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修养提升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
第一篇:如何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修养提升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
如何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修养提升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
作为一个国家公务员,其政治立场、观点,态度,品质直接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党和政府的形象,而时代的发展,需要有更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加强道德修养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锻炼的重要方面,是提高公务员素质的重要内容,每个公务员都要注重自己的道德品行,自觉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带动全社会广泛形成讲道德、重修养、尚清廉的良好风气。
一、道德的本质什么是道德?在我国古典文献中,从文字上说,“道”,一般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法则,还有“理”、“方法”等意思,如常说的“处事之道”;“德”,主要是指人的品行、人格等。在朱熹的《四书集注》上,有这样的解释:“道,则人伦日用之间所当行者是也。知此而心必之焉,则所适者正,而无他歧之惑矣”;“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得之于心而守之不失,则终始惟一,而有日新之功矣。”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所谓“道”,就是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交往中,应当遵循的那些正确规则,道理等;所谓“德”,即“道得之于心”而又见之行,就是说不仅在思想上懂得了“道”,而且在行动也按照“道”去做。所以,有道德的人,必定是懂得道理的人,是品行端正的人。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这是我们党对道德建设的一种新的科学认识,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第一、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立身处事。就是从广大人民众的整体的、全局的、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出发,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做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处理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要在全社会形成相互服务的道德氛围,让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精神渗透到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在工作和事业上,要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精诚合作、团结共进。对同事、同志,人际之间的友谊要珍视,要培育、要发展,不能去破坏、去践踏、去诋毁。第三、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党的好干部孔繁森就有强烈的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他说:“我是阿里地委书记,这个称号不仅仅是一个职务,一份履历,而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子。”在他看来,为人民的事业婵精竭虑,带领众脱贫致富是自己的天职,尽到这个天职就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共产党人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每一个公民也要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尽一份为人民服务的职责。
2、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第一、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代表了每个集体成员的长远的、根本的和全局的利益,是实现个人利益的前提和保障,这就决定了集体利益必然高于个人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利益。第二、在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结合,任何片面强调集体利益,而抹杀个人利益,或以个人利益、个人需要为借口,用不正当手段和方式谋取私利、损害集体利益,都是和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根本不相容的。第三、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自觉服从集体利益,这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要求。当社会整体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提倡个人顾全大局,以社会整体利益为重,以集体利益为先。
3、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第一、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为维护社会正常生活所共同遵守的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原则。社会主义社会公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遵纪守法。它要求人们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做违法违纪、损公害人的事;二是文明礼貌。它以对他人尊重为基础,是维护人们交往中友好、和睦关系不可缺少的条件。三是助人为乐。助人为乐主要表现在,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爱护和照顾,乐于助人,济危解难,是一个人心灵高尚的表现。四是爱护公物。爱护公物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以主人翁的精神,关心、珍惜和爱护公共财物,坚决反对破坏和损害公物的行为。五是保护环境。社会公德不仅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涉及整个人类的利益。社会公德在环境问题上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人类不仅要满足当前的需要,而且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能满足需要的环境。任意对待自然,造成生态失调,不仅会危及现代人的利益,而且是对未来人类权利的侵犯。第二、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
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在社会主义社会,尽管不同职业有不同的道德规范,但无论什么职业的道德,其基本原则都是一致的。第三、家庭美德。一是互敬互爱,白头偕老。二是尊敬父母、爱护子女。三是兄弟和睦、邻里团结。四是克勤克俭,勤俭持家。
三、如何加强道德修养
1、以德为本,常修为政之德,增强公务员的先进性意识。首先,要注重一个“修”字,加强自律。人在社会处世为人,福禄穷困、利诱惑纷繁复杂,一些东西或许还会时不时地去“撞”你,此时是存善趋良还是纵邪作恶,有时仅一念之差,结果却大相径庭。一些人抵制不了金钱、美、权势的诱惑,腐化变质,纷纷落马,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能及时“修正”自己,放任自流。所以,公务员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要做到“慎独”、“慎微”、“慎初”,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其次,要坚持一个“养”字,立足长效。人需要一日三餐才能养出好身体,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也是需要“一日三醒”才能养出高素质。一个人干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干好事,做一时的好人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人。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曝十寒,不能三天打渔两日晒网,必须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所以,我们要积极探寻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公务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学习好的做法,推广好的经验,努力探索使广大公务员干部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第三要“修、养”结合
达到一个“醒”字,保持本质。公务员队伍建设要坚持“修”、“养”结合,始终深刻领悟“公务即公共服务”的本质含义,始终保持思想上的清醒,时刻牢记党的性质、纲领、任务、奋斗目标,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而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性意识;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众意识。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荣辱观,客观认识自己,正确地看待他人。如何衡量一个国家公务员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荣辱观是否正确,应当把握这样的标准: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与维护国家的利益、众的利益、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的人生观就是高尚、正确的。因为正确的人生观在想问题,做事情的时候,都能自觉地对照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有损国家的利益和众的利益。
3、丰富公务员自身的社会知识和专业知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首先,要多读一些历史书籍,以史为鉴;第二,认真学习理论,用科学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第三,在实践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一个公务员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修养、法律知识、社会知识修养及个人的经历、所处的环境、社会习惯及性格都直接影响其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因此,客观、全面、发展的看问题是加强公务员思想道德修养的关键所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判断是非能力千差万别。以个人的好恶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符合自
己心意就肯定,不符合自己心意就否定的有之;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有之;任人唯亲放弃原则的有之;怕采纳下属正确意见丢面子而错误决策的上司有之;凡此种种表现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看一个人是功是过,要看其主要方面是优点还是缺点,既要看优点对国家、对社会有多大益处,又要看缺点对国家、对社会有多大害处。一般地说,要先看长处,后看短处,发挥长处避其短处,在发挥长处时补其短处,先看优点后看缺点,在发扬优点过程中克服缺点,而不是总抠缺点把人制住。作为国家公务员,只有注重自身修养,加强自律,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明确了是非标准,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了是非的辨别能力,才能真正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日前,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引导和帮助干部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信念,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理念信念是我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力量源泉,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人生奋斗目标,精神支柱,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是为官从政的灵魂和成就事业的动力。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保持正确的理想信念能给人前进方向,奋斗目标,执着的追究和不竭的动力;能使我们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更深,始终与党同舟共济,把个人的前途与党的事业和人民
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面对国内外的各种挑战和考验,如果背弃了正确的理想信念、政治上就会蜕化变质,经济上就会贪得无厌,生活上就会腐化堕落。历史证明,有的共产党人,不注意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思想落后于形势,就会丧失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坚定正确的理想和观念,能进一步提升精神境界,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超越自我,关注大局,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想大事、谋大局、干大业,不为个人名利所左右。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党面临着许多新变化,国际环境面临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化改革发展,面临许多阻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党内面临着提高领导执政水平和拒腐防变的两大课题。在这种新形势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有着极其重要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就要破除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不适用的“过时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破除认为共产主义遥不可及的“渺茫论”,树立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破除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的“动摇论”,树立对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定信心。从而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经受住风浪的考验,振奋革命精神,发扬光荣传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