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导学案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丝绸之路开通的背景、过程和重要意义。
2、 掌握汉朝经营西域的策略、措施和成果。
3、 分析丝绸之路开通与经营西域之间的相互关系。
4、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1、 重点
(1)丝绸之路开通的历程和主要路线。
(2)汉朝经营西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2、 难点
(1)理解丝绸之路开通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
(2)探究汉朝经营西域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方面的作用。
三、知识梳理
(一)丝绸之路开通的背景
1、 政治方面
秦汉时期,中国实现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巩固和加强,为对外交流提供了政治保障。
2、 经济方面
汉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业的繁荣,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物质基础。
3、 军事方面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为通往西域的道路扫除了障碍。
(二)丝绸之路开通的过程
1、 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是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对抗匈奴,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了解了西域的地理、物产和风俗等情况;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2、 丝绸之路的形成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逐渐形成了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至欧洲的丝绸之路。
(三)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
1、 陆上丝绸之路
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穿过西域,分为南道、中道和北道三条路线,最终到达欧洲。
2、 海上丝绸之路
从东南沿海的港口出发,经过南海、印度洋,到达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等地。
(四)汉朝经营西域的策略
1、 军事行动
汉朝多次派遣军队远征西域,打击匈奴势力,维护西域的稳定。
2、 设立机构
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3、 屯田戍边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汉朝在西域实行屯田政策,组织士兵和百姓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既保障了边疆的粮食供应,又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五)汉朝经营西域的成果
1、 加强了中央对西域的控制
西域都护的设立,使西域各国成为汉朝的藩属,服从中央政府的管理。
2、 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
汉朝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传入西域,推动了西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
3、 增进了民族融合
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交流往来,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
(六)丝绸之路开通与经营西域的相互关系
1、 丝绸之路的开通为经营西域提供了便利条件
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使汉朝对西域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经营西域奠定了基础。
2、 经营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汉朝对西域的有效管理,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促进了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使丝绸之路更加繁荣。
四、拓展延伸
1、 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中国的儒家思想、造纸术、印刷术等也传播到了西方,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当今“一带一路”倡议与丝绸之路的联系
“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传承和创新,旨在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国际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方面的重要意义。
五、课堂练习
1、 选择题
(1)丝绸之路开通的关键人物是(  )
A 卫青  B 霍去病  C 张骞  D 班超
(2)西域都护设立于(  )
A 公元前 138 年  B 公元前 119 年  C 公元前 60 年  D 公元 73 年
2、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史记·大宛列传》
材料二:“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汉书·西域传》
(1)材料一中的“骞凿空”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反映了汉朝在西域采取了哪些措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