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哈尔滨市旅游业快速发展打造“冰城夏都”特旅游区的调研
报告
发布时间:2011-8-1信息来源:哈尔滨人大
为加快推进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的打造“冰城夏都”特旅游区决策的贯彻实施,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在常委会副主任才殿国带领下,市人大民宗侨外委员会部分委员及我市从事旅游业发展研究的专家组成调研组,于6 月份对全市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市旅游局、香坊区、松北区、通河县等有关部门和政府的工作汇报,召开了市政府相关部门和旅游业内人士及企业、部分县(市)负责人座谈会,并对部分旅游景点进行了实地考察。 瓷都景德镇位于哪个省
一、我市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特更加鲜明,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旅游产品和相关产业日益繁荣,我市旅游业已经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各级党委、政府对“冰城夏都”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基本形成了共识,围绕建设“冰城夏都”特旅游区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强化城市特
玻璃瓶盖打不开的旅游品牌推广力度不断加大;以大产业观发展旅游、大项目建设推进旅游,依托资源优势、打造品牌精品,优化软硬件环境、推进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措施不断强化;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逐步放大,对社会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2008年我市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3019.8万人次,同比增长19.9%,旅游总收入24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相当于全市GDP的8.57%。今年上半年,在遭受严重金融危机影响,世界性旅游业衰退的大背景下,我市旅游业仍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哈尔滨先后被评为“中国十佳宜游城市”、“中国十大节庆城市”,以“夏日圣地”美誉荣膺中国避暑旅游城市第三名。
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历程,是不断突破难点、不断创新进取、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其基本经验是:
1、以政府主导为引擎,牵动旅游产业加快发展。我市近年来旅游业之所以发展的较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较好地发挥了引导和激励作用。特别是在战略制定、宏观发展规划形成、资源整合利用、市场监管服务、政策激励扶持等市场无力解决的问题上,政府的作为反映比较明显。市政府将旅游业发展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召开常务会听取旅游工作汇报,建立了哈尔滨市旅游产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协调解
决旅游业快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近日将出台《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进一步加大促进旅游发展的力度。阿城、宾县、尚志等区县(市)成立了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召开了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推动“大旅游”发展格局的形成。政府主导旅游宣传和城市品牌策划,使我市旅游市场定位更加准确,城市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2、以强劲营销为重点,扩大城市知名度和旅游吸引力。通过媒体宣传与现场推介相结合,电视专题和文艺表演互动、节庆活动同“大篷车”巡游共促等生动多样的形式,开展一系列力度强、影响广、规模大的旅游促销活动,全方位、多角度的向国内外游客展现哈尔滨冰雪世界、清凉世界,滨水丽都、魅力之都的城市风貌,初步叫响了“冰城夏都”城市品牌。
3、以大项目建设为支撑,打造旅游精品工程。在做强国际冰雪基地、国际滑雪旅游胜地、国际冰雪主题公园、冰雪文化艺术殿堂等冰雪品牌的同时,结合我市“项目建设年”重点工程的推进,整合夏季旅游资源,着力开发建设“一江(松花江)、四区(二龙山、平山、帽儿山、
亚布力四个休闲度假区)、四文化(金源、欧陆风情、关东、红旅游文化)”夏都旅游项目,形成了“春、夏、秋、冬”系列特产品,使哈尔滨的旅游市场不再是“一季”独秀,实现了“四季”
特别是冬夏两季的均衡发展,推动了旅游产业的不断壮大。
4、以战略转型为契机,提升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加大旅游企业改革力度,探索推行旅行社联合经营、旅游饭店连锁经营、旅游景区集团化经营模式。建立了我市旅游散客集散中心、信息服务咨询中心,强化对散客的行、游、吃、住服务。培育了亚布力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龙头企业,扩大旅游经济规模,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使企业的活力、实力和竞争力逐渐增强,提升了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这些基本经验,是对我市旅游业发展实践的系统总结,是切实可行且十分宝贵的,应当在今后打造“冰城夏都”旅游特区的进程中一以贯之地推进实施。
二、打造“冰城夏都”特旅游区面临的制约因素
保险索赔目前,我市旅游业发展正处在新的转折时期,市委提出的建设“冰城夏都”特旅游区的战略部署,为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营造了良好平台,提供了难得机遇。但就旅游业发展现状看,无论是发展理念还是发展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其原因主要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亟待破解和突破。
1、对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做大做强的力度不够。由于一些地方对旅游业发展潜力、旅游产业的重要地位和旅游业已进入加快发展的“黄金期”认识不足,致使抓旅游发展的自觉性和紧迫性不够。引导不力、扶持不够、发展缓慢、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比较突出。这主要体现在:一是把旅游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认识不到位。特别是一些旅游资源比较好的地方,无论是在发展规划、政策扶持还是在工作措施上,推进力度不够。二是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缺乏长远眼光和宏观视角。旅游景区的建设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较低层次上,缺少深度功能开发和形象包装,对于相关资源也未能进行有效整合,由此造成资源闲置、重复开发、甚至破坏性开发,致使旅游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机构设置不能适应旅游发展的需求。人员配备力量薄弱,旅游产业发展仍处在边缘位置。
2、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完善,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一是落实国家、省、市已出台的支持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不到位。比如对于旅游宾馆、饭店和旅游区实行一般工商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的规定在我市没有得到较好的执行。二是旅游企业发展扶持政策不配套。对资源规划开发、重大项目建设、产品宣传推介等的支持措施还不够有力。三是对制约旅游业发展的资金短缺“瓶颈”问题还未有效破解,投融资渠道不多,环境
不够宽松。
冬天什么最好卖3、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产业要素缺乏有效配置。对区、县旅游资源乃至跨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缺乏创意和规划,景点“遍地开花”却往往是“单打独练”,致使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较低。景区、景点的深度挖掘开发不够,其服务定位、主题特及活动内容普遍存在着雷同问题,景区规划建设缺少大策划、大手笔、大投入,整体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道路交通服务与旅游线路设置和景区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一些景区、景点的发展。旅游产业“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还存在着短腿,尚未完全形成协调配套体系。接待设施不配套、服务功能欠缺已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4、现行管理效能不高,难以形成整体合力。从领导体制上看,我市已建立了加强旅游产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但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相关部门的职责尚需进一步明晰,联席
会议的职能作用尚未有效发挥。目前存在的旅游规划统筹难,项目实施操作难,综合治理执法难的问题亟待解决。从景区开发、管理看,“肢解”、“割裂”的现象十分突出,条块交错、隶属关系重叠,各自为政、相互制衡失管,致使景区的发展规划不统一、管理不到位、经营不规范,制约了旅游资源统一规划、保护、开发和管理。
三、加快推进“冰城夏都”特旅游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蚯蚓吃什么1、把握机遇,在发展“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理念上形成新共识。从经济发展的基本面看,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发展趋势向好。中央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政策定位,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发展;从市场需求的潜力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内旅游需求正在全面释放;从我市旅游业发展态势看,做大做强的氛围越来越浓,发展重点越来越突出,拓展空间越来越大,产业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了打造“冰城夏都”特旅游区的战略目标,为我市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各级政府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重新审视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把旅游发展的理念与城市发展的理念紧密结合起来,把旅游发展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抓旅游作为兴产业、促就业、调结构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在思想上进一步统一认识,切实有效推进市委决策部署的实施,创新理念、转变方式、凝心聚力、共谋力为,以思想的大解放、措施的大手笔来推动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2、科学规划,在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上形成新格局。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科学规划指导下,精心组织实施。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建设“冰城夏都”特旅游区的发
国庆日记500字展战略,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一是规划的修订编制要以“大旅游”发展理念为指导,充分体现加快我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实现旅游产业由传统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旅游并重转变,由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的发展新思路。二是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必须坚持有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优化的原则,切实提高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水平。依托资源优势,延长旅游产业链条。三是旅游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要与相关的专业发展规划和区域性发展规划相协调。注重规划的特性、整体性、相关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突出重点,立足长远,发挥旅游资源的综合优势,推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