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积累(20分)
班级开展主题为“致敬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理解英雄内涵】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dài)□、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会力以(fù)□、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人。(波德莱尔)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 ;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黄宗羲)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2分)
爱□ 会力以□
2.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厉害 B.利益 C.利害
【铭记英雄历史】
对联一 斧头劈开新世界 镰刀割断旧乾坤
——1933年,四川农民何永瑞为欢迎中国工农红军而作
对联二 倭寇不除,有何颜面 国仇未报,负此头颅
——抗战时期,重庆一家理发店门上贴出此联
对联三 铁骨铮铮,身躯敢让机哑 红心灿灿,毅志任凭烈火烧
——人们为纪念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邱少云而作
3.下列对三副对联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联一“劈开”“割断”形象地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革命的气势。
B.对联二构思巧妙,一语双关,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热情、民族气节。
C.对联三“敢让”“任凭”凸显了两位英雄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D.三副对联对仗工整,都运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感受英雄风范】
(一)
吟诵古诗文名篇,感受历代志士仁人的风范。“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① , ② ”,是为了正义不惜献身的坚定信念;“安得广厦千万间, ③ ”,是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不畏浮云遮望眼, ④ ”是睥睨一切的非凡气度;“ ⑤ ,西北望,射天狼”,是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长风破浪会有时, ⑥ ”是勇往直前的乐观和自信。
4.将上面所引名句填写完整。(6分)
(二)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张桂梅,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这是写给她的颁奖词;“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
不惧碾作法,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5.“不惧碾作法,无意苦争春”化用南宋诗人 ① 《卜算子·咏梅》的句子。原句是“无意苦争春, ② 。零落成泥碾作尘, ③ ”。(3分)
【发扬英雄精神】
这些天,同学们在阅读那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了解了朝鲜战场上战士们的英雄事迹。大家联想到近期西南边疆官兵的故事,发出向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学习的热情。抗美援朝的英雄曾激励了几代人的,今天子弟兵续写英雄的故事,继续激励着我们。 。
6.上面文字是同学写的学习体会,请帮助修改完善。(4分)
(1)画线语句搭配不当,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2)填写在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我们要崇敬英雄,更要奋发努力,成为新时代的英雄。
B.记录英雄故事的文章,常用生动的细节表现人物精神。
C.解放军总是冲在抢险救灾第一节,是和平时代的英雄。
二、阅读(54分)
(一)名著阅读(7分)
7.按要求填空。(3分)
小说中有些情节,引人发笑又耐人寻味。如猪八戒囫囵吞下人参果后又借口没尝出味道,要悟空再去摘取的情节,传神地刻画了猪八戒 ① 的特点;《格列佛游记》中“ ② 国”的人们用鞋跟高低划分阵营的情节,想象奇特,有讽刺意味;《儒林外史》中的人物 ③ 在贡院一头撞向号板、满地打滚痛哭的情节,夸张地描写了士人醉心功名的丑态。
8.阅读名著,要有合适的关注点,如下表所列。参照示例,选择一项举例分析。(4分)
序号 | 作品 | 关注点 |
① | 《朝花夕拾》 | “回忆中的我”和“写作时的我”两种叙述视角表达的不同情感 |
② | 《名人传》 | 传主的典型事例反映的精神品质 |
③ | 《艾青诗选》 | 意象的鲜明特点及其表达的情感 |
【示例】《昆虫记》:科普作品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如写蝉蜕壳时皮从背上裂开等内容,观察仔细,描述准确,具有科学性。蜕壳之后,蝉享受阳光和空气,语言生动,富有文学性。
(二)文学作品阅读(16分)
粮食
茹志鹃
一九四七年的冬天刚开始,就给穷人来了个下马威,冻得舌头都僵了。这里敌我双方正值“拉锯”状态,还没开始。老寿仍裹着他那件破棉袄,腰里扎了根绳子,背着个小粪筐,在外转了一天,现在天都黑净了,才跑回家来。一进门就对老伴说:“有吃的吗?给一口,肚里都结冰了。”说着就丢下粪筐,蹲到灶门前,拨着余火,烤着打战的身子。
老寿的老伴是个苦死累死不讨饶的硬女人,就是爱唠叨几句。照老寿的话说,“是个贤德的人,话多,也多在理上。”
老伴一看老寿冻成这样,心疼了:“这一整天都没吃?”
“上哪吃去?”老寿用烤热的手,使劲擦着脸。老伴急忙掀锅盖,一碗现成的红薯叶玉米糊糊坐在热水里,她又特别优待,拿下馍馍筐子,掰了一大块高梁饼子给他。一边给,一边轻轻问道:“有情况啦?”
“还乡团领着一个团的匪兵,还带了两把铡刀,已经到了镇上。”
“那快给县大队报信呀!”
“我又不傻。这不刚从老甘那里来。”老寿耸了耸眉毛,端起了碗。但还没顾上喝,又把碗放在锅台上,从怀里掏出了四条干粮袋,眼瞅着地上说道:“老甘他们决定今晚就窜到敌人后面去,让过这股锋头,再打回来。他们到新区去,吃粮怕有难处……”
老伴一看这情景就明白了,也不等他把话说完,就揭开小木柜,拎出个面口袋,摔到老寿怀里,说道:“就这点高梁面了,这天寒地冻,咱不吃,叫孩子也不吃?你看着办吧!”
“有难处,这不假啊!”老寿仍旧两眼瞅着地上。又说道:“可是我是个在党的人。再说我们冷了,饿了,在家还能烤烤火,摘把野菜。老甘他们走出这么远去,还不知睡哪里,吃什么呢!这不都是为了咱……”
“唉!装吧装吧!啰嗦个啥!我才说了两句,你就说了一大套,谁不知道革命就是为了咱穷老百姓呀!”
杭州吃“对!你是个明白人,都怪我嘴碎。说实在的。这点粮还不够他们吃一顿的,不过是个心,给防个急。回头老甘要从这里过,我让他来拿的。”老寿就这么检讨着,说着,和老伴一起把高梁面装进了干粮袋。最后面袋空了,而四条干粮袋只装了三条。
“该够啊!一条干粮袋装三斤,三四一十二。”老寿捏着那只空的干粮袋,踢踏着脚,转了一个身,又眼望着地,说道:“我咋记得家里还有十五斤高梁面呢!”
“这两天没吃啊?正巧我今天又烙了饼。”
“饼!也行啊!把饼切成小条条,装进去也成啊!”说着也没敢抬头,拿起刀就切老伴优待自己的那半拉饼子。这一次,老伴没吭气,把饼筐子递过来了。老寿把饼切好,装进口袋,然后端起灶台上那碗糊糊,看了看,重又坐到锅里。用手掌抹了抹嘴,说:“留给铁栓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