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学科学期教学计划
全册教学目标要求
总要求: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培养爱心、
责任心、良好的习惯和个性品质,使之成为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学会自救自护,健康生活每一天。
2、做遵规守法的公民,遵守交通秩序,注意公共安全。
3、为了你,为了我,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人人有则。
4、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5、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体、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的
愿望。
教材体系、教学内容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
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
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
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
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
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
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
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
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本册教材主要由四个单元构成。第一单元以珍爱生命为主题,共安排3 课《生命只
有一天》《学会自救自护》《健康生活每一天》;第二单元进行遵规守法教育, 共安排了3 课; 《遵守交通秩序》《注意公
共安全》《规则守护我们成长》;第三单元主要进行保护环境有关的教育.共安排3 课: 《让社区更美好》《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第四单元以爱国爱家为主题,共安排 5 课。《最美是家》《最亲家乡人》等。
2 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有29 名学生,大部分学生思维敏捷,活泼快乐。,学生的见识面也较广,课外知识也较丰富,上课积极发言,肯动脑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这些条件对完成本册教材的教学都能起到有效的帮助。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浅显的认识,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认识社会和品德的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门课程的学习,能融入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课时
1 生命只有一天
2 课时
2 学会自救自护 2 课时
3 健康生活每一天 2 课时
4 遵守交通秩序 2 课时
5 注意公共安全 2 课时
6 规则守护我们成长 2 课时
7 让社区更美好 2 课时
8 爱护公共设施 2 课时
9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 课时
10 最美是家 2 课时
11 最亲家乡人 2 课时
12 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 2 课时
13 中华民族大家庭 2 课时
法制教育计划14 国旗在我心中 2 课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