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淮安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1.07.28
【字 号】淮政发[2011]137号
【施行日期】2011.07.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大专生考公务员
免费出国留学的条件∙【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
正文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催款函范本
(淮政发〔2011〕137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苏政发〔2011〕69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市旅游业跨越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赞美老师的名言名句  一、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奋斗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景区景点开发为重点,以打造华东一流、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突出我市“名城、名人、名菜、名湖、名著、名河”的旅游特,打造“文化名城、名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乡、生态家园”的城市形象,推动全市旅游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旅游业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合理开发、和谐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的关系;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布局的原则,编制高起点
老房装修报价、高标准的旅游发展规划;坚持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的原则,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景区和旅游特产品;坚持政策引导、优先扶持的原则,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围绕全市旅游开发重点,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和实施建设力度,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三)奋斗目标。到201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400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以上,成为全国知名旅游城市;到2020年,力争使旅游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7%以上,将淮安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城市。
  二、工作重点
  (一)坚持规划先行,以旅游规划引领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淮安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市级总体规划引领县(区)、景区、项目旅游规划。近期内重点做好环洪泽湖、环白马湖、淮安生态新城、盱眙天泉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清河区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旅游规划等相关景区开发规划的编制工作。完善旅游规划评审制度,县(区)旅游规划要经市政府审批后才能施行。加强项目管理和规划的实施监督,杜绝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在旅游项目建设中,严格进行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办理环境
影响评估手续,并按要求配套污染治理措施。城市和乡镇建设发展规划要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实现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考驾照流程  (二)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开发,增强景区(点)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一是倾力打造“名城”旅游精品。深度开发“一府、两镇、四河”,将淮安打造成为名人文化、漕运文化、美食文化交相辉映、特明显的历史文化名城。加快淮安府署后续工程,将之打造成国内著名的府衙,并启动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工作,与现有的中国漕运博物馆(漕运总督府)、河道总督府、清晏园、文庙-慈云寺历史风貌区共同构成明清文化景点;综合开发河下、码头两个古镇,形成各具明清、楚汉文化特的旅游景区,产生新的旅游增长极;二是倾力打造“名人”旅游精品。突出周恩来、韩信、吴承恩和朱元璋四大世界级名人,带动枚乘、枚皋、梁红玉、关天培、刘鹗、周信芳等一批名人景点建设,充分彰显淮安人杰地灵、名人荟萃的地域文化。进一步提升周恩来纪念景区档次,拓展红旅游项目,充分展示一代伟人风范;建设“韩信军事乐园”,展示一代“兵仙”的军事风采;打造明祖陵帝陵文化景区,展示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传奇故事。三是倾力打造“名菜”旅游精品。围绕“名街、名店、名厨、名宴”,进一步挖掘、创新、提升淮扬菜传统文化,充分展示“淮扬名菜香天下”的美食内涵和深厚底蕴。全市建设5条以上精品美食街,近期重点完善大闸口至清隆桥
沿里运河“淮扬菜美食街”工程、朱坝活鱼锅贴城和盱眙马坝龙虾城三条美食街,集中市内小吃名店和市外特菜肴,形成集聚效应和品牌优势;继续恢复一批淮扬菜老字号饭店,开展“淮扬菜百家名店”评比活动,并在市内外进行授牌;充分利用市内旅游烹饪职业教育优势,培养一批淮扬菜大师、名师和高等级厨师;推出“长鱼席”、“全鱼席”、“开国第一宴”、“乾隆接驾宴”、“龙虾宴”等淮扬菜名宴。四是倾力打造“名湖”旅游精品。围绕“悬湖、古堰、温泉”三大特,高起点规划和建设湖滨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充分展示“美丽清纯洪泽湖”的醉人风姿和迷人风采。提升中华水典暨洪泽湖水上运动会档次,加快古堰旅游区和洪泽湖“古八景”建设,高水平举办“洪泽湖古堰全国自行车大赛”、“洪泽湖全国龙舟邀请赛”等国内国际赛事。深度开发老子山温泉旅游,提高品质,铸造品牌。五是倾力打造“名著”旅游精品。建设“美猴王主题公园”,展示一代文学巨匠吴承恩所创造的“神魔世界”;建设“红楼梦大观园”,展示曹雪芹先生笔下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恩怨情仇;六是倾力打造“名河”旅游精品。充分发挥淮安“四河穿城”优势,着力建设古运河文化长廊,打造运河旅游精品,彰显淮安运河之都风采。
  (三)提炼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按照突出特、形成品牌的要求,加快名人名城之旅、古运河之旅、洪泽湖之旅、淮扬美食之旅、盱眙山水之旅等特
旅游线路建设,整合旅游景区景点,丰富完善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线路。围绕精品线路开发,加快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开通市内旅游专线,增设古淮河客运码头,增加淮安机场航线,争取设立火车客运始发列车,进一步改善旅游交通环境;调整和优化旅游饭店结构,着重发展商务酒店和经济型饭店,同时建设一批高星级酒店和休闲度假村;积极开发旅游商品、纪念品,建设特旅游购物商店;加快特娱乐场所、休闲街区建设,打造一批高品位旅游休闲项目;加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厕所、标识标牌、咨询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方便外来游客。围绕旅游产业要素,形成以旅行社为龙头,由景区景点、宾馆饭店、交通运输、商品销售、文化娱乐等行业组成的旅游产业体系。
  (四)加强旅游宣传促销,积极巩固发展国内旅游市场。按照“唱响江苏、闻名全国、走向世界”的旅游促销战略和“统一形象,整体包装,市、县(区)联动,集体推介”的格局,立体式、全方位、大手笔宣传推介淮安旅游。持续在央视黄金频道黄金时段投放淮安城市及旅游品牌的广告,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认真组织好具有淮安自身特点的各类节庆活动,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节庆活动拉动旅游业发展,提高淮安知名度和旅游美誉度。在国内著名的门户网站建立淮安旅游链接,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订票、订房、订餐业务;制作适合散客需要的旅游指南和宣传资料,在上海、南京等地旅游集散中心进行散
发,提高淮安旅游产品知名度和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在巩固传统客源市场的同时,积极对接周边旅游市场,大力开拓以长三角及淮安周边地区为重点的国内市场以及港澳台、日韩等客源市场;与徐州、连云港两市联合促销,联手打造“江苏旅游新三角”。
  (五)加强监督管理,优化旅游环境。设立由旅游、工商、物价、城管、质监、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组成的市级旅游行政执法协调机构,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抓好旅游安全生产,确保旅游安全。加强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强化行业自律,大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倡导诚信经营和诚信服务,增强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进一步旅游格式合同,强化条款规范和备案。加强旅游教育,促进市内高校旅游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完善初、中、高级人才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旅游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旅游创业培训,实施旅游企业家培养工程,推行旅游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强在职教育,推行旅游职业技能鉴定,5年内完成对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的分级分类培训。加强对导游人员的管理,完善导游激励机制,切实保障导游的合法权益。强化旅游行政机关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
  三、政策措施
  (一)大力培植旅游业市场主体,繁荣我市旅游市场。鼓励各行各业特别是市内大集团、大企业参与大旅游建设,鼓励个体、民营经济和社会闲散资金投资开发旅游业。加大旅游业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引、市外客商来我市投资兴办旅游业。除国家明令禁止、未达到规划要求和环保标准以外,投资者的经营范围不受限制。对引进资金来我市投资兴办旅游业的有功单位和个人,按市已出台的招商引资奖励政策予以奖励兑现。
  (二)制定落实优惠政策,为旅游业快速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凡纳入旅游行业管理、符合淮安市旅游发展规划的旅游景区,新建四星级以上达标饭店,达到一定规模的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生产或销售企业,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国内外投资者在我市投资AAAA级以上旅游景区(规划通过审核)项目的,优先供地,税费政策享受开发区工业企业待遇。
  2、在旅游景区范围内按规划开发旅游项目的用地,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出让金在全额征收后,经批准并征得投资者同意,可将50%的土地出让金作价入股;以租赁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年租金前3年减半征收;以土地作为国家投资入股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入股后5年内国家股红利部分可以增大国家股形式,继续留给企业
使用。
  3、投资旅游业所发生的地方性规费在市权范围内给予优惠。
  4、对星级饭店的用水、用气比照一般工业企业同等价格给予优惠。
  5、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经批准的公务活动,可委托旅行社安排交通、住宿、餐饮、会务等事项,并可依据相关开支标准凭旅行社发票报销,所发生的费用按照有关财务规定在相应科目中列支。
  (三)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旅游业加快发展提供支撑。市财政要扩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各县(区)应参照本政策,将旅游宣传促销费和重点项目开发引导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逐年增长。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等部门要紧紧围绕旅游重点项目,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开放式的大交通框架结构,提升景区的可进入性。要加大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将旅游企业纳入我市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范围,为旅游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支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