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知识考试(上)》真题及详解_百度文 ...
2016年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知识考试(上)》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一般情况下配电装置各回路的相序排列宜一致,下列哪项表述与规范的要求一致?(  )
A.配电装置各回路的相序可按面对出线,自左至右、由远而近、从上到下的顺序,相序排列为A、B、C
B.配电装置各回路的相序可按面对出线,自右至左、由远而近、从上到下的顺序,相序排列为A、B、C
C.配电装置各回路的相序可按面对出线,自左至右、由近而远、从上到下的顺序,相序排列为A、B、C
D.配电装置各回路的相序可按面对出线,自左至右、由远而近、从下到上的顺序,相序排列为A、B、C
答案:A
解析:根据《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02008)第2.0.2条规定,配电装置各回路的相序排列宜一致。可按面对出线,自左至右、由远而近、从上到下的顺序,相序排列为A、B、C。对屋内硬导体及屋外母线桥应有相标志,A、B、C相标志应分别为黄、绿、红三。对于扩建工程应与原有配电装置相序一致。因此选A选项。
2.下面有关35~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表述,哪一项表述与规范要求不一致?(  )
A.在满足变电站运行要求的前提下,变电站高压侧宜采用断路器较少或不设置断路器的接线
B.35~110kV电气主接线宜采用桥形、扩大桥形、线路变压器组或线路分支接线、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
C.110kV线路为8回及以上时,宜采用双母线接线
D.当变电站装有两台及以上变压器时,6~10kV电气接线宜采用单母线分段,分段方式应满足当其中一台变压器停运时,有利于其他主变压器的负荷分配的要求
答案:C
解析:A选项,根据《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 500592011)第3.2.2条规定,在满足变电站运行要求的前提下,变电站高压侧宜采用断路器较少或不设置断路器的接线。B选项,第3.2.3条规定,35kV~110kV电气接线宜采用桥形、扩大桥形、线路变压器组或线路分支接线、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的接线。C选项,第3.2.4条规定,35kV~66kV线路为8回及以上时,宜采用双母线接线。110kV线路为6回及以
上时,宜采用双母线接线。D选项,第3.2.5条规定,当变电站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时,6~10kV电气接线宜采用单母线接线,分段方式应满足当其中一台主变压器停运时,有利于其他主变压器的负荷分配的要求。
3.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在无消防控制室且电气火灾监控检测器的数量不超过多少只时,可采用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
A.6只
B.8只
C.10只
D.12只
答案:B
解析: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第9.1.3条规定,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及电气火灾危险性设置,并应根据电气线路敷设和用电设备的具体情况,确定电气火灾监控探
测器的形式与安装位置。在无消防控制室且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设置数量不超过8只时,可采用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4.下面有关电力变压器外部相间短路保护设置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单侧电源双绕组变压器和三绕组变压器,相间短路后备保护宜装于主变的电源侧;非电源侧保护可带两段或三段时限;电源侧保护可带一段时限
B.两侧或三侧有电源的双绕组变压器和三绕组变压器,相间短路应根据选择性的要求装设方向元件,方向宜指向本侧母线,但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的后备保护不应带方向
C.低压侧有分支,且接至分开运行母线段的降压变压器,应在每个分支装设相间短路后备保护
D.当变压器低压侧无专业母线保护,高压侧相间短路后备保护对低压侧母线相间短路灵敏度不够时,应在低压侧配置相间短路后备保护
答案:A
解析:根据《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22008)第4.0.6条规定,A选项,
单侧电源双绕组变压器和三绕组变压器,相间短路后备保护宜装于各侧;非电源侧保护可带两段或三段时限;电源侧保护可带一段时限。B选项,两侧或三侧有电源的双绕组变压器和三绕组变压器,相间短路应根据选择性的要求装设方向元件,方向宜指向本侧母线,但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的后备保护不应带方向。C选项,低压侧有分支,且接至分开运行母线段的降压变压器,应在每个分支装设相间短路后备保护。D选项,当变压器低压侧无专用母线保护,高压侧相间短路后备保护对低压侧母线相间短路灵敏度不够时,应在低压侧配置相间短路后备保护。
5.在35kV系统中,当波动负荷用户产生的电压变动频度为500次/h时,其电压波动的限值应为下列哪一项?(  )
A.4%
B.2%
C.1.25%
D.1%
答案:C
解析:根据《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23262008)第4章规定,任何一个波动负荷用户在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产生的电压变动,其限值和电压变动频度、电压等级有关。对于电压变动频度较低(例如r1000次/h)或规则的周期性电压波动,可通过测量电压方均根值曲线U(t)确定其电压变动频度和电压变动值。由电压波动限值表可得100<r1000次/h时,其电压波动的限值为1.25%。
6.控制各类非线性用电设备所产生的谐波引起的电网电压正弦波形畸变率,宜采取相应的措施,下列哪项措施是不合适的?(  )
A.各类大功率非线性用电设备变压器由短路容盘较大的电网供电
B.对大功率静止整流器,采用增加整流变压器二次侧的相数和整流器的整流脉冲数
C.对大功率静止整流器,采用多台相数相位相同的整流装置
D.选用Dyn11接线组别的三相配电变压器
答案:C
解析:根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第5.0.13条规定,控制各类非线性用电设备所产
生的谐波引起的电网电压正弦波形畸变率,宜采取下列措施:各类大功率非线性用电设备变压器由短路容量较大的电网供电;对大功率静止整流器,采用增加整流变压器二次侧的相数和整流器的整流脉冲数,或采用多台相数相同的整流装置,并使整流变压器的二次侧有适当的相角差,或按谐波次数装设分流滤波器;选用Dyn11接线组别的三相配电变压器。
7.10kV电网某公共连接点的全部用户向该点注入的5次谐波电流允许值下列哪一项数值是正确的?(  )(假定该公共连接点处的最小短路容量为50MVA)
A.40A
B.20A
C.10A
D.6A
答案:C
解析:根据《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 1454993)附录B,当电网公共连接点的最小短路容量不同
于第5.1条表2基准短路容量时,按下式修正题7表中的谐波电流允许值:Ih=Sk1×Ihp/Sk2
式中,Sk1为公共连接点的最小短路容量,MVA;Sk2为基准短路容量,MVA;Ihp为表2中的第h次谐波电流允许值,A;Ih为短路容量为Sk1时的第h次谐波电流允许值。
本题中,已知10kV电网的基准短路容量S限电令k2=100MVA,5次谐波电流允许值是Ihp=20A,所以公共连接点的最小短路容量为Sk1=50MVA时,5次谐波电流的允许值是:Ih=Sk1×Ihp/Sk2=50×20/100=10A。
8.10kV系统公共连接点的正序阻抗与负序阻抗相等,公共连接点的三相短路容量为120MVA,负序电流值为150A,其负序电压不平衡度为多少?(  )(可近似计算确定)
A.100%
B.2.6%
C.2.16%
D.1.3%
答案:C
解析:根据《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55432008)附录A式(A.3),设公共连接点的正序阻抗与负序阻抗相等,则负序电压不平衡度为:
式中,I2为负序电流值,单位为安(A);Sk为公共连接点的三相短路容量,单位为伏安(VA);UL为线电压,单位为伏(V)。
9.在低压电气装置中,对于不超过32A交流、直流的终端回路,故障时最长切断时间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对于TN(ac)系统,当120V<V0230V时,其最长切断时间为0.4s
B.对于TN(dc)系统,当120V<V0230V时,其最长切断时间为0.2s
C.对于TN(ac)系统,当230V<V0400V时,其最长切断时间为0.07s
D.对于TN(dc)系统,当230V<V0400V时,其最长切断时间为5s
答案:A
解析:根据《低压电气装置 第4-41部分 安全防护 电击防护》(GB 16895.212011)第411.3.2.2款及表41.1,对于不超过32A的终端回路,其最长的切断电源的时间见题9解表。对于TN(ac)系统,当120V<V0230V时,其最长切断时间为0.4s。
题9解表 最长的切断时间
10.某变电所,低压侧采用TN系统,高压侧接地电阻为RE,低压侧的接地电阻为RB,在高压接地系统和低压接地系统分隔的情况下,若变电所高压侧有接地故障(接故障电流为IE),变电所内低压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与低压母线间的工频应力电压计算公式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B.
C.
D.
答案:B
解析:《低压电气装置 第4-44部分:安全防护 电压骚扰和电磁骚扰防护》(GB/T 16895.102010)第442.1.2条,第442.2条表44.A1(见题10解表)。
题10解表 低压系统内的工频应力电压和工频故障电压
由题10解表和第442.1.2条:在TN系统内,U0为线导体对地标称交流方均根电压;U1为故障持续期内线导体与变电所低压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的工频应力电压;U2为故障持续期内线导体与低压装置的低压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的工频应力电压,故为B选项。
11.某地区35kV架空输电线路,当地的气象条件如下:最高温度+40.7℃、最低温度﹣21.3℃、年平均气源+13.9℃、最大风速21m/s、覆冰厚度5mm、冰比重0.9。关于35kV输电线路设计气象条件的选择,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
A.最高气温工况:气温40℃,无风,无冰
B.覆冰工况:气温-5℃,风速10m/s,覆冰5mm
C.带电作业工况:气温15℃,风速10m/s,无冰
D.长期荷载工况:气温为10℃,风速5m/s,无冰
答案:D
解析: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第4.0.1条规定,架空电力线路设计的气温应根据当地15年~30年气象记录中的统计值确定。A选项,最高气温宜采用+40℃、在最高气温工况、最低气温工况和年平均气温工况下,应按无风、无冰计算。B选项,根据第4.0.3条规定,架空电力线路设计采用的导线或地线的覆冰厚度,在调查的基础上可取5、10、15、20mm,冰的密度应按0.9g/cm3计;
覆冰时的气温应采用-5℃,风速宜采用10m/s。C选项,根据第4.0.9条规定,带电作业工况的风速可采用10m/s,气温可采用15℃,且无冰。D选项,根据第4.0.10条规定,长期荷载工况的风速应采用5m/s,气温可采用年平均气温,且无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