍,却十分生气,哭闹不止。总之,家长应了解孩子的特点,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