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代儒家大师对话的乐趣
与古代儒家大师对话的乐趣
——读《春秋公羊传译注》
设备工程处 刘尚昆
本文记录的是研读《春秋公羊传》的心得与体悟。春秋,同事们读过的可能不多,公羊传不像左传那么通俗,读过的就更少了。公羊传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价值在于锻炼头脑,启迪智慧,防止老化。阅读经典,如同在头脑中爬山。研读公羊传,如爬黄龙九寨:有风光有乐趣,距离现代文明不远不近。太远,比如三女神峰,太麻烦。太近,比如爬电视塔,有走火入魔的风险。
类似的书还有高德纳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当然这个专业性比较强,就不说了。
《公羊传》在体例上有个特点,就是通篇由师生问答组成。先引述一句春秋的原文,然后再提问,作答。问题或层层深入,或叠叠展开。边读边想,确实引人入胜。
所以我也仿照体例,写一段文字,与君分享。
经:孔子次春秋。子夏传之。至寿,做公羊传。
男生服装搭配的技巧问:为什么说次春秋?
答:因为现今学界有诸多异议,否认孔子对春秋的版权。所以不说编纂,只说排版。这有什么区别呢?有的同事从CNKI上抄了几份文章,拼凑一下,就可以叫编纂;如果拼凑都懒得拼但是至少在WORD里同一了格式,就只能称为次了.
那么孔子到底把鲁国国史怎么样了呢?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不过有两点很重要:一、论语里没有提到春秋,但是提到了诗书礼易其他四经。二、秦始皇焚书,儒家书籍本是重点,但并不包括春秋.
问:子夏是谁?
答:子夏,名酒店连锁卜商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汉族,中国春秋末年晋国温地人,一说卫国人,孔子晚年重要弟子,小四十四岁。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子夏并不象颜回曾参辈那样恪守孔子之道。他是一位具有独创性因而颇具有异端倾向的思想家。他关注的问题已不是“克己复礼”(复兴周礼),而是与时俱进的当世之政。因此,子夏发展出
一套偏离儒家正统政治观点的政治及历史理论。著名弟子包括公羊高、李悝吴起等。
问:寿是谁?
答:寿指公羊寿,他是公羊高的曾孙。子夏对春秋的讲稿在公羊家族内世代口耳承传。公元前156年,公羊寿将其记录成书,献于景帝,遂成显学。
问:自公羊高至公羊寿,历春秋、战国、秦三代,近三百年,而只传四代,这怎么可能呢?
答:不要在意细节.反正景帝信了。另外,目前并没有其他考古资料可以补充这方面的缺失。通常的解释是,公羊家还有很多人学习公羊传,但他们学的都不好,所以就忽略不计了。另一种解释是,这些列名的后代,都是对公羊传的内容作了补充和修改的人。自子夏而后,相当于第一第二第三作者.
经:微言大义,解史作法。张三世三统经权复仇诸论。
问:这条说的都是什么?
答:这介绍的是公羊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问:言和义都指什么?
答:这个问题很好。言,就是说出来的话。义,指表达的含义。具体而言,有两层含义。
言指的是春秋的文本,义是春秋中通过文字表达出的褒贬之义。周礼中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春秋属于右史,通篇没有一句对话,都是对历史事件的极简描述。而在这些克制的描述中,作者通过安排详略,遣词造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也就是“一字褒贬”与“笔削春秋”。传统上,儒家对这种含蓄的做法十分推崇,称之为“春秋笔法”。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符合现代的信息传播环境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春秋笔法,很可能是当时一种流行的表达手法。这种含蓄的表达习惯,对其后漫长两千多年的是传统文化,都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九年级体育教学计划问:我知道的少,你不要骗我。我就知道“郑伯克段于鄢”,能就此解释一下什么是春秋笔法吗
答:《郑伯克段于鄢》是高中的一篇课文的题目,也是春秋开篇第一段里的一句话。原文
是“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如果不用春秋笔法,应该是.不写。因为春秋是鲁国史。外国的事情,没有褒贬的话,就不写。
问:如果是郑国的春秋呢?
答:不用春秋笔法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夏,公复鄢,平叔段之乱”。对于正义的大事,只写季节。写清月份、日期,那就隐含了批评的含义。有立此存照的意思。郑伯中的伯,是排行老大的意思。强调这点,也是批评他没有教导好弟弟。同样的,段排行老三,应该叫叔段。之所以略去“叔”字,也是批评他不是一个好弟弟。所以,正常来讲,只要说“公”也就是“郑国公就可以了。原文“克”,不是好词。中性的用法是“复”和“平”。
可见,《春秋》中,这一条目,只九个字就含有了四个暗语,四次褒贬。这种含蓄,在现代的文本中是很少见的。只有互联网领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这句“楼主火星了,楼上的五毛没去搬砖,你懂的”。这样的对话,使用的是一种亚语言,只能在一个熟人社中使用。在周朝,史官作为低级贵族,也是世袭的。在一个等级社会里,几百个诸侯国的史官之间天然构成一个熟人社会,进而形成一种亚语言、亚文化,也是很可能的。这就是微言大义的一个解释。
问:如此解释,微言大义只不过是一种信息压缩言方法而已。所谓义理何在呢?
答:微言大义还有更深一层的解释。言指春秋本文。义指公羊学派的观点。微和大在这里都做动词解释。也就是说,公羊派的理念源于春秋,高于春秋。公羊派的观点直承孔子,所以比单纯的春秋本文更重要。不能因辞害意。
问:解史作法,作给谁呢?
答:做给汉朝。
问:张三世三统经权复仇诸论。都是什么内容呢?
答:
所谓“三世”,就是指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我们通常说的小康世就是升平世,大同世就是太平世。这种说法,《春秋公羊》的学者利用了当时人们流传的历史传说,肯定了在“神话时代”存在过太平世,并且人类社会的演进,必然是回到那种美好的太平世
所谓三统,就是黑统、白统、赤统。公羊家的这个观点可以说是明确地告诉大家:天下非
一家独有,没人可以千秋万世这一方面是在像当朝当前的朝廷施压,促使其实行公羊家指明的德政,以延长国祚。另一方面,也使得儒家理念无须像法家那样套牢在某一个朝廷上,为其陪葬。最后这种循环的理念亦告诫后任的统治者对前任统治者的后代,要结予较好特遇,反对血腥的清算。
当然,这么聪明的观点未免有机关算尽的味道。汉朝后期开始直到清末,公羊学都被更加“死脑筋”的古文经学压制,不是没有道理的。
前文说了三世说。公羊家认为太平世的道德确实是最高道德,是经典,是规范。可是同时他们也承认自己生活据乱世或是升平世,不能完全遵行太平世的道德规则,必须要有所改变以适应外部环境。这叫“权衡之后的改变”,也就是“权变”。这就是所谓的经权说。
经权说是《公羊》最重要的思想。这是《公羊》完全区别于其他儒学的一面旗帜。经权说本质上讲是给了后辈根据需要自行发挥的授权——只要不违背最基本的公羊原则或者说春秋大义就可以了。谷梁学派由此攻击公羊学派是披着儒家外衣的法家(法家重术)然而,在西汉中前期,实行的是王霸道杂治的国策。公羊的权变,在最大程度上扩张了王道政治的话语权。为之后“纯用儒政”做好了铺垫。当然,纯儒当道,老牌的公羊家也就只好
逐渐失宠了。
最后就是“大复仇”。这也是公羊派一大特理论。这大概与子夏本身就“勇武、任侠”有关。“大”是肯定、赞许、推崇的意思。《公羊传》凡有复仇事,必然大书而特书,可以说这是公羊派的“侠客背景”使然
公羊赞许的复仇,主要是涉及家国大事,有三种复仇是公羊赞许的:其一,国君复国君杀祖杀父之仇,这样,就算是九世以后再来复仇,公羊也认为可以,“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矣。”但是《公羊》认为这种百世复仇之义,只限于为国复仇。其二,个人复国君杀父之仇。但是如果父亲是有罪被杀,则君臣之义仍然存在,就不能复仇。这种精神,是《公羊》独有的。其三,臣子复乱贼弑君之仇。《公羊》认为臣子为君复仇,也是一种责任。
当然,必须说明,公羊派的复仇观是“复仇不处害”。具有强烈的形式性与对等性,强调“不过分”。这是很有特点的。
经:以不治之议治世,三世而成。
问:不治之议指的是什么?
答:指的是“处士横议”。也就是那些没有官职的读书人对政治的纵情议论。
极地皇陵问:好多汉朝宰相都是公羊学派大家,怎么会是处士呢?
答:公羊学创立于春秋战国时期。正处在贵族统治向官僚政府转变的时期。所谓贵族统治,也就是贵族作为封地的地主,自己处理各种政务、军务。手下基本以各种奴隶(也就是家臣)为主。这种情况下,官僚机构必然很弱小,国家虽多,能提供的官位却很少了。绝大多数靠学问走天下的游士都只能在各地打打临时工,所以他们的统治阶级的觉悟很低,常常发出不腰疼的议论。
问:什么是统治阶级的觉悟?
答:就是维护统治权的决心和将统治进行到底的意志。在这一点上,身为王孙的韩非子认识就比儒家深刻得多。儒家的政治理念与实践中包含了不少会降低专治君主的统治能力的内容。比如要求统治者行德政,不要与民争利等等。实际上,这都会扩张绅权,降低国家的组织能力。东汉、明朝都因为豪强庄园经济过于发达而导致亡国。更不用说三统论这样
简直就是为了改朝换代,和平演变而生的大杀器了。
非主流q名繁体字所以,士大夫们难免陷入持续的首鼠两端的尴尬中:维护政统,君主难免在专制中伤害民权,也就是乡绅的权利,维护道统,又会导致他们供职的政府运转不灵,无力抵御内外威胁。无论兼济天下,还是独善其身,其实,他们都做不到。
问:那么三世而成又是什么意思呢?
答:正因为今世做不到,所以要把希望放在三世。三世指的是三个时代,即“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这是一个漫长的时期。整个春秋记录的二百多年,就是一个从乱世到太平世的过度过程。
从魏晋到晚清,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公羊》学很少有人问津,传承几乎断绝了。而刘尚慈先生的这部书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了深入而全面的研究。让我们能够通过这本书,跨越语言和时间的障碍,直接与古人交流对话,碰撞思想。这真是难得的,严肃的乐趣。请让我向作者和所有创造了机会,让我读到这本书的人致谢!

讲稿:3分钟
大家好!
我读的书,是刘尚慈先生撰写的《春秋公羊传译注》。《春秋》大家都知道,《公羊传》是一本研究春秋的参考书。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公羊寿。这本《译注》就是对《公羊传》的翻译与注释。
为什么我想读读《春秋》呢?因为它有 趣。是头脑体操。为什么我想读读公羊传呢?因为它的体例非常适合自学。整篇都是由师生问答组成。边读边想,确实引人入胜。
我也仿照公羊传的体例写了一点介绍公羊传的材料。但是由于时间原因,就不说了。我在这里只集中讲一点:什么事微言大义,什么事春秋笔法。
言,就是说出来的话。义,指表达的含义。具体而言,有两层含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