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十二五科技工作新局 ...
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十二五科技工作新局面的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
【公布日期】2011.02.17
【文 号】国科党组发[2011]1号
【施行日期】2011.02.1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
正文
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十二五科技工作新局面的意见
  (国科党组发〔2011〕1号)
  2011年是全面启动“十二五”科技工作各项部署的关键之年。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好 “十二五”科技工作的开局和起步,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总结“十一五”科技改革发展的成就,充分认识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大会,作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地方、各部门、科技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科技规划纲要》起步阶段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科技投入持续稳定增长,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取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高速轨道交通、载人深潜器、65纳米介质刻蚀机、转基因抗虫棉、诱导多功能干细胞、铁基超导、量子通信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任务、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展顺利,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全社会的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推进。
  五年来,科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推进省级高新区升级,组织开展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创新基地建设,加大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不断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加强科技工作统筹协调,积极推动地方和行业科技工作,稳步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加强科学技术普及,落实各项科技政策,科技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从战略全局出发,对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看,科技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国际金融危机催生重大科技变革,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相互促进和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全球已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对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从我国科技发展现状看,经过长期努力,科技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科技实力明显增强,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在一些领域同发达国家差距不大的有利条件,加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实现发展的新跨越。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发展技术含量还不高,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有待加强,科技资源分散重复现象依然存在,科技领军人才比较缺乏,科技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要认真总结“十一五”科技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既要把握住科技发展的重要机遇,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在创新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努力实现科技工作的新突破。
  二、贯彻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十二五”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了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提出了未来五年科技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科技工作要高举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深入实施《科技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攻占科技制高点,培育经济增长点,围绕民生关注点,突破改革关键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走中国特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工作全局,让科学发展的理念在自主创新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使自主创新在实现科学发展中切实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以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把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驱动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把科技创新与绿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使自主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动力。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自主创新是面向未来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自主创新道路。要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努力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落实科技、人才、教育三个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管理改革,以服务国家目标、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集成
为重点,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在开放的环境下加快推进自主创新。
  科技工作要认真制定并组织实施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围绕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切实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的重要作用,争夺科技发展制高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满足改善民生的重大科技需求,提升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更好地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科学发展观总结
  三、坚持自主创新,着力实现科技发展的新突破
  1. 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努力实现重点领域的跨越发展。
  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摆在突出位置抓实抓好。紧紧围绕国家战略目标,统筹部署重点任务,加强系统集成,着力攻克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战略产品,实现重点优势领域的战略突破,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制订加快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的意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创新实施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组织管
理,提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协同推进能力。切实瞄准产业发展前沿,准确把握科技发展态势,适时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进行动态调整。
  2. 突破关键共性技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坚持科技进步推动和应用创新拉动相结合,重点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集中力量加强攻关,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为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和绿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将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流程创新相结合,加快推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发展。把国家高新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其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积极支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有序推动省级高新区升级,建设一批特产业基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集和产业集。
  3. 加强前瞻性部署,提升持续创新能力。
  瞄准世界科学前沿,优化基础研究的科研力量布局,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不断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能力。加快发展战略高技术,解决一批事关国家未来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统筹重大创新基地布局和建设,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加快国家重点
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发展,整合构建一批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加强科技基础性工作,推动重点领域和区域的科学考察与调查。完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促进科技条件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提高创新支撑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