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关于政协重庆市委员会五届五次会议第088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商务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2.05.16 生化小说
∙【字 号】渝商务函〔2022〕221
∙【施行日期】2022.05.1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天龙八部骨灵腰带∙【时效性】现行有效
∙2022年高速免费日期【主题分类】机关工作,商务综合规定
正文
树袋熊介绍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关于政协重庆市委员会五届五次会议第088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民进重庆市委会:
寒衣处处催刀尺 您们提出的《关于我市加快打造“世界美食之都”的建议》(第0884号)收悉。经与市人力社保局、市经济信息委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抓集聚”。
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是培育打造一批国际美食集聚区。抢抓长嘉汇大景区、生态广阳岛、西部科学城、寸滩国际游轮母港、礼嘉智慧公园、长江文化艺术湾区等示范工程建设机遇,依托重塑“两江四岸”国际化山水都市风貌规划布局,利用相关区域内的高档写字楼、商用物业设施、酒店、高档社区等,积极引进世界和国内知名风味美食、特餐饮,吸引国内外著名餐饮品牌设立首店、旗舰店、示范店、西部总店。目前,已经涌现出渝中区莱福士、沙坪坝区金沙天街等国际美食集聚区。二是培育打造一批业态网红美食地标。积极推进美食与商旅文园区创新融合发展,将城市记忆、文化片段、生活场景、商业空间融入核心商圈、旅游景区、美食街区,实现“业态、形态、
生态、文态”四态合一,打造一批各具特的网红美食地标。结合“公园经济、网红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经济趋势,着力新改建一批公园式、景区式、沉漫式、体验式的特美食商圈、美食街和美食主题乐园。目前,寸滩国际新城丝路花街、观音桥商圈陶然居大观园等已经成为向市内外游客展现重庆美食的新窗口。三是提档升级一批传统美食载体。借助城市更新行动契机,对现有的特美食商圈、美食街区、美食小店等进行功能完善和提档升级。借势全市智慧商圈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传统美食商圈向公共服务智能化、政府管理数字化、产业发展联动化、企业营销精准化、消费服务智慧化的智慧美食商圈转型升级,打造场景化、智能化、国际化的美食新场景。
二、关于“重培育”。
近些年来,重庆着力培育打造“美食之都“”,培育了一批大品牌、大企业。一是产业规模稳定增长。尽管受疫情影响,2021年全市实现餐饮收入1953.32亿元,同比增长28.5%,两年平均增长13.2%。二是产业基础逐步完善。重庆已建成中国美食之乡10个、中华美食街17条、市级美食街52条,是中华美食街最-多最密集的城市。贯彻落实《餐饮企业的等级划分与评定》等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累计创建钻级酒家188个、三星级及以上酒店(饭
店)173家,餐饮消费场景大幅改善。三是市场主体稳步发展。全市餐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约为26.1万户。培育形成了一大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餐饮品牌,拥有小天鹅、陶然居、德庄、骑龙、秦妈5个“中国驰名商标”和20个著名商标。5年累计入围中国餐饮企业百强企业58家,10年累计入围企业213家,排名全国第一。刘一手集团走出国门发展,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阿联酋等10余个国家开店60余家,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
三、关于“善推广”。
重庆美食闻名天下。一是以节庆活动为杠杆,撬动重庆美食产业发展。从2003年至今,我市已举办了13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暨食品博览会。在南滨路举办的第二届火锅节上,万人火锅宴延绵2.1公里,30万人同时参加,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重庆成为闻名中外的“火锅之都”;到2021年,重庆火锅产业链产值已超过5000亿元。2017年中国烹饪协会在重庆举办“第二十七届中国厨师节”,重庆获评“中国小面之都”;到2021年,重庆小面产值已超过300亿元。二是立足全球,提早布局。2007年,时任重庆市市长王鸿举率领重庆餐饮龙头企业到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办了“重庆美食周”活动,提升了重庆影响力。2010年,在中国烹饪协会指导下,重庆承办了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中国美食节,
受到了各国大使的高度赞扬。2017年,重庆在英国伦敦举办了小面节活动,参展企业代表受到了中国驻英国大使及伦敦市长接见。2018年,我委率领部分食品生产商参加了德国科隆市举办的国际食品展销节。近年来,全市也有重庆美食“走出去”的计划和安排,后因疫情暂时中断。三是围绕国家战略,推动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2021年10月,第十三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暨国际食材博览会与成都国际美食节同步举行,通过成渝双城联动,共同传播重庆美食文化。开幕式上,川渝双方代表共同见证并启动了美食房车快闪发车仪式。我市江北、巴南、垫江等区县以及市餐饮协会、市烹饪协会等先后与四川相关地、市联动举办美食节、技能赛和品鉴宴,共同推动重庆美食发展。
四、关于“快申报”。
word字体放大 在申报工作上,我们一直在蓄力准备。一是市人力社保局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给予大力支持。持续举办“巴渝工匠”杯居民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累计吸引30余万人参赛,选拔培养高技能人才1万余名。承办“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并推动永久落户重庆,44个国家和地区698名技能精英来渝参赛,配套举办“巴渝工匠”绝技绝活交流展示和企业产品技术展览。争取世界技能大赛烘焙、西餐烹饪国家集训基地落户重庆,重庆培养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上
获得1金1铜佳绩。举办两届全国火锅、面条技能大赛和中国菜技能大赛,吸引15个国家以及国内29个省(区、市)5000余名选手参赛。二是市经济信息委以重庆小
面为突破口,探索美食工业化发展路径。市政府印发《加快推动重庆小面工业化发展实施方案》,在大渡口区建设重庆小面产业园,制定重庆小面预包装食品团体标准,塑造重庆小面区域公用品牌。贯彻落实《重庆市创建设计之都行动方案》(渝府办[2022]2号),实施市场主体壮大、专业人才引育、品牌活动塑造、載体培育和设计生态构建五大行动,推动全市工业设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三是商务部门积极作为。积极推荐“重庆火锅”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年1月18日,《中国日报》(英文版)以“Chongqing hotpot adds spice to city”(重庆火锅让城市增加味 道)为题向全球推介重庆火锅;1月31日,重庆火锅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受到全国人民及海外华人热捧;重庆火锅之歌、重庆小面之歌在行业广泛传唱。编著出版了《味澜世纪》《重庆风味小吃》《实用川菜烹饪技术教材》《品味渝菜》《渝派川菜宝典》《重庆小面全典》等10余部书籍,推荐15道重庆菜入选《中华美食荟》(商务部编印)、15种重庆小面入选《国泰民安国庆面》(中央宣传部编印),为挖掘重庆美食、宏扬美食文化作出了贡献。
五、关于“推整合”。
2021年下半年,市商务委围绕美食之都申报开展了专题研究。但受国内外疫情以及美食之都申报规则改变等因素影响,目前还处于内部论证阶段。特别是去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重庆等5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给重庆美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经过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建设国际美食名城。为此,市商务委牵头开展了国际美食名城课题调研,草拟了《国际美食名城建设方案》,目前正按程序报批后推进实施。下一步,我委将会同市级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围绕建设国际美食名城,进一步吸纳和落实您们关于加快打造“世界美食之都”的建议意见,进一步练好内功、夯实基础,把重庆美食名片擦亮做响,助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此答复函已经章勇武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们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我委。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
2022年5月16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