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呼叫转移设置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温州市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赛博朋克加点∙【公布日期】2017.07.04
∙【字 号】温政办〔2017〕53号
∙【施行日期】2017.07.04 凉皮调料汁最详细配方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市建设
正文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温州市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
温政办〔2017〕5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
毕业感言怎么写 《2017年温州市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7月4日
2017年温州市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
2017年是我市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根据市十二次党代会、市“两会”和《温州市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精神,结合2016年度全市服务业发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明确2017年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重点、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完善工作机制和工作措施,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主要目标
围绕巩固提升温州在全省“铁三角”地位、推进浙江新方位下温州新发展的奋斗目标,以“大拆大整”促“大建大美”为契机,深化服务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高质量服务供给,完善服务业工作机制,强化改革创新,突出“6+4”行业发展,推进实施“五大工程”,强化“四大保障措施”,着力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用,力争实现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5.6%,服务业投资增长12%,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5%。
二、工作重点
(一)重点推进服务业“6+4”产业协调发展。
把握“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等发展趋势,结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等实施路径,培育壮大信息服务、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文化产业、商务服务等六大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其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提升发展现代商贸、休闲旅游、健康服务、房地产等四大生活性服务业,推动其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1.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力争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主营业务收入同比
增长20%以上,加快推进鹿城、乐清、龙湾创建“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基地”,提升鹿城时尚产业园、蓝江软件园等服务业产业基地发展。构建信息经济发展平台,拓展新增空间,培育众创空间,打造区域平台,新增市级信息经济众创平台10个以上,全市有1-2个县(市、区)获得省级示范区域平台称号。深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组织实施万家企业上云计划,积极探索云服务平台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选取1-2个重点行业进行试点。建立物联网发展基地,促进新兴行业从理论研究向产业服务转变。组织开展信息经济项目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和培育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互联网+”新业态,加快“电商换市”步伐,打造一批服务本地、辐射浙南闽北地区的电子商务平台。
北京什么地方好玩 2.金融服务业。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保费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支持,力争全社会融资量超1100亿元,其中银行新增贷款750亿元(含不良贷款处置)。大力推动企业上市,做好实施《温州市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冲刺工作,股份制企业总数力争突破100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超过80家,在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上市(报会)企业总数30家以上。加快设立和发展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稳妥
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打造村镇银行“总部经济”。深化金融风险处置新机制和不良贷款处置新举措,推动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发展。开展地方金融监管温州综合试点,推动《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为浙江省地方金融监管立法先行探索。
3.现代物流业。制定实施温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2017年工作计划,加快推进27个重大物流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6.7亿元,重点推进6个省级“互联网+”高效物流项目,瑞安江南物流园区争创第二批省级示范物流园,培育“互联网+”高效骨干物流信息试点平台1个、智能化仓储物流示范企业1家,开展无车承运人试点,打造“互联网+”高效物流公共实训基地1个,新增3A级以上物流企业6家,成立温州市物流标准技术委员会和“互联网+”高效物流行动专家智库。充分发挥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作用,推进综合保税区的申报工作。推进快递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快递服务质量,支持行业信息化建设。
4.科技服务业。全力推进浙南科技城建设,加快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新建20家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强化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功能提升,完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华中院等载体建设。深化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加快科技创投基金运作步伐,鼓励加大普惠制创新券使用力度。建立健全“政产学研资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积
极争创浙东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建工作。谋划建设知识产权大港湾,打造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优质知识产权服务。
5.文化产业。加强文化特小镇的培育指导工作,在全市已确定的13个文化创意产业类特小镇培育对象基础上,继续谋划有基础、有资源的区域开展特小镇建设。深入开展文化创意街区创建工作,制订温州市文化创意街区总体规划,建立《温州市文化创意街区创建导则》,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优化提升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加快建设温州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温州金融文化科技中心等在建项目,完善市级文化产业重点园区认定和管理办法。创新思路,继续办好2017温州国际时尚文化产业博览会。按照突出重点、扶持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温州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建设。扶持一批成长型文化企业,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6.商务服务业。打造商务集聚平台,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改善商务楼宇和总部企业的经营环境,积极培育税收超亿元楼宇和千万元楼宇。培育若干个在国内和国际有影响力、特鲜明、辐射力强的区域性展会,拉长会展产业链,继续办好第十三届浙江(温州)轻工产品暨2017国际时尚消费博览会,全年举办各类展会50个以上,1000个展位展会10个以上。
会计实习周记大全规范发展法律、会计、评估代理、工商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培育一批广告、策划、婚庆、创意设计等领域的服务企业。积极贯彻落实温州“人才新政十条”,制定更加接地气的配套文件,进一步落实扶持政策,推进瑞安市挂牌建立浙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启动温州市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园建设。
7.现代商贸业。深入实施城市商圈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梳理一批2017年度商圈提升实施项目,重点推进南塘新天地、名城广场、大象城等项目建设。开展第四批特街区创建,创建1条以上省级特商业街。建立退出机制,对前三批市级特商业街进行复评。加快商圈配套建设,打造区域时尚消费中心。开展商贸企业转型升级工程,培育一批省、市级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培育一批实体商业转型示范企业。加快网络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优化网络经济产业园区建设与运营,推广电商园区建设浙江地方标准,力争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达1500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新增360个农村电商服务点和430个社区智能投递终端。推进瓯菜“走出去”,继续开展2017世界瓯菜万人宴等系列活动,成立瓯菜文化研究机构、制定瓯菜联盟标准。积极争取鹿城中国鞋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
8.休闲旅游业。加快塑造“神奇山水·传奇温州”的城市旅游品牌,推进全域旅游和“旅游+”发展,推动旅游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谋划推出十大旅游精品线,实现旅游经济指标双超亿,总人数超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千亿元目标,力争全市旅游招商引资和投资建设突破双百亿。突出抓好永嘉、文成、苍南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提升雁荡山、洞头、江心屿等景区开发管理水平,加快永嘉楠溪江、文成刘伯温故里等创建国家5A级景区步伐。支持苍南矾山、泰顺泗溪创建首批省级旅游风情小镇。构建综合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推动旅游数据化、旅游景区智能化建设。
9.健康服务业。启动健康温州建设,深入推进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培育一批护理型示范养老机构,新增养老机构床位2000张、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630家,培训养老服务人员5000名。做好智慧健康示范推广试点,健全温州健康信息共享一级平台。推进社会资本办医,引进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深入实施“双下沉两提升”工程,加快卫生人才培养,提速提效卫生综合改革,完善疾病综合防控体系,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