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自考《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试题及答案
2017自考《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精选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真菌的无性孢子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列举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2.真菌的有性孢子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
3.子囊果可分为闭囊壳、子囊壳、子囊腔、子囊盘四类。
4.典型的锈菌生活史可分为5个阶段,按顺序产生5种类型的孢子,即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
5.接触、侵入、潜育、发病四个时期是病害一次发生的全过程,称为侵染程序。
6.园林植物病害的流行需要寄主植物、病原物、环境条件三大条件。
7.昆虫的头式可分为3种,即下口式、前口式、后口式。
8.昆虫的体壁由表皮层、皮细胞层、底膜三部分组成。
9.昆虫的消化系统是从口腔到肛门,纵贯体腔中央的管道,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
10.虫豸的内排泄体系由脑、胸腺和咽侧体3大内排泄器官构成。
11.按照蛹的形态特征,可分为3种类型离蛹、被蛹、围蛹。
12.按照刺激物的性质,虫豸的趋性可分为3类趋光性、趋化性、趋温性。
13.在昆虫纲中,第一大目为鞘翅目,鳞翅目为第2大目。
14.白蚁属等翅目,蝗虫属直翅目,蝉属同翅目,蜜蜂属膜翅目。
15.外界环境对昆虫的影响主要包括4个方面气候因素、生物因素、土壤因素和人为因素。
16.天敌虫豸包括捕食性天敌虫豸和寄素性天敌虫豸两大类。
17.常见的农药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颗粒剂、烟剂等。
18.杀虫剂按作用类型分为胃毒剂、触杀剂、内吸剂、熏蒸剂等。
19.植物叶部病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子实体呈轮纹状布列,在潮湿前提下病斑上有粉白黏包子团出现。
20.植物白粉病的病症最后常不明显。病症初为白粉状,形状为近圆形斑。
21.幼苗猝倒病的病原真菌有腐霉菌、立枯菌、镰刀菌、灰霉菌等。
22.地老虎类属鳞翅目夜蛾科,主要风险种类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XXX。
23.我国常见的2种蝼蛄为华北蝼蛄、东方蝼蛄。
24.尺蛾幼虫有2对腹足,爬行时常首尾相接,屈曲前进,犹如量地。
25.美国白蛾又名秋幕毛虫,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世界性检疫害虫。
26.叶蜂类幼虫为多足型,除具有3对胸足外,通常有6-8对腹足。
27.天牛主要以幼虫钻蛀植物茎干,在韧皮部和木质部蛀道危害,是园林植物重要的蛀茎干害虫。
28.园林植物钻蛀性害虫主要有天牛类、蠹虫类、木蠹蛾类、透翅蛾类等。
29.日本龟蜡蚧的若虫和雌虫在枝梢和叶背中脉处吮吸汁液风险,严峻时枝叶干枯,并能诱发煤污病。
30.蚜虫的天敌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七星瓢虫、食蚜蝇、草蛉、蚜茧蜂等。
31.除有害昆虫外,危害园林植物的有害生物还有软体动物、螨类等。
32.草坪常见的食叶夜蛾主要有黏虫、斜纹夜蛾等。
33.植食性昆虫根据其食性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单食性、寡食性和多食性三种。
34.刺盘孢属又称菌属,其无性子实体的类型为分生孢子盘。
35.现在园林植物害虫防治中,以菌治虫方面使用较多的病原微生物是病原细菌.病原真菌和病原病毒3类。
36.灰霉病是草本观赏植物上最常见的真菌病害,病症很明显,在潮湿条件下灰霉层显著,灰葡萄孢霉是该病最重要的病原菌。
二、名称解释
1.病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发病部位上产生的繁殖体和营养体等布局称为病症。
2.病状:发病植物在外部形状上产生的病变特征称为病状。
3.半知菌:真菌在个体发育中只发现其无性阶段,有性阶段尚未了解或根本不存在的这类真菌通称为半知菌。
4.死养生物:病原物在侵入寄主组织之前先将细胞和组织杀死,然后侵入并从中获取营养物质,进行腐生生活。
5.活养生物:在自然界它们只能从活组织中获得营养物质,并在活组织上完成其生活史,当组织死亡之后,它们即停止生长或随之死亡。
6.初侵染:病原物经过越冬或越夏,通过肯定的传播途径传到重生长的植株体上,所引发的第一次侵染称为初侵染。
7.再侵染:受到初次侵染的植株在同一生长季节内又产生大量的病原繁殖体,经再次传播、侵染、发病,称为再侵染。
8.孤雌生殖:雌虫所产生的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