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热点专题之一带一路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本质上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一带一路”是当今社会热点,也是高考重点,复习备考我们应重点关注。
“一带一路”构想借助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世人所熟知的“丝绸之路”,是两千多年前就已存在、后来不断演变为沟通中国与亚欧非多国的商贸、物流及文化大通道的古丝绸之路,在古代东西方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1.秦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时期
(1)丝绸之路是张骞于西汉出使亚洲中、西部地区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连接亚欧非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的总称。
(2)汉武帝以后,国内社会,经济繁荣,采取积极对外政策,与西域地区建立联系。
(3)西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加强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大大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扩大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
(4)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3)随着高僧玄奘西行印度取经求法等活动,丝绸之路在唐朝前期进入黄金时期。
4.宋元时期——丝绸之路发展由低落到迅速
(1)宋代由于国家政权极为薄弱,与西域的联系受到阻碍,陆上丝绸之路几乎废弃。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2)元代,丝绸之路再度繁荣,海上丝绸之路更是发展迅速。
(3)元统一中国,社会环境,经济发展,丝绸之路继续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更是繁荣昌盛。
5.明清时期——丝绸之路趋于萧条,几近停滞
(1)15世纪以后,丝绸之路不再作为东西方交流的要道,而是作为记录中外交往历史遗迹的标志而存在。
(2)清朝随着封建王朝的日薄西山,统治者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几近停止。
(3)清朝虽然开设“十三行”,但是与西方的联系大为减少,因此,当西方正在革新政治体制,开展经济运动,大力发展现代教育的时候,古老的东方还沉浸在自己的文明里“自我陶醉”,此时的中国已距离先进的西方很远很远,丝绸之路的价值已被“暴殄天物”了。
6.丝绸之路留给人们的历史启迪
(1)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悠久,虽然发展历程复杂艰难,但是它在各个朝代都有发展和变化,其总体趋势是不断得到开拓和发展的,这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历史发展中的丝绸之路,更好的分析丝绸之路发展变化的相关问题。
(2)丝绸之路的兴衰,为我们研究和探讨丝绸之路在当代的意义及价值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1.“一带一路”的包容性
(1)重视存在差异:
“一带一路”地跨欧、亚、非三洲,其涉及的国家和地区的数量相当庞大,这就突出了沿线及周边国家在意识形态、地理环境、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经济发展水平及潜力、期望价值和迫切要求等方面的差异,这就要求“一带一路”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2)强调平等交往:
“一带一路”倡导以宽阔的胸怀和极大的包容来热情容纳广大国家和地区的亲情加入,不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国际地位悬殊的大小,一律以平等的交往态度进行经济、文化、贸易等方面的交流与沟通。
(3)主张合作共赢:
“一带一路”在密切交往中更加突出强调相互尊重政治制度、人文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在顺应时代大潮流下致力于各国经济、文化、贸易等的发展与合作,实现在平等合作基础上在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共赢,共同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2.“一带一路”的开放性
(1)开展区域合作:
①“一带一路”是在各国着力寻新的火车头带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提出的,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当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各国迫切需要新的力量发展经济,区域合作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主要方式。
②“一带一路”倡议横跨欧、亚、非三洲,东边连着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倡议地位十分重要,这对于沿线国家及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2)促进优势互补:
①“一带一路”倡议受到亚、欧、非很多国家的认可和支持
②加深了周边国家对中国的对外政策的了解,有利于各区域国家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和建立健全亚洲各个国家供应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