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
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基础知识。
1.填空题。
1.一本书有348页,已经读了251页。估一估,大约还有()页没有读。
【答案】100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用全书的总页数348页,减去已经读了251页,列式348-251,把348看作350,251看作250,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348-251≈350-250=100(页)
【点睛】在估算时既可以把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也可以看成整百数,哪种合理,就用哪种方法。
2.奶奶的身份证号是330121************。奶奶的出生日期是()年()月()日。
【答案】①.1959②.5③.26
【解析】
【分析】身份证的第7~14位表示出生日期,其中第7~10位是出生的年份,第11、12位是出生的月份,第13、14位是出生的日;据此解答。
【详解】奶奶的身份证号是330121************。奶奶的出生日期是1959年5月26日。【点睛】熟记身份证的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钟面上走得最快的针是秒针,它走1小格的时间是()秒;()秒是1分。
【答案】①.1②.60
【解析】
【分析】钟面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秒针走得最快,分针其次,时针最慢,在钟面上有60个小格,12个大格,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圈是60秒,即1分,据此解答。
【详解】钟面上走得最快的针是秒针,它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60秒是1分。
【点睛】此题属于钟表上的数学问题,同时考查了学生钟面知识的掌握情况。
4.3厘米=()毫米6000米+4000米=()千米
7000千克=()吨1吨-800千克=()千克
【答案】①.30②.10③.7④.200
【解析】
【分析】把3厘米换算成毫米数,用3乘进率10;
单位相同直接计算,再把结果米换算成千米数,除以进率1000;
把7000千克换算成吨数,用7000除以进率1000;
把1吨换算成千克数,用1乘进率1000,再减去800千克即可。
【详解】3×10=30;6000+4000=10000;10000÷1000=10
7000÷1000=7;1×1000=1000;1000-800=200
3厘米=30毫米6000米+4000米=10千米
7000千克=7吨1吨-800千克=200千克
【点睛】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5.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杭州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1100()。
一辆卡车载质量5()。
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
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
【答案】①.千米##km②.吨##t③.秒##s④.毫米##mm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即可。
【详解】杭州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1100千米。
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
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秒。
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6.钟面上的时间从3时到3时15分,分针经过区域是整个钟面的() ()。
【答案】3 12
【解析】
【分析】把分针旋转一周所经过的12个数字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12份,每份是它
的1
12,从3时到3时15分,分针走了3份,分针经过区域是整个钟面
3
12。
【详解】钟面上的时间从3时到3时15分,分针经过区域是整个钟面的3
12。(答案不唯一)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7.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203×5×0的积是().
【答案】①.0②.0
【解析】
【详解】略
8.把一个披萨平均分成5份,小明吃了其中的2份,小明吃了这个披萨的() ();其余的
爸爸全吃完了,爸爸吃了这个披萨的() ()。
【答案】2 5;
3
5
【解析】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分母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小明吃的份数,依此填空;将这个蛋糕看成单位“1”,然后用1减去小明吃了这个披萨的部分即可。
【详解】把一个披萨平均分成5份,小明吃了其中的2份,小明吃了这个披萨的2 5;
123=
55
-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的简单计算,应熟练掌握。
9.比较图①和图②的周长,在括号里填上“>”“<”或“=”。
①()②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转化的思想,把图②通过平移转化成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分别求出图①、图②的周长,再进行比较即可得解。
【详解】图①长方形周长:(2+1)×2
=3×2
=6(厘米)
图②长方形周长:(2+1)×2
=3×2
=6(厘米)
6厘米=6厘米
所以图①=图②的周长。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通过平移巧算物体的周长。
10.把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最大是()厘米。
【答案】22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把这个长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要使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最大,也就是沿原来长方形宽边的中点分成两个小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长等于原来的长,每个小长方形的宽等于原来宽的一半,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6÷2=3(厘米)
(8+3)×2
=11×2
=22(厘米)
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最大是22厘米。
【点睛】本题关键是出分割的方法,由此出新长方形的长和宽,进而求解。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1.一个图形的四条边相等,这个图形一定是正方形。()
【答案】×
【解析】
【分析】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依此判断。
【详解】一个图形的四条边相等,这个图形不一定是正方形。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正方形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小丽今年5岁。爸爸的年龄是她的7倍。明年爸爸的年龄也是小丽的7倍。()【答案】×
【解析】
【分析】先用小丽今年的年龄乘7,求出爸爸今年的年龄,再加上1岁,就是爸爸明年的年龄,然后求出小丽明年的年龄,再用爸爸明年的年龄除以小丽明年的年龄即可。
【详解】5×7+1
=35+1
=36(岁)
36÷(5+1)
=36÷6
=6杭州吃
小丽今年5岁。爸爸的年龄是她的7倍。明年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6倍,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倍数之间的关系,关键是要注意:明年,小丽的年龄和爸爸的年龄都增加1岁。
13.一袋水果糖重250克,4袋这样的水果糖重1000克。()
【答案】√
【解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