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基本情况及经济发展情况
三江之源四川省基本情况及经济发展情况
四川地处中国西部,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四川是我们国家的资源大省、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幅员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居中国第5位;人口9000万,居中国第3位;在中国西部12个省区市中,四川的生产总值、粮食总产量、工业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占四分之一左右。四川资源非常富集。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寺,大熊猫栖息地,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水能、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2亿千瓦,占全国的26%;钒、钛、天然气等1 1种矿产储量居中国首位,其中天然气远景储量7.2万亿立方米。丰富资源的精深加工、就地转化具有很大的投资空间。四川科教人才实力雄厚。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中国科学院院士27人、中国工程院士35人,普通高校94所,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113.9万人。有20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而且相对成本比较低,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裕的劳动力。四川产业体系较为完善。全省农产品资源丰富,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粮食和副食品基地。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
端午节画画教程简单又漂亮
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和现代中药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与新材料等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拥有长虹、五粮液、攀钢、东方集团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四川商务环境比较优越。四川是中国西部地区内外资金融机构最多的省份,咨询、现代物流等服务贸易领域也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公司进入,综合配套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这些年我们通过开展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审批事项由1122项减少到478项,是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之一。特别要指出的是,四川生活环境宜人,生活方式舒适,省会成都享有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最佳宜居城市”殊荣,被誉为“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历经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考验,全省经济不仅迅速走出低谷,还取得了更大的发展,四川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2008、2009、2010年、20 11年四川GDP分别增长11%、14.5%、15.1%、15%;通过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在川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73家,居中西部首位,特别是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油气化工三大产业迅速崛起;美国、德国等9个国家在成都设立领事机构,进入四川的外资银行已有12家。四川这片投资热土充满生机和活力,已成为西部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地区。
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
大决策部署和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牢牢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奋力推进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和灾区发展振兴,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胜利完成了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趋稳、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到2011年9月底,纳入国家规划的恢复重建项目完工98.68%、概算投资完成98. 96%,纳入省规划的103个一般受灾县重建项目也基本完成。初步统计,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1026.7亿元,同比增长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633元,增长15.9%;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044.38亿元,增长3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99元,增长15.8%;农民人均纯收入6128. 6元,增长20.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3%。
一是投资、消费较快增长。主动对接国家支持的重点和方向,优化投资结构,加大投资力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41.6亿元,增长17.7%。贯彻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全面启动天府新区规划建设,集中开工了一批重大项目。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主体骨架正在形成,全省铁路营运里程达到3549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3000公里;双流机场客运量达到2907.4万人次,成都双流机场已在为全国第四大航空枢纽;水运港口建设加快推
进,集装箱吞吐能力在建和建成规模达到233万标箱。“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全面落实中央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措施,物价涨势得到初步遏制。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37.4亿元,增长18.1%。
刘流的女儿二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深入实施“7+3”产业发展规划和八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233个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计划,省级财政专门安排20亿元重点支持1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快园区发展,提前一年实现“1525工程”培育目标。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和中小企业发展倍增计划。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能力建设,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0.3%,高新技术产值突破6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28.8亿元,增长22.3%;净利润1961.3亿元,增长42.6%。积极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大力实施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和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粮食产量增长2.1%,连续五年增产。深化现代畜牧业试
yyfc点和提质扩面,建成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84个。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类经营组织带动农户面达59%。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西部物流、商贸、金融中心建设扎实推进,会展、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规模以上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到1000多家。旅游经济持续高位增长,实现旅游总收入2449.2亿元,增长29.9%。服务业增加值7015.3亿元,增长10.9%。
三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省市梯级试点有序推进。扩权强县试点进展顺利。市(州)、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公共财政正在实现由“吃饭型”向“发展型”转变。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4971亿元,增长15%;贷款余额22514亿元,增长16.3%;直接融资1616.2亿元,增长58%。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7.8%。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实际利用外资110亿美元,增长57%;到位国内省外直接投资7083.4亿元,增长32.7%。第十二届西博会四川签约项目6822.8亿元。推动外贸创新发展,进出口总额477.8亿美元,增长46.2%,其中出口290.4亿美元,增长54.2%。
四是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和国土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实施一批重大节能减排工程,加快淘
汰落后产能,严控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0%和89%。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营造林80 8万亩,退牧还草围栏建设1200万亩,治理沙化土地6.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0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35.1%。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初步建
养殖兔子立。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深入实施“金土地工程”,整理耕地120.8万亩,新增耕地13. 2万亩。
五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全省用于民生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2974亿元,占总支出的63.6%。“十项民生工程”投入1195.5亿元,完成计划的142.2%。深入实施藏区“三大民生工程”,解决2.6万户牧民定居问题,新录取8612名藏区学生和4131名彝区学生到内地接受免费职业教育,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易地搬迁项目竣工7442户。在凉山彝区404个村启动实施彝家新寨建设。结合重大产业培育做好人力资源保障和就业促进工作,城镇新增就业76.1万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保试点覆盖面分别达69.1%、70.2%,农村低保老人提前全部纳入新农保。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全面推进。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各项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我们将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把握“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突出“规模扩大、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总体目标,抓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四大着力重点,在调结构、稳物价、惠民
生的前提下保增长、求提高,努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