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 先修课 |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概论 |
学分 | 2.5 | 学时建议 | 48学时 |
授课对象 | 网络专业一年级学生 | 后续课 | 网络技术基础、网络主流设备、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等 |
课程性质 | 专业基础课 | ||
二、课程定位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对应于计算机维修员,计算机销售员,计算机系统维护员,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院重点建设课程之一。对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职业
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课程是培养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与内部部件的连接,熟练掌握微机的装机过程与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并能理论联系实践,在掌握微机维修维护方法的基础上,判断和处理常见的故障。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学生的学习模式应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达到人人能动手操作实习。由于计算机发展迅速,本课程知识更新太快,要求在学习中适时增加新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手撕包菜的做法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1.能识别计算机硬件设备;
2.能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计算机各部件的选购;
3.能熟练组装计算机;
4.能熟练安装操作系统和补丁;
5.能熟练安装板卡驱动程序;
游戏美女名字6.能熟练安装应用软件和补丁;
7.能熟练安装和使用防病毒软件;
8.能熟练安装和使用软件防火墙;
9.能熟练诊断和排除常见主机故障;
10.能熟练诊断和排除常见外设故障;
11.中国猎头公司排名能熟练进行计算机系统的日常维护
(2)知识目标
1. 知道组成计算机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主要用途;
2.知道主板、CPU、内存、显卡、硬盘、光驱等的品牌,性能以及选购技巧;
3. 知道计算机组装及与外设的连接方法;
4. 知道组装微机的注意事项;
5. 知道计算机主流设备的性能参数、作用及市场参考价位;
6. 能设计出满足需求、性价比及稳定性好的计算机配机方案;
7. 能熟练组装一台微型计算机并进行必要的测试;
8. 知道BIOS设置方法。特别是系统启动顺序、密码设置及芯片设置的方法;
9. 能熟练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
10.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设置、调试、优化及升级方法;
留学机构哪家好 11.了解微机系统常见故障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2. 初步学会诊断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并能进行维修;
(3)态度目标
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协调、合作及沟通能力,强化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4)终极目标
具备企业计算机管理员等相关工作岗位必备的基础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够独立完成企业计算机的维护工作。
2、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从计算机应用的视角出发,以满足本专业就业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系统组建、管理、维护的基本技能为基础,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岗位工作目标与任务分析,分解完成工作任务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采用并列和流程相结合的教学结构,构建教学内容的任务和达到工作任务要求而组建的各项目,以及教学要求和参考教学课时数。通过实体操作、情境模拟、案例分析、故障排除,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基本达到计算机维修工(高级)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应用情境及能力训练任务 | 学时 | |
计算机的组装 | 认识计算机内外结构 | 2 |
计算机硬件组装 | 4 | |
CMOS设置 | 2 | |
分区与格式化 | 4 | |
操作系统的安装 | 4 | |
常用软件的安装 什么叫房产税 | 3 | |
计算机的组装综合实训 | 计算机的组装 | 课外 |
合计 | 东莞购物 19 | |
计算机的维护 | 系统日常维护与硬件测试 | 4 |
硬件故障与排除 | 6 | |
软件故障与数据恢复 | 4 | |
计算机的组装综合实训 | 计算机维护 | 课外(机房、图书馆机房等办公网络) |
合计 | 14 | |
计算机的系统测试 | 硬件组装测试 | 3 |
系统安装测试 | 2 | |
维护测试 | 2 | |
综合实训 | 8 | |
计算机的系统测试综合实训 | 系统综合测试 | (组装维护实训室) |
合计 | 15 | |
3、教学方法设计
结合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特点,基于行动导向,根据每个任务的内容特点,以真实案例进行引导,综合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法、采用现场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1. 任务驱动法:教师组根据知识点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任务教学。把传统的教学分解成各个任务模块的过程教学。把理论知识融解于任务过程当中,让学生担任学习过程的主角,教师共同参与,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六个阶段学习。教师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积极采取启发式、讨论式、讲授与自学相结合、项目教学法、轮回交谈、小组讨论等多种指导性教学方法,着重讲思路,讲方法,讲重点,讲难点,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习方法得到改进,变“学会”为“会学”;另一方面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开发应用潜能,增强岗位工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