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训练(二) | ||
作者·佚名 |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8分)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多年前,黄河并不姓“黄”,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相当清澈。随着她儿女的增多,周围的森林面积一天天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终于使她由绿变黄了。河底泥沙越来越厚,河面逐渐上升,有些地方,如河南省开封市,河面比房顶还高,成了流在人们头顶上的“悬河”。大概是母亲河生我们的气吧,河水一次又一次跑出来教训我们,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那么,目前的情况又怎样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黄河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却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据专家们统计,黄河污水年排放量高达21.2亿吨,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近4100万吨,农药和化肥的年使用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13个市县,全长397公里,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及生活污水约有80%排放进黄河。据检验,黄河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近年来显著增加。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不进行处理就不符合饮用标准。然而现在,宁夏南部山区的许多农民就直接饮用黄河水。即使那些不直接饮用黄河水的人,也并非不受其害,因为被污染的黄河水影响到了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饮用这样的地下水,又怎能保证身体健康呢? 1.阅读第1自然段,概括说明造成黄河成为“悬河”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2分) 答: 2.第2自然段中说到黄河“新的问题”是指 ,造成黄河污染的主要物质有 。(2分) 3.文中划线部分主要运用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2分) 4.从全文看,黄河问题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严重危害?(2分) 答: 二.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各题.(12分) 病毒——人类的竞争者 [美]詹姆士·崔费尔 或许有人看过电影《星际旅行》,影片中的医疗技术是非常先进的.他们的大脑外科手术只需要把一些仪器放在病人的前颠上,就能为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做出完整的诊断和.虽然有这么精湛的技术,但他们还是治不好日常的惠冒.今天,我们对病毒的研究越深,就越能发现这个电影竟是准确得令人吃惊的预言. 病毒,可以说是我们所知无生命的东西中最复杂的,或者说是有生命的东西中最简单的.到底怎么说好,要看你如何定义“生命”一词.病毒的构成,是DNA的分子或是其近亲RNA,被包围在由蛋白质构成的壳内.这外壳能骗过细胞,让它以为病毒是有资格进入其内部的.一旦进入细胞内部的作业区域,病毒就脱掉外壳,欺骗细胞的化学固定运作方式,制造更多的病毒.这个过程一直进行到细胞的资源用尽为止,这时斯制的病毒就移动到细胞的外面去侵略其他细胞.因此,虽然病毒本身不能像生物一样复制自己,却能在到合适的健康细胞时通过复制来繁殖. 病毒的生存方式,解释了为什么病毒引发的疾病会如此困难.因细胞侵入而引发的疾病,可以用抗生素来治愈.许多抗生素的工作原理,是将抗生素本身附着于制作细胞外壁所必需的分子上,因而可以防止新的细胞壁被复制出来.但是病毒并没有细胞壁,任何杀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药物,也会杀死附近健康的细胞.要和病毒作战,就必须深入到细胞自身内部的化学运作中,这是我们现在才开始学习的事.事实上,目前我们对抗病毒最有效的防御,是使用能启动人体免疫系统的疫苗.利用这样的疫苗,我们终于在全世界消灭了天花,美国已使小儿麻痹等病毒不再是重大的保健问题.然而,艾滋病病毒的散布是致命的,它提醒我们知道,在没有有效疫苗的时候,病毒疾病是如何肆虐的. 病毒常用的武器有病毒的突变和它们从一个病毒转移核酸到另一个病毒的能力.你身体中的细胞分裂时,就有复杂的“校正”机制运行,以确保所拷贝的DNA是和原版完全相同的,其精确度达到了平均十亿次才有一次错误的比率.但病毒却是没有校正机制的.测量结果显示,艾滋病病毒单纯的DNA复制所包含的错误,可以达到每两千次就有一个错误的程度.这就是说,病毒突变的比率对细胞形态而言,是高到不可思议的程度.此外,如果两个以上的病毒同时攻击一个细胞,它们还可以交换DNA或RNA片段,在过程中制造出一种全新的病毒物种.这些效应加在一起,就意味着人类要经常面对新类型病毒的侵袭.这就是为什么每年我们都必须接种新疫苗,以预防新型的流行性感冒. 当今社会,特别致命的病毒可能会重创甚至完全消灭一个小区域中的人口——请回想1995年在非洲扎伊尔的爱博拉内出血病毒的流行.不过,这些不幸的灾难也提供给人类种族的一种保护,因为最后的病毒也会随着最后一位人类寄主的死亡而同归于尽.然而,今天交通便利,还以“同归于尽”的方式来保护人类种族的延续,显然是徒劳的,新的病毒能在我们察知其存在以前,就散播到地球上的各大洲.此外,当人类对荒野的无限制侵犯以后,荒野的界线日益模糊了,我们也就会遭遇越来越多从前没接触过的病毒,给它们获得新寄主的机会,而源自野生动物身上的一些病毒,人类是没有直接防卫能力的.例如,原来的艾滋病病毒,据传是由原本只会感染猿猴的病毒突变而来的;一位猎人在剥制一只感染了突变病毒的猿猴皮毛时,割伤了手指,就把致命的疾病散播到全世界了. 想不想知道真实的恶梦是什么样?请你想像一种像是引发艾滋病的病毒,让病主能活下去,而在他们死亡前的多年时间散布这种病毒,然后再想像这病毒经过空气传播,像是流行性感冒和日常感冒,在我们能对付它以前,会先死掉几十亿人. 依照诺贝尔奖得主灼书亚·莱德伯格的说法:“在统御地球上,我们的真正竞争者是病毒.人类的延续存活并不是必定的.” (依据文本用精练而明确的语言回答13、14、15题。) 5.为什么会经常产生新类型病毒?(4分) 答: 6.在当今社会,人类特别容易遭受病毒重创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 7.依据本文的信息,说说人类最终战胜SARS病毒(非典型性肺炎病毒)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4分) 答: 三.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文后各题.(10分) ①北极光是大自然呈现给我们的最瑰丽最神奇的景观。 ②现在我们知道,极光的形成是距地面100-300公里的高层大气粒子和太阳风碰撞的结果。太阳风是太阳释放出的一股粒子流(电子和质子),它以150万公里以上的时速运行,最终被地球磁场捕获。进入地球磁场之后,这些粒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并向磁极运动。粒子与大气层中的氮和氧原子碰撞,带电粒子的能量转移到大气分子上,使之发光,形成了绚丽的极光。极光的颜取决于被碰撞原子的类型,如果光线是蓝、紫或红的,被碰撞的应该是氮原子,如果粒子与氧原子碰撞,极光则主要呈绿。 ③极光的形状和颜千变万化,在天空中呈现出帐幕状、弧状、带状、射线状和云状等多种形状,光彩夺目,令观赏者大为着迷。极光常常在地球磁极附近的一具椭圆形区域内移动,可以延伸到芬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加拿大和美国北部以及西伯利亚等地区。这一椭圆形区域的大小取决于太阳风的强弱和速度。在每11年一循环的太阳活动盛期,这一区域面积最大。 ④极光也在白天出现,但由于阳光太强,肉眼无法观察到。只要大气和磁场条件与地球相似,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也能够产生极光现象。由探测器发回的图像显示土星的极地地区同样出现了红的极光。和地球一样,土星上的极光也是太阳风进入土星大气层的产物。 ⑤2002年2月份,在芬兰距北极圈250公里的卡克斯劳塔宁上空出现了极为壮观的极光。那是一个寒冷的夜晚,夜空很晴朗,人们抬起头,看到了一团形状奇特的绿光。当人们边走边寻最佳观测点的时候,时间仿佛停顿了下来。所有的人都在抬头看天,把这当作一次难得的、不容错过的良机。 ⑥在这一地区,从9月初到第二年的4月份,一年中约有200个夜晚能够看到极光,但要具备几个基本观赏条件:天空无云,并且没有任何影响视线的光线,因为城市的灯光会使人看不到亮度较弱的极光。最强烈的极光亮度能跟月亮相媲美。 ⑦但极光也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它会使罗盘失效,使通信卫星运行失常。1989年,太阳引发的一场地磁风暴就使得加拿大魁北克的600多万居民遭受断电之苦。 8.请简要说明“极光”的形成。(2分) 答: 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极光产生在地球的两极。 B土星上也有极光,是太阳风进入土星大气层的产物。 C粒子和氮原子碰撞,极光呈蓝、紫或红。 D极光会使罗盘失效、使通信卫星运行失常。 10.文章的第⑥段中,“这一地区”指的是哪里?在这里观察极光要有哪些条件?(3分) 答: (1分) 条件:① ② (2分) 11.本文主要使用了 、 、 说明方法。(3分)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章,完成文后各题.(15分) 落雪之声大如雷 (1)在人们的印象中,落雪好像是无声无息的,尤其是落在水中。但是关于落雪的最新声学研究却有了惊人的发现。 (2)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怀疑雪花落在水中时是喧闹纷乱的,但是却没有人去查其中的奥秘。直到六年前的一个雪天,美国物理学家克鲁姆博士在弗吉尼亚的劳克城,将声纳的传声线和传感器放进旅馆的露天泳池里进行探究,才解开了谜团。此后,克鲁姆又对落雪声音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他发现,雪花落到水面上时,其声响是长而尖的,只不过这种声响的频度太高了,人类的耳朵几乎不可能觉察,但是这种声响对于海豚等可以听到这样高频率声响的动物来说,简直就是“震耳欲聋”的。具体一点说,这些动物听到的是一种人类听来像刹车时轮胎发出的尖锐刺耳的声音,还有点像是雷雨打雷时那种长而略尖的雷声。 (3)克鲁姆还专门就此问题与普罗斯伯雷蒂教授合作写了一篇论文。克鲁姆在论文中说,落雪可以将水下高频声响的声强增大30分贝,即等于将办公室正常交谈时的声响增加到了手持式凿岩机凿岩时的声响。普罗斯伯雷蒂解释说,空中飞舞的雪花实际上充满了空气,在雪花落入水中时,这些空气就变成了气泡。水面的拉力试图要拉住气泡,而这些气泡则摇摆着想脱离,于是就产生了这种水下动物听到的长而尖的声响。这种声响的频率在50—200千赫兹之间,许多水下动物可以听到这一频段的声响,而人类可以听到的声音却在20千赫兹以下。 (4)关于落雪对利用声纳进行水下探测的影响,生物学家代姆最有发言权,他每年秋季都要在昌达拉尔河用声纳探测大马哈鱼。他说,在正常情况下声纳设备可以探测到一条大马哈鱼的轮廓,但是在下雪时,声纳探测器的整个屏幕几乎都是黑的,就像是有人在屏幕上洒上了胡椒粉,声纳发出的探测声波简直没有办法探测出水下的东西。(选自《语文报》,有删改) 12.第(3)节画线句子“即等于将办公室正常交谈时的声响增加到了手持式凿岩机凿岩时的声响”在表达上有何作用?(3分) 答: 13.依据第(2)节的内容 ,简要概括雪花落入水中的声音所具有的特点 。(4下雪打雷民间说法分) 答: 14.雪花落入水中对海豚等水里的动物来说,为什么会产生“大如雷”的声响?(4分) 答: 15.综观全文,概括出第(1)节画线句子中“惊人的发现”所包含的具体内容。(4分) 答: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有趣的彗星世界 彗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由于它的形状像扫帚,所以又叫扫帚星。彗星都有一个椭圆形的运行轨道,运行周期也长短不一,如海尔—波普彗星的运行周期为3000年,而哈雷慧星的运行周期却只有76年。彗星的尾巴叫彗尾,是它最朦胧和最具风采的部分。一般彗尾虽只有几千公里长,但最长的彗尾则可达几亿公里,可谓天地万物中独一无二的大尾巴了。它在茫茫太空,宛如一把辉煌巨帚,横扫遥遥之路。人类自发现彗星轨道以来,发现临近地球最近的一颗彗星是伊拉斯—阿拉基—阿尔科克彗星,它在1983年5月11日,距地球只有500万公里,可说与地球“擦肩而过”了。 由于人类长期的天象观测,至今已发现1600多颗彗星绕太阳运行。纷繁有趣的彗星世界,使人们遐想万千。彗星究竟诞生何处,一直是天文学家们探索的课题。近年,美国“哈勃”天文望远镜发现太阳系边缘有一个庞大的彗星“摇篮”。“摇篮”呈环状,内环位于天王星轨道之外,外环则超出了冥王星轨道。这个“摇篮”中约有2亿个彗星“婴儿”,它们主要由直径10~500公里的冰块和石块组成。由于太阳系中各大星球错综复杂的引力作用,“婴儿”一旦被什么外来碎块撞击,便偏离自己原来的轨道而成为“游子”。“游子”因太阳强大的引力,朝着太阳方向飞去。途中,冰块等物质受太阳光热而蒸发,并在太阳风的作用下飘成扫帚状,成为它美丽的大尾巴。 人类通过对彗星的遥测,发现彗星能释放X射线。美国堪萨斯大学的有关研究小组揭示,太阳风的离子和彗星的相互作用是彗星释放X射线的起因。科学家们还就彗星上存在大量冰块而提出假设,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远古时期撞击地球的彗星,并以此解释海洋形成之迷。然而这种假设能否成立,关键就看彗星上的微量元素与海洋中的微量元素是否一致。据报道,美国正准备用探空火箭去索取彗星资料,对此,人们只有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 16.根据第一段文字分条写出彗星的主要特点。(3分) 答: 17.第二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分) 答: 18.根据第二段文字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х)(4分) ① 绕太阳运行的彗星总共有1600多颗。( ) ② 彗星“摇篮”中大约有2亿个由冰块和石块组成的彗星“婴儿”。( ) ③ 彗星“婴儿”在太阳强大的引力作用下偏离自己原来的运行轨道成为“游子”。( ) ④彗星在飞往太阳的途中受太阳光热而蒸发并在太阳风的作用下形成的美丽的大尾巴叫彗尾。( ) 19.第三段中加点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1分) 答: 20.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你认为本文的写法有何特点?请作简要说明。(3分) 答: 说明文阅读训练(二)答案 一 1.直接原因:河底泥沙越来越多(河面逐渐上升) 根本原因:森林面积逐年减少(水土流失)(2分) 2.河水受到污染 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农药和化肥(2分) 3.列数字、举例子 说明黄河受污染的程度日益严重(2分) 4..河水泛滥,容易发生水灾;水源污染,危害人民健康。(2分) 二 5.(4分)因为病毒的高频率突变和两个以上的病毒同时攻击一个细胞时都可以产生出新类型病毒. 6.(4分)交通便利,致使病毒在被察知之前就传播开来;过度开发大自然,致使人类遭遇到越来越多的没有直接防卫能力的病毒。 7.(4分)研制出抵抗SARS病毒的疫苗. 三 8、极光是由距地面100-300公里的高层大气粒子和太阳风碰撞形成的。 (依据第②段中间部分原文自己组织,意思对即可)(2分) 9、A(2分) 10、指的是:芬兰距北极圈250公里的卡克斯劳塔宁。(1分) 条件:①天空无云 ②没有任何影响视线的光线。(每项1分,共2分) 11、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每项1分,共3分) 四 12、通过办公室等场所声音的变化,形象说明落雪可以将水下的高频率声响的声强增大。 13、雪花落在水中的声音声响频率高,人类几乎听不到,而有些水中动物听到却是震耳欲聋。 14、雪花所带空气落入水中形成气泡,气泡在挣脱水面拉力时,产生了某些水下动物听到的长而尖的声响。 15、雪花落在水面上时,其产生的声响会让有些水下动物有“震耳欲聋”之感;在暴风雪天气,还会妨碍声声纳设备的正常工作。 五 16.①围绕太阳运行,质量很小;②都有一个椭圆形轨道,运行周期长短不一;③彗尾有大有小,形状像扫帚。 [评分标准]本题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7.彗星和彗尾的成因。 [评分标准]本题1分。 18.①х(至今已发现1600多颗);②√;③х(由于太阳系中各大星球错综复杂的引力作用,“婴儿”一旦被什么外来碎块撞击,便偏离自己原来的轨道而成为“游子”);④√。 [评分标准]本题4分,每个1分。 19.彗星上存在大量冰块,地球上的水来自远古时期撞击地球的彗星。 [评分标准]本题1分,意思对即可。 20.一是列举了大量的数字,增强了文章的科学性;二是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评分标准]本题3分,答出一点得1分,全部正确得满分 |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