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职业道德(学习笔记)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选全文完整版
公务员职业道德(学习笔记)
第一讲公务员职业道德概说
一、官德、干部道德与公务员职业道德。
1、官: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个政治概念。官和民的关系是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用干部取代了官。
干部:身份制度、有领导人的意思。
公务员制度:2005年公务员法。
公务员:按照公务员法,依法履行公职,纳入行政编制,有国家财政政支付工资。
2、道德与职业道德
道:指道路,引深意为规范。德:行为和心的结合。按照原则和规范行事就是德。
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社会舆论约束。
职业道德: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岗位上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之和。特点:在内容上,职业道德与职业要求相结合,鲜明地表达与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相关的道德准则,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在形式上、从调节范围来看、在功效上。
3、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含与特点:
公务员在行吏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特点:强烈的政治性。高度的强制性、广泛的示范性、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地位和价值:
(一)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地位:
官吏道德历来被世界各国所重视。
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务员素质中多把职业道德置于重要的地位。公务员要具备领导能力、认识能力、技术技能、行为道德准则。
(二)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价值
1、公务员职业道德是“公共权力”健康运行的保障
公共权力自身存在异化的倾向,道德约束具有扩展性和可交换性,有权力、法律等约束。
道德约束:具有经常性、持久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2、公务员职业道德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内在条件
“政令畅通”为重要条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内在条件包括:责任感和道德操守。
3、公务员职业道德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要调整机构和职能转变,自身调整要角,适应环境。要提升道德素质和服务意识。
4、公务员职业道德是建设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
现代社会,公务员扮演重多角,承担多种义务。当发生冲突时要做出负责任的行为。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选择能力和水平。即有效忠政府的义务,也有维护公众利益的责任。不要放大了个人利益,缩小了责任。
5、公务员职业道德是优化社会环境的重要途径。
公务员的所作所为会对社会产生大的影响。
6、公务员职业道德是世界各国公务员管理的普遍经验和趋势。
目前已经形成了立体式、多层次多方面职业道德建设的综合体系。
三、职业道德与公务员成长
从普通公务员成长为领导干部是个体主观努力,组织培养和社会环境等内外部条件综合塑造的结果。
1、职业道德是公务员事业成功的保障
德和才两个标准
2、职业道德是公务员自我发展的核心内容
与其他行业相比,公务员更能通过工作本身获得自我满足。
3、职业道德是影响公务员成长的重要因素
忠诚、尊重、无私奉献,以国家和公民的利益为己任,荣誉、正直、勇气等,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才能健康顺利的成长。
第二讲优良传统中国古代官德的基本内容政治是管理众人的事,有社会生活,就有一定的公共事务需要有人来从事管理工作,因此官员、干部、公务员类人和职业渊源流长,因此,这一人和职业的道德也有某种继承性。
重德修身:整个中国文化或政治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和政治活动的基础。
公忠爱民:对国家、君上和民众的道德态度。
尚贤公正:政治活动中的用人和处事的基础原则。
清、勤、慎、信:是官员的基本政治美德。
一、重德修身
事个中国文化或政治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和政治活动的基础。
(1)中国文化和社会的重德精神
1、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
2、道德是政治的基础:是权力合法性的基础,德教乃为政之本,政治治理主要依赖德教而非刑罚。
3、修身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为政者必须有德才有位,并且要德才兼备,能者在位、贤者在职。
(2)修身为本
从政者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所谓厚德载物要求人们尊崇道德的价值,以德为本、修身为先。
a、厚德:能劳、能忍、推已极人的善行。
b、宽容:尚书说“有容、德乃大”
c、柔顺:是大地的特殊品格。
二、公忠爱民
古代官员最重要的道德原则和品质是忠,忠于社稷国家和君主,忠于自己的职责。对老百姓来说浊要爱民如子,以民为本,为民做主。
1)忠于社稷
两层涵义:一是普遍的道德要求与德性,要求人尽心为人效力。第二是尽心为君服务。现在说到忠于君,固然是不可为“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不成功,就要把生命去牺牲”《孙中山全集》公忠就是忠于道义、忠于国家。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a、作为政治道德品质的忠:尽已奉献、尊敬顺从。
b、公忠的一般意义:指对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整体利益的忠诚。
c、弘扬公忠观念的价值:弘扬尽已利人的忠德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和奉献精神。提倡人们多贡献、少索取,尽心尽力,先人后已,乐于奉献。树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识。
2)以民为本
古人的伦理原则“爱民”表现为“知、清、意、行”四个方面
a、“民为邦本、以民为本”的理性认识
b、“爱民如子、与民同乐”的道德情感
c、“为民做主”的道德意志
d、富民、利民的道德行为
三、尚贤公正
以选人用人等为前提,中国古代有个优良传统是尚贤、举贤、用贤的思想,在用人处事上都要坚持公正原则、公生明、明生威。公正也是官员道德的重要内容,要知人善用。
1、尚贤用贤:识贤用贤是美德,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政治道德或品质就在于不嫉贤妒能,敢于用人。古人坚持举贤无私、用人不疑,公正待人,公正处事。
2、公正待人处事:用人要公、待人处事也要公正。一个官员只有待人处事、公正,才会公生明、明生威、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好官,要赏罚分明。
四、清、勤、信、慎
1、清:清廉从政
就是廉洁不贪,做个清官,也是官员为官的基础性道德。
2、勤:勤奋敬业
勤于正事、励精图治,是理政的基础和对执政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各级官员必备的品德。
3、信:诚实信用
信在传统道德中是五常之德,一般人因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领导人要人“威信”说话算话,令出必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