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会计处理 | |||||
| |||||
| |||||
各种利润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008-11-12
一、毛利是商品实现的不含税收入剔除其不含税成本的差额,因为增值税是价税分开的,所以特别强调的是不含税,,现有进销存系统中叫税后毛利。
1.毛利计算的基本公式是:
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2.不含税售价=含税售价÷(1+税率)
3.不含税进价=含税进价÷(1+税率)
4.从一般纳税人购入非农产品,收购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17%进项税额,销售按17%交纳销项税
1.毛利计算的基本公式是:
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2.不含税售价=含税售价÷(1+税率)
3.不含税进价=含税进价÷(1+税率)
4.从一般纳税人购入非农产品,收购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17%进项税额,销售按17%交纳销项税
额。
5.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产品,其从税务局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4%进税额,销售按17%交纳销项税额。
6.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产品,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时按 17%交纳销项税额。
7.总的来说,增值税是一种价外税,它本身并不影响毛利率,影响毛利率的是不含税的进价和售价。要正确计算毛利率,只要根据其商品的属性,按公式换算成不含税进价和售价就可以了。
二、净利:是指毛利减掉所有的费用及税额所剩下的利润。
三、 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它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利润。其内容为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扣除期间费用之后的余额。其中主营业务利润等于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应负担的流转税,通常也称为毛利。其他业务利润是其他业务收入减去其他业务支出
5.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产品,其从税务局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4%进税额,销售按17%交纳销项税额。
6.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产品,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时按 17%交纳销项税额。
7.总的来说,增值税是一种价外税,它本身并不影响毛利率,影响毛利率的是不含税的进价和售价。要正确计算毛利率,只要根据其商品的属性,按公式换算成不含税进价和售价就可以了。
二、净利:是指毛利减掉所有的费用及税额所剩下的利润。
三、 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它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利润。其内容为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扣除期间费用之后的余额。其中主营业务利润等于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应负担的流转税,通常也称为毛利。其他业务利润是其他业务收入减去其他业务支出
后的差额。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四、本年利润的会计分录四步做:
一、先结转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四、本年利润的会计分录四步做:
一、先结转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二、结转成本、费用和税金: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进口增值税抵扣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其他业务支出
贷:营业费用
贷:管理费用
贷:财务费用
贷:营业外支出
贷:所得税
三、结转投资收益:
净收益的:
借: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净损失的:
贷:营业外支出
贷:所得税
三、结转投资收益:
净收益的:
借: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净损失的:
借:本年利润
贷:投资收益
四、年度结转利润分配:
将本年的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果是亏损: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五、未分配利润
(1)按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帐户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提取盈余公积金15%其中法定公积金10%法定公益金5%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积金
贷:本年利润
五、未分配利润
(1)按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帐户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提取盈余公积金15%其中法定公积金10%法定公益金5%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积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益金
贷:盈余公积——法定公积金
贷: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
(3)根据股东会决议可以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股东会定比率)
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贷:盈余公积——任意公积金
(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股东会定票准
借:利润分配——分配股东利润
贷:应付利润
(5)将利润分配的所有明细科目全部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益金\法定公益金\任意公积金\向股东分配利润等明细科目
六、税前利润=利润总额
七、利润分配,是将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按照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顺序,在国家、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进行的分配。利润分配的过程与结果,是关系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企业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企业必须加强利润分配的管理和核算。
贷:应付利润
(5)将利润分配的所有明细科目全部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益金\法定公益金\任意公积金\向股东分配利润等明细科目
六、税前利润=利润总额
七、利润分配,是将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按照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顺序,在国家、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进行的分配。利润分配的过程与结果,是关系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企业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企业必须加强利润分配的管理和核算。
利润分配的顺序:
利润分配的顺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规的规定,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一般应按照下列内容、顺序和金额进行分配: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税后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或转增资本金。但转增资本金后留存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
(2)提取法定公益金。根据《公司法》规定,法定公益金按税后利润的5~10%提取。提取的公益金用于企业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
(3)向投资人分配利润。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分配。
会计分录
1将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
借 本年利润
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所得税的缴纳,比例25%
借 所得税
贷 应交税金——所得税
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税后利润的10%以上)、公益金(税后利润的5%以上)和任意盈余公积(根据公
1将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
借 本年利润
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所得税的缴纳,比例25%
借 所得税
贷 应交税金——所得税
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税后利润的10%以上)、公益金(税后利润的5%以上)和任意盈余公积(根据公
司章程规定的比例计算)
借 分配利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公益金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公益金
——任意盈余公积
4、分配股利(根据董事会决议)
借 分配利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公益金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公益金
——任意盈余公积
4、分配股利(根据董事会决议)
借 分配利润——应付股利
贷 应付股利
5、结转利润分配
借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 分配利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公益金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股利
职工福利费等“三项费用”的扣除标准和税务处理 | |||||||
| |||||||
| |||||||
进项税额抵扣、转出知识点总结
发布时间 :2011-3-11 9:30:22 来源: 作者: 添加到我的收藏
进项税额转出有两种情形:以票抵扣和计算抵扣。
以票抵扣的:例如购买货物取得专用额100万元,进项税额17万元,计入成本的金额是100万元,这100万元也是计算增值税的依据。所以在计算进项税额转出时,直接用100×17%即可。
计算抵扣,包括运费和收购农产品。运费、收购农产品计入成本的是普通发票上的金额×(1-7%)或收购金额×(1-13%),所以在得知成本的情况下计算进项税额转出时要还原为普通发票上的金额或收购金额,即成本/(1-7%)×7%或成本/(1-13%)×13%。
如何进入进项税,就如何转出进项税。您看:农产品是计算抵扣进项税。原材料是按增值税专用发票来抵扣进项税。
农产品: 一般纳税人购入免税农产品,凭支付的金额A直接乘以13%计算出进项税,实际计入农产品成本的是A*87%,因此计算进项税额转出时,要先将成本还原成买价,再乘以13%计算进项税额转出数。比如,
购入免税农产品,支付买价100万元,进项税13万元,农产品入账成本87万元。如果该批农产品作进项税额转出,转出额=87/87%*13%。
原材料,是购入时按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及税款来抵扣进项税。例如,购入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0元,增值税17元。那么进项税是17元计入成本是100元。那么,做进项税额转出时,是100*17%=17元。
所以说,运费,是要除以93%来计算进项税转出,而原材料的,直接乘就可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