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语音
语音部分是现代汉语学习的一个难点。应掌握现代汉语语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识记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语音的特点,能用国际音标记录汉语语音,能分析和拼写普通话音节,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声母、韵母、声调三节为全章重点。
第一节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一种社会现象。识记语音具有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等三种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掌握语音的物理属性,即音高、音强、音长、音。能够理解音高与声调的关系,音强与重音、轻音的关系。重点掌握决定音的三个条件: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的形状。理解语音的社会属性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从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看出来,一是从语音的系统性上看。
二、语音单位
识记语音的各级单位及其含义。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它是从音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普通话的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辅音音素两大类。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ng[ŋ]。有的辅音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如n。重点掌握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一般说来,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正确理解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的一般性和例外的特殊性。理解汉语传统的音节分析方法:声母、韵母、声
调三部分,并能够具体分析实例。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三、记音符号
了解记音方法的历史。掌握《汉语拼音方案》的结构及其用途。掌握国际音标的有关知识。掌握国际音标与汉语拼音方案字母的对应关系。
第二节声母
重点掌握声母的发音,并能够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具体分析每一个声母。
一、声母的发音
根据发音部位的不同,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七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同时要能够具体分析每一个辅音的发音情况,能够写出每一小类的具体成员。从发音方法看,普通话声母从阻碍的方式上可以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以声带是否颤动可分为清音和浊音;以气流的强弱可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同时要能够具体分析每一个辅音的发音情况,能够写出每一小类的具体成员。
二、声母辩正
一般掌握声母的辨正,重点掌握尖团音,n与l区分,f与h的区分,把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的z、c、s、g、k、h改成j、q、x,以及浊音清化问题。能够读准普通话零声母字。
第三节韵母
一、韵母的发音
了解普通话有39个韵母,韵母的主要构成及其在结构上的分类。
重点掌握单元音韵母的概念及其发音状况。单元音是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识记元音舌位图,要牢记于心。一般掌握复元音韵母和鼻音韵母含义及具体实例。
按照结构分类,韵母可分为:
1.单元音韵母:舌面元音单韵母与舌尖元音单韵母两种。
单元音韵母通过看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唇形的圆展来区别。注意区别邻近的发音特征;舌尖元音单韵母属于特殊韵母:-i和er。
2.复元音韵母:由复元音构成,复元音指的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即由甲元音的发音状况快速滑向乙元音,但是这种变化是逐渐的,不是突变的、跳动的,中间有一串过渡音。按照元音数量,复元音可以分为“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按照韵腹的位置,复元音韵母可以分为:前响复元音韵母、中响复元音韵母、后响复元音韵母。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几大部分
3.带鼻音韵母:由元音和鼻辅音韵尾构成。可以分为带舌尖鼻音n 的和带舌根鼻音ng的两类。
二、押韵和韵辙
掌握押韵的概念。押韵是把两个以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的情况。韵脚指各句押韵的字。一般了解两个概念,即十三辙和十八韵。
三、韵母辨正
一般掌握韵母辨正。
第四节声调
一、调值和调类
理解调值和调类的基本含义,声调就是音节的高低升降。重点理解普通话中的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理解调值是每
一调类的实际读音的高低变化。调值的语音特点有两个:其一,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其二,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掌握赵元任创制的标记声调法:五度标记法。
二、普通话的声调
熟知普通话四类声调的基本调值。
三、古今调类比较
一般了解古今调类的演变及其规律,能够举例说明古声调与普通话声调的关系。
四、声调辨正
明确方言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关系,能够理解并举例说明古人声字的改读。
第五节音节
一、音节的结构
熟练掌握音节概念。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从发音来说,是发音过程中肌肉一次从紧张到松弛的过程。汉语中一个汉字读出来往往就是一个音节。
熟练掌握普通话音节结构方式及其特点。音节一般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普通话音节结构最齐全的包括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五个部分,每个音节至少包括韵腹和声调两个部分。
普通话音节结构的特点: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音节可以没有辅音;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二、拼音
声母和韵母连读成一个音节叫拼音。了解拼音应注意的问题:声母要用本音;声韵母之间不要有停顿;要念准韵头。了解拼音的方法有三种:声韵两拼法,声介与韵身合拼法和三拼法。一般掌握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
三、音节的拼写规则
1.熟练掌握并能够描述y、w的用法。
2.隔音符号的用法,能够熟练运用隔音符号。
3.省写,能够熟练运用省写规则。
4.标调法,能够熟练运用普通话标调规则。
5.音节的连写和大写,同一个词的音节要连写,词与词一般分写。句子或诗行开头的字母要用大写。专用名词和专用短语中的每个词开头字母要大写;标题中的字母可以全部大写,也可以每个词开头的字母大写,有时为了简明美观,可以省略声调符号。
第六节音变
掌握音变含义。音变是指在语流中,连着念的音素、音节或声调因为前后互相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里谈的音变是共时的语流音变,主要是连读音变。需要重点掌握变调、轻声、儿化和“啊”的变读。
一、变调
熟练掌握变调的概念。在语流中,因为受后一个音节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变调。能够辨别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不”变调、“七、八”变调和形容词重叠的变调。注意无论何种变调都是临时发生变调,所以给该字标调时仍然标注其原声调。
1.上声变调情况比较复杂,应能够熟练掌握上上相连和三上相连、在非上声前的变调以及在原为非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的变调情况。
2.去声变调,两个去声相连,前一个如果不是重读音节则变53。
3.“一、不”变调有以下几种情况:单独念或用在词句末尾
和“一”在序数中;在去声前;在非去声前;嵌在相同动词中
间;“不”在补语中。
4.“七、八”变调,在去声前调值可以变35,也可不变。其余念阴平原调值55。
5.形容词重叠的变调,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儿化;单音节形容词的叠音后缀;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等。
二、轻声
1.熟练掌握轻声的概念,能够辨别轻声。
轻声是在一定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注意轻声没有固定的调值,并非属于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特殊音变。注意轻声音节的变化与语音的四种物理属性都有关系。
2.熟练掌握并能够实际运用轻声词。如:助词和语气词、部分单纯词中的叠音词和合成词中重叠式的后一音节、构词后缀“子、头、们”等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