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思想解放的历史遗产
如何设置打印机共享作者:袁北星
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每一次的思想解放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近现代社会发展史,更加凸显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社会发展进步的程度。20世纪以来,中国发生了几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就其深度广度和首创价值而言,当数五四新文化运动。在爱国主义旗帜的引领下,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倡导民主、科学,彻底抨击专制、愚昧,进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掀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五四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推动作用直接而持久,它所播撒的思想种子超越时空,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也充分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当着旧思想已不再适应历史发展的新趋势,成为严重束缚人们意识和行为的枷锁时,思
想解放和观念变革就成为社会政治革命的先导和基础,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这样一次推动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是一次敢于向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旧传统、旧思想和旧势力挑战的思想解放运动。
战争以前,中国是个自我封闭的封建专制社会,清朝统治者以“天朝”自居,对西方物质文明均视为“奇技淫巧”。战争使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被迫打开,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强力侵入,渗透中国经济社会各方面。愚昧的清朝廷割地赔款,受尽屈辱,依然死守“祖宗之制不可违”,残酷杀害坚持变法的“戊戌六君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成立了中华民国。封建帝制虽然土崩瓦解,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并未随之消亡,旧的思想观念和封建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共和”政体下的“尊孔”、“复古”、“读经”之风日盛,封建专制主义思想沉渣泛起。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袁世凯,一方面企图“借尸还魂”复辟帝制,另一方面以出卖国家利益“结与国之欢心”。
正是在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背景下,面对复古逆流和丧权辱国阴霾的仁人志士开始反思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五四新文化运动担当起思想解放的重任。陈独秀指出:“我们中国多数
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① 当时的进步思想家认为共和制度不能真正得到巩固,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装修哪个公司好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创办了反帝、反封建的前沿阵地《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个性解放,批判专制制度,清算封建礼教,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这是近代中国的一次具有启蒙价值和划时代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1917年前后,《新青年》相继发表了一批进步知识分子的文章,他们首先从提倡白话文学开始,主张废除僵化的体裁、言之无物的文风和摹仿古人、不合文法的陈词滥调。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② 这部作品不仅是新文化运动中以白话文创作的第一篇小说,在新文学运动中有着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对旧礼教、旧文化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具有思想解放的深远意义。随着一批白话文作品的出现,这场文学革命的意义和影响开始远远超出文学范围,成为一次
沉重打击传统观念和封建势力,尖锐批判维系专制制度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为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扫除了思想障碍,廓清了发展思路。
丰台恒富中街疫情以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为先导,以救亡图存为目标的五四爱国运动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取得了初步胜利。此后,反帝、反封建潮流风起云涌,进步青年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五四新文化运动也由此向纵深发展,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成为这一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主流。通过不断的摸索,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主义是现在和将来人类的共同理想”。思想解放亦从此被写在指引党前进的旗帜上。
五四思想解放运动使中国固有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颠覆和摧毁了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作为一次被载入史册的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其目标更明确,志向更高远,即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促进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其意义十分深远。正如在延安整风时所说:“如果‘五四’时期不反对老八股和老教条主义,中国人民的思想就不能从老八股和老教条主义的束缚下面获得解放,中国就不会有自由独立的希望。这个工作,五四运动时期还不过是一个开端,要使全国人民完全脱离老八
老师节日快乐股和老教条主义的统治,还须费很大的气力,还是今后革命改造路上的一个大工程。”③ 五四思想解放促使中国人民对现代与传统、民主与专制、科学与迷信、自由与愚昧进行进一步的反思,折射出中国人对走出传统、迈向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强烈愿景。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藉此思想解放运动,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转型。
二、五四思想解放的核心内容是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倡导和弘扬民主科学思想
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变革的层面上,具有持久而深远的影响。作为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思想解放的核心内容就是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要求民主自由;在思想上反对封建旧礼教、旧道德,倡导个性解放;在文化上反对迷信盲从,弘扬科学精神。正如新启蒙运动时期的著名哲学家艾思奇所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反对旧的封建传统文化,也就是反对那种使大众愚蒙的,只当做少数特殊人物的饰装品和御用品的旧文化”。为此,必须“用民主的自由的思想来对抗独断的教条,用科学的文化来代替迷信的愚蒙。这就是民主主义和科学精神的要求。总之,要从黑暗的中古时代的睡梦中把民众唤醒,使他们能够自觉到自己的现实的存在,这就是新文化的意义,也就是启蒙运动的意义”④。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由尊孔复古、帝制复辟的社会现实引发出来的,因此五四思想解放首要的内容就是旗帜鲜明地反对孔教、批判封建纲常名教。从根本上批判和否定作为专制制度思想基础的封建礼教,大力推崇和倡导代表进步思想观念的民主和科学,成为五四思想解放运动倡导者们的共识。陈独秀指出民主共和重在平等精神,孔教重在尊卑等级。李大钊也尖锐地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于不当存于宪法。”⑤ 当封建主义在社会生活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时候,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但他们并没有完全否定孔子及其学说,陈独秀肯定了孔子的历史地位和孔学的历史价值,表示“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无价值”。李大钊也明确表示:“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可见,新文化运动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而是抛弃其中有悖于民主科学思想的糟粕。
从对孔教的批判进而反对封建迷信、教条和专制、独断,破坏一切偶像。五四思想解放的倡导者们不迷信,不尊圣,不拜古,敢于冲破一切脱离现实、阻碍社会进步的陈腐东西。陈独秀说:“除了牵强、附会、迷信,世界上定没有万世师表的圣人。推诸万世而皆准的制
度和包医百病的学说这三件东西。”⑥ 胡适推崇尼采的“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提倡对什么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鲁迅发表了“旧象愈摧破,人类便愈进步”的随感录。他们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大讨伐,对麻木不仁者如同当头棒喝,充分显示了思想解放的巨大作用。批判封建专制,是为了弘扬民主科学。专制、愚昧、封建礼教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残余,在社会上有着盘根错节的势力和根深蒂固的影响。五四进步青年勇敢地对此全面宣战,陈独秀大声呐喊:“追本溯源,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因此他认为“我们相信尊重自然科学实验哲学,破除迷信妄想,是我们现在社会进化的必要条件”⑦。文件解压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封建的文化专制主义的批判,其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对人的个性的压抑和摧残。推崇个性自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封建启蒙性质的鲜明反映,也是五四思想解放的一个重大成果。个性解放、个性自由是人的解放的一种内在要求,是实现人本身价值的一种基本方式。傅斯年在《新潮》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文章痛斥说,破坏个性是最大的罪恶,是“万恶之原”,在他看来,压抑和摧残人的个性是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最大罪恶,
而且是封建制度一切罪恶的根源。陈独秀将个性解放理解为“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鲁迅在其早期作品《文化偏至论》一文中,极力赞同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斯蒂纳、叔本华、易卜生等人歌颂个性解放和个性自由的思想,并指出缺少个性鲜明的才能之士,是国家和民族的不幸。胡适对个性解放、个性自由实质的认识和阐述,有独到的见解并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他认为“个性主义”具有两个特性,“一是独立思想,不肯把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肯把别人的眼睛当眼睛,不肯把别人的脑力当自己的脑力;二是个人对于自己思想信仰的结果要负完全责任,不怕权威,不怕监禁杀身,只认得真理,不认得个人的利害”⑧。他认为个性就是每个人的思想自由或自由的思想,即独立思考问题的自由精神、敢于发表独特意见的无畏品格和敢于承担个人责任的社会意识。胡适还将推崇个性或压抑个性,作为评判民主社会或专制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他认为专制的社会,“往往用强力摧折个人的个性,压制个人自由独立的精神;等到个人的个性都消灭了,等自由独立的精神都完了,社会自身也没有生气了,也不会进步了”⑨。因此,“社会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摧折个人的个性,不使他们自由发展”⑩。
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个性解放与个性自由,尽管所追求的还只是个人的解放而非全体劳苦大众和全人类的解放,但作为向封建专制、迷信宣战的思想武器,在当时乃至今天都鸠占鹊巢的鸠和鹊是什么意思
极具进步意义和思想价值。更难能可贵的是,当时的进步思想家由此问题出发,进而提出了“改造社会”、“建设新社会”的要求。改造社会在思想界被旗帜鲜明地提出,成为先进的中国人共同关注的焦点,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是第一次。直到今天,我们还是能够从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遗产中吸收到有价值的思想营养。
三、五四思想解放的重大成果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
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伟大之处在于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一思想解放运动不仅把人们的思想从封建主义的禁锢下解放出来,而且突破了旧民主主义的思想樊篱,为在黑暗中苦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仁人志士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对封建专制的批判带来了思想的大解放,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不可缺少的条件,这是五四思想解放最重要的成果。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并没有出现如辛亥志士们所期盼的局面。在国内,袁世凯窃取胜利成果,张勋复辟,思想界出现尊孔复古逆流;在国际上,1915年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参与瓜分中国的争夺,国家陷于纷争与动乱之中。先进的中国人始
终没有放弃对救国道路的探索,革命党人发动了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等,但再次遭到反动军阀的疯狂镇压。
要救国必须寻新的出路。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爱国者一直将西方国家的富强文明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而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初也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贫富悬殊的状况日益显露,其固有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一战后的欧洲更是遍地疮痍,令人触目惊心。随着巴黎和会撕下了“公理战胜强权”的面纱,西方帝国主义的面目暴露无遗,人们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的幻想被打破,越来越多的进步中国人开始质疑西方社会政治制度和文明价值。曾对法兰西文明倾心不已的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后郑重宣告:“我们相信世界上的军国主义和金力主义,已经造成了无穷罪恶,现在是应该抛弃的了。”{11}正是这种质疑,为其后来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