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歌的“缺席”看90年代人文精神
摘要:从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到90年代初,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物质生活的繁荣,敏感的中国知识分子普遍觉察到了文学的影响力在下降,人们的精神世界似乎也开始出现空洞和危机。针对这一现象,文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人文精神的大讨论。本文主要是从90年代诗歌的普遍“缺席”这个角度来思考探究90九阳豆浆机做玉米汁年代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诗歌 人文精神 食品安全责任书缺席
2010年陕西高考作文前言
21世纪初,上海作协和《文汇报》等联合发起组织了全国百名评论家推荐90年代最有影响的作家与作品的活动。评选结果出来,入围前十的作家有王安忆、余华、陈忠实、韩少功、史铁生、贾平凹、张炜、张承志、莫言、余秋雨。入围前十的作品是《长恨歌》、《白鹿原》、《马桥词典》、《许三观记》、《九月寓言》、《心灵史》、《文化苦旅》、《活着》、《我与地坛》、《务虚笔记》。毋庸置疑的是,这些作家确实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家,而且一些作品如《白鹿原》、《文化苦旅》和《活着》等都是我们在各个书店都能见
到的。就这些当选作品的情况来看,有以宏大气势取胜,如《白鹿原》;有以形式探索创新取胜的如《马桥词典》;也有以其真诚真实而动人的如《我与地坛》。且这些作品和作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90年代的整个文坛的总体面貌。从这里边我们也能很清晰地看到诗歌与诗人的缺席。首先,被提名的诗人和诗集不到整个的十分之一,其次,最靠前的诗集也排到了第十四位。90年代诗歌真的缺席了吗?90年代的诗歌又为什么会“缺席”?90年代诗歌的“缺席”又意味着什么?
一、90年的诗歌是否真的缺席
二年级下册语文计划不仅是这样的一些评选活动中,我们看不到诗歌的踪影,就是在我们的文学史的教材上也很难到90年代诗歌的影子。於可训著的《中国当代文学概论》花了一段的篇幅来90年代的诗歌;孟繁华与程光炜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也仅仅花了一节来介绍90年代的诗歌。由此看来这些资深的文学史编著者也企图将诗歌从90年代的整个文学潮流中边缘化掉。如此一来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就形成了90年代没有诗歌的概念。中国历来就是诗歌大国,从《诗经》到《离骚》,从唐诗到宋词,甚至一些戏曲也是诗歌的化身。更近一点说,新文化运动也是胡适的诗歌集《尝试集》开始,自此以后诗歌一直
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七月诗派的主观战斗精神鼓舞了年轻的一代;文化大革命中,也是诗歌率先开始与之争战,无谓的战士们以诗为武器,更以诗为脊梁,支撑着整场战斗。到80年代的朦胧诗的出现,舒婷、北岛、顾城这些诗人几乎都成了时代文学的代名词,时代的精神在这诗人身上得以彰显,人性的追求,文人意识的觉醒也都包含在那些朦胧多义深深浅浅的诗行当中。
到90年代,几年的时间内,诗歌难道就衰落得荡然无存?没有诗的文学是怎样的文学呢?没有诗人精神的人文精神会是怎样的精神呢?张闳先生认为“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它从来就代表着文学的最高成就,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尤其是如此。诗神‘缺席’的文学会是怎样的一种文学?差不多像是一座没有花朵的花园,即使不能说是‘荒芜’,至少也远称不上‘美丽’”。但是诗歌表面上的缺席并不能说明90年代的诗歌就真正断层了。80年代第三代诗当中的的“非非主义”诗歌到90年代发展成为“后非非时代”,像周伦佑和刘涛等非非诗人都在不断探索创新。再有天才诗人于坚,从80年代的《尚义街六号》到90年代的《0档案》,不能说这不是一种新的发展。退一步说,90年代的汪国真热,还有一些网络诗歌的出现也说明这个90年代不是缺少诗,而是缺少诗的精神。
2、诗歌表层“缺席”的原因
尽管我们说90年代诗歌并不缺乏,但是知道从这样的一些评选活动中诗歌的消失却是无可争辩的事实。那么,造成这种表层“缺席”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是这个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不再需要诗歌吗?我们知道,同样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他们尚且需要诗歌,每一次每一种文学思潮的开始也是有诗歌的很重要的席位。那么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发展的时代,不需要诗歌的这种说法就根本站不住阵脚。第二,或者有人说,人们根本不用读诗歌,那些快餐文学更受欢迎。但是我们看到90年代汪国真的诗歌可是深受人们喜爱,今天看来,汪国真的诗歌并不是那么优秀,但是由于种种审美机制建立的滞后,人们只内能够拿起“劣质的‘诗歌’饮鸩止渴,这一状态的后果是,它加剧了大众的艺术鉴赏水准的下降,造成了公众美学趣味的‘恶性循环’”。
就优秀诗歌缺席的真正原因来说,我认为是当代评论家不敢去发现诗歌,或者在他们的渐渐“高雅”的审美眼光看来,一些优秀的诗歌根本就不是诗歌。由于诗歌本身意义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评论家们一方面不想费脑力去深度开掘,宁愿读读那些学者们认为好的作品。另一方面,他们也缺乏解读诗歌精神的能力和水平。就于坚来说,他的《0档案》一出世就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审美冲击波,“回到内心,回到生存的现场,回到事物本身,回到记忆中私人的细节里”是于坚的一种创作的追求。然而正是这种回归并得不到沉浸在朦胧诗和各种
先锋诗的印象中的评论家的关注。就像魏晋南北朝时期,繁缛的诗风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陶渊明的诗歌在当时并不受欢迎。
3、诗歌的“被”“缺席”与人文精神的衰落
上文有提到过,诗歌代表着一种精神,就是一种始终不缺乏人文关怀、人格独立和人性深度开掘的人文精神。诗歌呈现出的往往是一种最普遍又最深刻的意识,如《0档案》中的档案,我们每人都有一个档案跟着,但是直到我们死,恐怕也不能见到我们的档案里面究竟写着什么样的东西。就是这样一个最普遍不过的生活中的规则,但是究其内在,确实十分荒诞的,也是十分深刻的。相比起来,散文、小说和影视文学所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并不都具有普遍性。散文往往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一些优秀的散文也不仅仅是以文中所体现的某种精神,而是细化成一种感受,一种心情。小说有着相当大的容量,当然能表达出比散文更加深刻的一些东西,比如说《白鹿原》里的一种家族的精神,《马桥词典》里的一种地域文化,但是不足以涵盖全部,一些评论家动不动就标榜民族精神、世界眼光等等,殊不知这种引导都慢慢地让自己的敏锐的批判力下降再下降了。至于影视文学,它受大众化的审美经验的影响最大,它往往是灵活地根据大众的需要创作,不是引导,而是一
味满足其并不高的审美趣味。诗歌在大众审美范围内的缺席,不能不说也正是大众的一种损失,诗歌和人文精神的一同消解并不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这也是大部分的知识分子所觉察到的,所以,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出现是有其必然性的。
结语
在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中,王蒙就曾有这样一种主张,人文精神不存在什么衰落不衰落之说,因为中国还没有什么人文精神。这种说法未免有些悲观。我倒是愿意相信说人文精神在90年代就开始衰落了,不论是诗歌还是别的文类对大众的吸引力确实下降了,知识分子也不再有那种启蒙时代的神圣的地位了。正因为如此,如何拒绝俗化,如何在时代的潮流中在坚持自身原则的立场下不断探索创新,用真正承载着人文精神的作品来“俘获”大众的审美眼光,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的精神家园需要重建,或者至少是大的改建。诗歌在文学中的缺席,往往暗示着整个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缺席。
注释:
张闳.诗歌为什么暗淡无光.《世纪末的中国文坛》.上海文艺出版社.
张闳.诗歌为什么暗淡无光.《世纪末的中国文坛》.上海文艺出版社.
参考文献:
徐俊西主编.《世纪末的中国文坛》.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於可训著.《中国当代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③孟繁华.程光炜著.《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当代文艺思潮课程论文
题 目:从诗歌的“缺席”看90求函数定义域年代人文精神
院 系:文学与新闻学院
专 业:汉语言文学三班
学 号:男孩好名字2008370302
姓 名:姚 纯
指导老师:罗 如 春
完成日期:2011年11月20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