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代谏官制度及十大著名谏官续一
我国历代谏官制度及十大著名谏官(续一)
唐代的御史台官员不仅有弹劾官吏权,而且有言事谏诤权。究其实,唐代的谏官进谏和御史台言事谏诤是两个不同系统。唐代谏官隶属于中央行政中枢机关中书省和门下省,谏者,谏君者也,征声逐,斥谀奖忠,好利喜功,狎小人,耽逸豫,一有其几而必犯颜以诤;大臣不道,误国妨贤,导主贼民,而君偏任之,则直纠之而无隐。唐太宗甚至还规定,谏官可以随宰相入阁议事,有失辄谏,因此贞观时期出现了很多敢于犯颜直谏的诤臣。唐代御史台官员属于中央监察机关,与谏官不是一个系统。御史台官员和谏官一样,都有言事谏诤权。但是,谏官进谏主要在于劝戒、匡救政府的违失,且多规讽于错误未犯之前;御史进谏,则措词尖锐,态度直率,往往谏诤于错误形成之后。唐代的御史既有监察权,又可以兼谏职,而谏官则惟有谏议权,不得兼察职。唐代对御史进谏很重视,因谏言而被擢为御史台官吏的不在少数。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万年县法曹孙伏伽以三事上谏,指陈得失,无所回避。高祖大悦并下诏:“……伏伽既怀谅直,宜处宪司,可治书侍御史。”认为敢
于直言极谏的人宜在御史台任职,并任命他为治书侍御史,兼赐帛三百匹。太宗时,御史台官员经常进谏。据《贞观政要》记载,仅贞观十一年(637年),侍御史马周就多次上书直谏,并多为太宗所采纳。如马周上书曰:“理天下者以人为本,欲令百姓安乐,惟在刺史、县令。”要求太宗“妙选贤德”,太宗采纳了他的意见,因谓侍臣曰:“刺史朕当自简择,县令诏京官五品以上各举一人。”高宗永徽初年(650年),御史进谏效果相当不错。武则天时,御史进谏也常有,但效果好坏不一。武则天一方面任用酷吏进行罗织诬告,
打击反对派。另一方面也听取进谏。玄宗初期,
皇帝能够听取御史台官吏的规讽劝戒,故前期政治比较,经济也得到发展。玄宗后期,谏诤之路断绝,终酿成幸蜀之祸,导致了唐王朝的衰落。至懿宗时,基本上不见御史台言事谏诤的记载。御史台的言事谏诤,对于肃正唐代封建朝廷纲纪,规劝统治者励精图治,去奢从俭,纠正和防止百官的失职,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具有相当积极的作用。
对唐代谏官制度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儒学和道隐两个方面。
作为中国政治文化思想的主导因素,儒家教育无论在人才培养上还是政治观念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儒家经典所阐发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规范被视为公理,成为政治家评判政治得失的武器。唐代早期重谏风气的形成,离不开唐太宗本人的虚心求谏,也在于他身边的一批明断是非、敢于谏诤的能臣,而这些能臣大都有赖于大儒学家王通的培养。王通的学术、社会、政治及伦理思想基本体现于《中说》之中,其精髓在于强调意识与政治实践的统一。在王通看来,为政得失重在用人得当与否,只有任用“谠言”之辈,才能减少君王为政之失,而只要君
男孩名子王虚心纳谏,臣子尽心进谏,就能及时克服弊政,达到政治清明。同时王通对忠臣进谏也提出了艺术要求,让言谏起到应有的效果。唐代初期的政治家,特别是魏徵等以谏诤著称的谏官,与王通之学有密切的关系。王通重实效的学术精神以及“知时”“通变”的实践理性适应了隋末唐初的社会现状,培养了
一批有学养、有胆识,能明事理断是非的政治干才。魏徵、房玄龄、陈叔达等人为唐代政治风气的
维c形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唐代开国时,由于儒学与政治的天然联系,统治者特别崇奉儒学,重用儒士,兴办官学,整理儒经。“太宗又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定《五经》,颁于天下,命学者习焉。”这种崇儒活动产生了两个直接效果:促成了儒学经典的统一;将一批学养深厚的大儒推上了政治舞台。这些大儒们多拜御史台御史或谏官,他们对朝政的谏诤体现了谏官的政治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唐太宗“从谏如流,雅好儒术”,给儒士谏政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因此唐朝早期任谏官的儒士多能忠于职守,有谏臣之风,大儒们则通过规谏君王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经学家,他们是博学的,作为谏官,他们是无畏的。唐初的尚谏风气奠定了唐代经学家参与政治的基本方向。唐代的谏官持有浓厚的道隐情怀。道家“治国与治身同”的身国同构的政治道德,不仅标举了一种“无为”的生活艺术,而且也把治国之术简化为“无为”二字。唐代“政治伦理的核心问题是处理两种关系,确立两个标准。两种关系是君臣关系、君民关系,两个标准指公与私、善与恶,”并且唐初已寻到协调这些关系的钥匙。《太平经》借宗教的外衣,将人间的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神化。明确明君、良臣、顺民的天职与义务,促使他们“并力同心”,营建一个仁爱、公正、祥和的太平世界。由于道教与政治的特殊关系,唐代皇帝为了“重贞退之节,息贪竟之风”,免不了要有“招隐逸”的政治活动,隐士或道士被征召的频率很高。《隐逸传》有六位授谏官,《方伎传》中的学道者有两位授谏官,敢于和奸佞斗争成就了谏官们的品格。由于道隐之士不乐名利,因而他们在取舍方面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谏官的诤谏之气概源于此。
任天堂游戏
(四)宋及宋以后谏官制度
宋代也重视谏官,曾专门从“三省”中的门下省分出一个谏院与三省并行,以左右谏议大夫为长官,加上门下省的“给事中”,合称为“给谏”。另外,改唐时“补阙”为“司谏”,改“拾遗”为“正言”,仍分右左而置。宋设“司谏”,表示专司谏诤之职;“正言”,表示向皇帝说正确的话,纠正皇帝的错误言论。正所谓“正言之为官,以谏救遗失”。司谏、正言都是很重要的专职谏官。王安石《上田正言书》谓正言者“不矜宠利,不惮诛责,一为天下昌言,以寤主上;起民之病,治国之症,蹇蹇一心,如对策时”。
宋专置谏院,并置谏官六人,以“司谏”、“正言”充任;另有许多以他官兼领者,谓之“知谏院”、“同知谏院”,带有加官性质,但也是很重要的谏官。司马光在迁起居舍人时,就是同知谏院,并有《谏院题名记》一篇。宋代谏官职权很大,“朝夕耳目天子行事”,一切是非“无不可言者”,对各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王安石说:“欲行其志,宜莫若此时。”
他官兼领谏官,是宋代谏官制度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病,谏官的性质发生了一些变化。唐宋以前,言官与察官是分立的。谏官司言,御史司察;谏官掌规谏讽谕,献可替否,御史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谏官监督政府,纠察皇帝,御史监督官吏,纠弹大臣。唐代的御史不得言事,谏官也不得纠弹。宋代初期,御史和谏官也分别职司,并不兼领职务,后谏院独立,权力扩大,并且规定谏官由皇帝亲擢,不得用宰相所荐举,谏官虽然可以谏诤皇帝,但也有纠绳宰相之责。据宋史载:凡朝廷缺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
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谏官皆得谏正。宋神宗以后,谏职更加扩大,以两省给谏权,凡除中丞而官未至者,自正言而上,皆给右谏议大夫权。宋神宗初年,规定他官可以兼领其谏官职务,并以知杂侍的御史邓绾为中丞,除谏议大夫。唐代重谏官,轻御史,而宋代的御史多由谏官兼权,谏官又往往分行御史的职权,这样对皇帝的箴规阙失、规谏就削弱了。
另外,谏官与宰相,谏院与政府的矛盾也日趋激烈。在汉代,谏官禹光禄勋隶属于宰相,谏议大夫当然是宰相的下属。唐代,谏官属门下省,仍是宰相的下属,总之是专门向皇帝谏诤过失的。唐制,皇帝朝见文武百官后,通常没有特殊的事情,很快就散朝。散朝后,皇帝另和宰相从容讨论,这时旁人不得参加,而门下省的谏官们独在例外,他们可以随从宰相列席参加,而且规定要有谏官列席。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直接讲的话,可以由这些“言者无罪”的谏官来讲。谏官讲的对固然好,讲的不对,也无妨大体,因为谏官的职责就是开口讲话,这样也就可使宰相免同皇帝直接冲突,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政治上的艺术,即君权、相权之间相互调节。这一关系是:皇帝用宰相,宰相用谏官,谏官又谏诤皇帝。但谏官职权扩大,御史兼领谏职以后,就形成了谏院与政府之间的矛盾,谏官往往不是纠绳天子,而是纠绳宰相。
当然这种制度也有积极的一面,如司马光在同知谏院时,以谏官之职,进行揭露奸邪佞妄,严整吏治。包拯在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任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时,以谏官名义“三弹张尧佐”,就是很有名的事件。但不管怎样,谏官的主要任务应是谏诤皇帝,监察政府有御史台。谏官对政府官员有监察
权以后,就形成了台官、谏官共同纠察政府官员,宰相再也不好借谏官之口向皇帝发表意见,谏官反而成了政府的掣肘。谏官、台官也渐渐不分,称呼也逐渐合流为“台谏”。王安石新政的失败,就与谏院同政府丞相水火很有关系。神宗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改革官制,废除谏院,正式以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左右正言分隶于门下、中书二省,专供谏职,不得越职言事。谏议大夫赵彦若侵御史论事,左转秘书监。
宋代著名谏官也很多,如司马光、欧阳修、范仲淹、王禹chēng、苏辙等。宋代的谏官也敢谏、善谏,谏疏有时多到令人吃惊的程度,如神宗时,张舜民做谏官才七日,就上了六十封奏疏;徽宗时任伯雨做谏官半年,上疏一百零八封。范仲淹曾有《灵乌赋》,“宁鸣而sǐ,不默而生”,是其谏官生涯的真实写照。
元代废门下省,谏议、司谏、正言也随之俱废,因而未设专职谏官。但御史却承宋制,得兼谏职。
明代亦无专职谏官,而由“给事中”和各道御史兼任谏职,流俗为“给谏”。万历时皇帝宠信后宫,弄权误国,朝纲废弛。二十三年九月,景德门遭雷击,御史袁可立上疏针砭时弊:“近年以来,议论兹多,致干圣怒,摈斥不下百十余人。岂言事诸臣尽不可用耶?如使诸臣为济私,孰与缄口持禄,附会保全之为便?使诸臣为市恩,孰与将顺曲从,得君固宠之为愈?使诸臣为沽忠卖直,亦必其人有怀忠慕直之心,耻为依回淟涊之态者。如概弃不用,臣恐謇谔之士不蒙甄录,相率噤口结舌,国家大事谁复为皇上言之!(《睢州志》)”。疏上,夺
俸一年。袁可立不为动,再次上疏,矛头直指皇帝:“礼祀不亲,朝讲未视,章奏不以时批答,废弃不皆录用,传造日增,赏罚日滥,非所以尽修省之实。(《睢州志》)”。袁可立尖锐地指出时局之严峻:“西虏跳梁,播酋负固东海,倭患未熄,中原灾害频仍”,力谏皇帝“亲郊祀,勤朝讲,批章奏,录遗贤,明赏罚,化朋党”(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疏上,触怒神宗皇帝,于万历二十四年正月初十将袁可立削职为民,沉冤达二十六年之久。朝中大臣为袁可立鸣冤者十数年不绝,帝皆不听,史称“震门之冤”(钱谦益《牧斋全集》)。
关于秋天的成语>氚怎么读清代言谏之官的建置大体如明代,有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两班人马。康熙初年,撤销巡按御史,雍正开始又将给事中划隶都察院。凡都御史、左副都御史给事中、监察御史,都许风闻言事。凡政事得失,民生疾苦,制度利弊,风俗善恶,皆能以耳目官的资格,尽量陈奏。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上谕:“凡事关政治得失,民生休戚,大利大害,应兴应革,切实可行者,言官宜悉心条陈奏,直言无隐。”形式如此,事实上清代谏官等于虚设。
教师节的贺卡以上历代谏官制度的概述,可以看出,几乎自周及春秋战国以后,各朝于谏官设置均有重视,尤其以唐代谏官机构最为齐全完备。谏官制度是制约皇帝的制度,虽然其制约性极其有限,但不能不说是一个奇特而重要的历史现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