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成语中汉字所含的中国文化
题目:浅析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以有关于人体的成语为例
摘要:作为汉语语言表现形式之一的成语,是其民族文化的写照,同时是人民众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的结晶。文章通过分析有关人体的成语,挖掘出成语中蕴含着的宝贵文化财富,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辉煌,了解中国古代中医文化、精神文化、饮食文化以及养生文化等多方面。
主题词:成语中国文化精神中医饮食养生
浅析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以有关于人体的成语为例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其言简意赅、内涵丰富、音韵和谐、寓意深远,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精华,可谓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成语大
都有一定的出处,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沿用下来的,对有关于人体的成语进行分析,探讨成语中蕴含的中国古代文化,从而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理解。
作为一名中国人,对汉语言中常见成语认得、会写、能读,但要深究,才发现自己根本不识字,因为随着时间迁移,几千年以前的汉字,已经改变其原本的意义或者已经引申了其它意义。本文根据与人体相关成语的分析,从中搜索出中国古代文化的踪影。
一、成语中展示出的古代中医文化
1、成语与人的身体体脏器
成语中直接提到人身脏器的很多,在这里列举几个。最常说的是“肝胆照人”。这个成语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1]第九十回:“便是先生,你又怎保得住你那东人父子,一定也像你这等肝胆照人,一心向热的?”
中华成语大词典解释是这样的:肝胆,即肝脏和胆囊。照人,
指心地坦诚。整个成语比喻以真诚待人。在这个成语之中,有两个代表人体器官的词,一个是肝,一个是胆,最初形成这个成语的时候,选择肝和胆的搭配是有意义的。
在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本神》[2]一书中提到说肝是将军之官,负责人的谋虑。胆是中正之官,负责人的决断。
胆的主要功能是排泄胆汁,帮助肝疏泄以及决断。中医学对肝的作用非常重视,但对胆的认识主要为胆附着于肝,主要是贮藏和排泄胆汁,胆合于肝,助肝的疏泄,让气机调畅,不论是在内的脏腑还是在外的肌肉,都能够出入升降,往来纵横,并行不悖,维持脏腑之间的协调平衡。因为人体是一个出入升降气化运动的机体,肝气舒展,气机就能够调畅,进一步使脏腑气机升降有序,出入有节,气血和调,阴阳平衡。
肝为脏,脏腑之中脏为主,腑为从,胆附于肝,脏腑相通。肝胆最为亲切。所以成语中用肝胆来搭配。
除了上面举的“肝胆照人”,还有“怒发冲冠”。这是一个形容词,看似与脏器无关,其实不然。最初是在《庄子·道跖》[3]中说到:“遏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4]也提到:“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5]第五卷:“昨日个个都是冲冠怒发,战士军前话死生;今日个个都是酒落欢肠,美人帐下评歌舞。”?
洛克王国宠物组别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中华成语大词典解释是这样的:愤怒得头发直竖起来,顶起
了帽子。形容愤怒达到了极点。
是什么意思当一个人的愤怒到达一定程度,毛发是会竖起来的。
怒字本义是“愤怒”。《说文解字》[6]: “怒, 恚也。”“恚, 怒也。”“怨,恚也”由“怒”字此义构成的成语有“怒火冲天”、“怒气冲冲”、“怒容可掬”、“怒不可遏”、“怒从心起”、“怒形于”等。这些成语无论从句法关系、还是从语义关系看, 都可肯定“怒”是“愤怒”义。“怒火”、“怒气”、“怒容”分别是“怒”之“火”“气”“容”。中医学认为,怒归肝,五行属木,气血上逆,令人善怒。因其归肝, 所以亦伤肝。“怒伤肝,其气击”,“怒则气逆”,“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这就是中医学关于怒的生理观和病理观,说的是欲望被阻拦,受到压抑,看到不平的事,令人愤慨,怒火内生然后向上搏击,形成一种痛苦的冲动情绪。我最大的遗憾是你的遗憾与我有关
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论勇》[2]里面提到:勇士者,目深以固,长冲直扬,三焦理横,其心端直,其肝大以坚,其胆满以傍,怒则气盛而胸张,肝举而胆横,裂而目扬,毛起而面苍,此勇士之由然者也。
就是说所谓勇士,两目至深,而且不转睛逃避很坚定,有长冲直扬的趋势,这个人的三焦纹理横生,心直而端正,肝坚而大,胆横而汁满。及其愤怒的时候,胷张气盛,肝举胆横,眦裂目扬,毛起面苍。
这里,说到的毛起,就是头发都竖起来的样子,这不是夸张
的形容,是人体一系列生理反应的表现,与事实吻合。
2、成语与人的病症
说到病症,“病入膏肓”就是一个经典代表。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成公十年》[7],说的是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竪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中华成语大词典解释是这样的:我国古代医学上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是药力所不能达到、病最难治的地方。指病情极重,已无法医治。有时也指问题严重,难以挽救。
其实,膏肓就是包裹、保护心脏的脂模,也就是心包。心包是心的宫城,心是君主之官,不受外邪,心包代替它受,所以《灵枢·邪客》[8]上说,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九针十二原》[2]上提到:膏者,是
脏腑的膏膜,肓者,是肠胃的募原,气味所生的津液,在身体内部形成膏肓,在身体外部表现出淖泽。
病入膏肓就是说病邪侵入到了人体最后一道防线,艾灸针刺服药都没有效果,无药可救了。
再就是“一窍不通”这个成语。它出自:《吕氏春秋·贵直论·过理》[9],“(纣)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通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孔圣人心达性通;商纣王生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才会杀害比干。所以孔子说其一窍不通,要不然比干就不会被杀。
寒窑赋原文中华成语大词典解释是这样的:窍:孔隙。古人把眼、鼻、耳、嘴称为“七窍”。七个窍,一个窍也不通气。比喻什么都不懂。多指人闭塞昏聩,对内情一无所知。
这也是用的成语的引申义。
事实上,《灵枢·脉度》[8]中给了解释:“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所以五脏有病,往往能从七窍的变化中反映出来。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实际上,心气足,不仅能保证舌辨五味,舌头转动灵活、说话流利顺畅也有赖于心神的健旺。通常来说,舌红润即表示心之气血充足。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也就是说,肾气足者,就会听力好。在病理方面,若肾精亏虚,则脑髓不足,容易出现头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肾阴虚的病人还经常会有耳如蝉鸣的现象。
“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矣。”肝血的盛衰会直接影响到视觉功能。若肝血不足,
目失所养,则两眼昏花、视物不明;若肝经火盛,可见眼红肿痛;肝阴虚,可致眼糊干涩;肝气郁结过久,则能导致口苦目眩。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主呼吸,鼻为呼吸出入的门户,所以说,鼻子要想发挥正常的通气和嗅觉功能,就必须依赖肺气调和,呼吸畅利。
“口唇者,脾之官也。”唇是口的组成部分,被认为是脾的外在表现之处,当脾气健运,气血充足时,口唇得养,则唇红润泽;若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唇失所养,则唇淡白,或萎黄无光。怎样选狗
二、成语中体现出的精神文化
成语体现出来精神文明包含了教育、宗教、政治、哲学、伦理道德等等方面,流传下来许多先进的思想理念成为优秀的文化遗产,到现代为止仍然具有不朽的魅力。现就精神和魂魄两个词组在成语中的用以,来窥探古代精神文化。
1、“精神”一词在成语中的理解
成语“精神焕发”,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10]:
“生觉丹田火热,精神焕发。”
中华成语大词典解释是这样的: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精神振作,精力充沛,情绪饱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