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格物致知的含义。
西安北站到西安站
2.能力目标: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要点】
重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设想】
【教学步骤】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1.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4—196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执教。1969年后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于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释题:
3.写作背景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⑴先标明自然段,解决字词问题;⑵默读,快速浏览全文;⑶请学生朗读课文;⑷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作者在文中论述了什么主题?
1.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韩国谐音
渤海大学是几本丁肇中(zhào) 瞭望(liào) 授予(yǔ) 儒(rú)家
2.词语积累
词语积累
荣幸:光荣而幸运。 授予:给与(勋章、奖状、学位、荣誉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领悟:领会。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土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抽象:不能具体体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激变:突然、急剧的变动。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帮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3.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同时也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5)举例证明,分析指出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第三部分(6—12)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第一层(6—10)指出“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
第二层(11.12)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指出轻视实验、不愿动手是无法取得
学术的进展的。
第四部分(13)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应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三、分析课文
1.分析第一部分。
①齐读第一部分。明确大意。
第一部分,介绍演讲的基本内容,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这一部分介绍发表演说的原因,并告诉听众,自己演讲的内容是基于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了解:“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多年来,我在美国的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③“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自《大学》;意思在释题中已说。
2.分析第二部分
(1)朗读第二部分。明确大意。
第二部分(第2~5段),分析指出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一部分分析指出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结婚礼仪“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作者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2)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①《大学》里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什么?
明确:“格物”和“致知”。
②《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火锅连锁
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③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讨论并归纳: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④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⑤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赛迦 奥特曼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知识导入。
【新课探究】
一、齐读课文,继续分析内容
1.分析第三部分
(1)默读第三部分,分析大意。
第三部分(第6-12段),分析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既有讲道理又有生动的事例,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作者指出:“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在作者看来,新的知识是从实验中得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
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第8段举了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说明新的知识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第9段讲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需要眼光、勇气和毅力。
第二层(11~12段),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中国学生的现状是: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却不会做研究。而这样是无法取得学术上的进展的。这一层中,作者指出传统教育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第12段举作者个人的经验证明了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作者自己初到美国时,就发现了光埋头读书是不能应付一切的。在经历了一番彷徨恐慌之后,作者悟到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2)问题探究
①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②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要有实验的过程)
③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④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高分低能)
⑤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2.分析第四部分
(1)齐读课文,明确大意。
第四部分(第13段),提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应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帮助听众拓宽视野,让听众意识到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不仅在学术研究中不可缺少,在应付今天的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所以在一般的教育中,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如何体现出来?作者认为“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2)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注意:上面主观题的答案只属于参考答案,表述方式可多样,甚至可从另一个角度去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只有这样去训练学生,教给学生方法,学生才不会死记答案,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适应中招考试。(中招考试主观题的答案基本上都是言之有理即可)
二、本文写作特小结与难点点拨。
1.语言特点:通俗易懂,易于听众接受。
如:作者的亲身经历,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使人真切地感受到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举王阳明的例子,生动地说明了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真正重视格物致知。
2.论证方法:
(1)引用:第二段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
正面事例: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反面事例: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中国传统教育和科学发展的历史对比,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才能获得。
注意:一定要让学生知道各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3.重点语句分析
(1)格物致知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思是推究事物,才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2)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永远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到的。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在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教育和艺术等方
面提出的主张,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孔子作为儒家人学思想的开拓者,形成了以“仁”、“礼”为核心内容的个人修养体系和伦理性人学思想。孔子弟子沿这两条线索发展了孔子的人学思想,即以强调“内圣”为主的思孟学派和强调以“外己”为主的荀况学派。特别是《大学》以“三纲领”、“八条目”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总结了儒家的思想,注重内心修炼,提倡从内到外,提高个人修养,达到“圣人”的最高境界,从而领悟真理。
(3)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
美国科学家戴维说过:“科学要求我们具有直面现实的毫不妥协的态度,利用已有的大量的理论进行测量和实验,给出谨慎的、具有不同程度确定性的解释。”历史事实也证明,科学史上的每一次重大发现无不以实验为基础。早在1641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曾同时抛下两件物料相同但重量不同的物体,以驳倒亚里士多德认为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实验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它的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会以同样速度落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