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中年是离角最近、离自我最远的一段时光
中年,是离角最近、离自我最远的一段时光。
孩子是可以任性的,因为他们还不谙世事;老人也是可以任性的,因为他们已洞悉世事;而中年人最是不敢任性,因为他们是孩子的父母,是老人的儿女。
孩子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老人们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唯有中年人,一脑门子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只缘身在此山中。经济赔偿金
人
至中年始大惑
古人称“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那是小国寡民的农耕时代,四十来岁已经是抱孙子的年纪。而今天的都市人,四十来岁,却还在还房贷、养老小,伺候着上级,维护着朋友圈。
再说二三十岁一头撞进职场,加班进修受委屈都是必修功课。有愤怒有沮丧有疲惫有绝望,唯独没有时间和成本困惑。“惑”字写得好:或此或彼的选择压在心上,不知取舍——困惑是
个资格赛,中年包场。
年轻时为了一个铁饭碗,别过故乡,散了女友,中规中矩从擦桌子打开水干起,到了中年,恍然惊觉再不干点儿什么就来不及了!一言不合就创业,创业不成就修仙,这般大起大落,太年轻时没资本。
有选择这件事,在少年人看来向往不已,真到了大多数中年人手中,却像刨花生一样拽出来一嘟噜一嘟噜都是烦恼。我认识一位素质优秀的大哥,初中毕业去兵团,恢复高考时居然跳过高中和大学,一举考上硕士,毕业分配到大媒体,娶了从兵团时就默默相随的女友,生了个大胖儿子,在世人眼中,真是一把现世安稳好日子。人到中年,这位果断睿智而又倜傥潇洒的大哥选择自己砸了铁饭碗,下海经商,用他自己的话说,“狼行天下吃肉,狗行天下”。弄潮儿永远是赶浪头都掐尖儿的勇士,房地产做到风生水起,离婚再娶的年轻太太如花似玉,年过半百又生了一个小儿子,整天捧在手心,终是因为害怕家产声名太盛孩子被而移了民。做惯了大哥的人一下子丢了觥筹交错鲜衣怒马,终日好山好水好寂寞,三十出头的美貌妻子成了孩子的专职陪读,完全丢了存在感,吵吵闹闹想回国时,儿子已经成了满口英文的小洋孩儿。多年以后,我依然清晰记得那位美少妇对我说的
那句话:“现在回国读书,儿子就抑郁了;继续留在澳洲,老子就抑郁了,他们俩一个国内一个国外,我就抑郁了。”此言一出,她美丽的大眼睛里充满空旷的忧伤。周冬雨年龄
右眼老是跳是怎么回事?作为成功人士,这位大哥的中年一直拥有选择的自由,也许压在“心”上这份“或”此“或”彼,太让人眼花缭乱,终成大“惑”。
中年,一段遭遇伪命题最多的时光。
伪命题特别眷顾中年人,因为在家在单位,中年人都是说了算数的硬角。有资格做取舍的人,当然最是不自由。
子张问辨惑。子曰:“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第十二》)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挣扎,如今尤甚。朋友圈里今天说激烈运动才有氧,明天说动得越快死得越早;今天说生茄子减肥,明天说茄子不做熟了有害;今天说孩子哭了就抱才有安全感,明天说啼哭可以锻炼肺活量……更不用说有些名声的人物,今天被一批帖子捧上了天,明天就被另一批帖子踩在地下。
答案究竟在哪里呢?真相不在别人口中,而在自己的眼里;逻辑不在别人的文中,而在自己的心里。美国的思想家富兰克林和英国的小说家哈代都说过很相似的话,大意是二十岁支配人的是意志,三十岁保护人的是机智,而四十岁成全人的是判断。试用期的规定
中年的选择,对判断稳健的人而言是幸运,对人云亦云的人而言是灾难。下一步棋念一步口诀的人也许会走到满盘皆输,而落子之前看得出五步以外的人才有可能小舍大得。
插画|老树
中
年的证明
孔子讲人生:“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矣,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好一个“斗”字,说尽中年江湖。
武林中两位少侠相搏,斗的是少年意气,厮杀不过为了一个入门名誉。倘若两位中年掌门
人对决,往往是携了两座山头满门弟子,生死以之,直杀到山林变,草木皆兵。出手时本想写一场天地间英雄故事,而收不住手时已然成了江湖上的惨案事故。
人在少年时,无论文凭还是奖状,都有人殷勤地替你惦记着,从老师手中领回来交给爹妈,做个证明。可是人到中年,所有证印自己的繁文缛节都没有了,从忙碌中难得喘口气时,那种中年的惶恐就挣扎着浮出水面,总是不自觉地想要为自己做些证明。
小证明是炫耀,大证明是搏杀。所以中年大多是段伤痕累累的年华,无论主动出击还是被动迎战,里里外外都渐渐失去了少年时的明净光滑,左一块右一块地挂着彩,却也还没有历练到老年时褪了颜的伤疤隐藏进皱纹里、疼痛过的病灶皆已钙化。
英语六级分值分布明细所以中年是难得真优雅的,连同学聚会上男人的慷慨、女人的妆容背后也藏了争斗的心思,男人抢着买单时要当着当年班里的学霸,女人夸起老公孩子的时候要对着当年的班花。万一还有当年暗恋的对象灰头土脸出现在眼前,那么这种炫耀就很有可能像打了鸡血一样,终于过分到近乎失控。
中年也是难得藏拙的。中年男人爱听别人叫哥,因为那是江湖地位;中年女人爱听别人称
妹,因为那是证明青春的资本。恭维男人能干和恭维女人年轻的话技术含量并不很高,但是屡试不爽,甚至让被夸的人忘记藏拙。
英雄联盟火男出装倘若酒桌上有人提醒拍胸脯的男人“轻诺者必寡信”,大概是会遭白眼的;倘若聚会中有人建议正被夸赞的女人领口提高些裙摆放低些,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尽管这都是真心的好话,但是谁说中年就一定听得进去真心好话呢?
特别渴望被生活证明,这大概就是一种中年危机。到这个年纪上,人已经可以清醒地认识到死亡的存在与不可回避性,对于衰老和死亡的恐惧动摇了人到中年的自我意识和生命信任,一个愣怔之间,蓦然发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把白发染成自然黑,把脂肪吸到自然美,于今都已经不是什么难事,真正难的是内心的除皱,那就是中年人一面渴望抓住些新鲜的证明,另一方面又不自觉地被既往经验。
积淀在血管壁上的不止有血脂,还有习惯。
我熟识的一位中年墨客,开着车听着广播,忽然被某一观点刺痛,竟不顾公务在身和道路
拥堵,三条车道并过去,打着双闪停在应急区,只为了发一条骂得酣畅的微博。未几,直播嘉宾下了节目,看得火冒三丈,一场中年名家之间的口舌官司就此硝烟弥漫。
我默默想起曾国藩在家书中的一句:“忧时勿饮酒,痛时不发笺。”彼时发笺,走得山长水阔,短途也要个十天半月,如今微博,快到打着双闪就发射出一段盛怒。说到底,是别人的角度触痛了自己的经验。
“中年人最可怕的是失去方寸。这比青年人和老年人失态有更大的危害。中年人失去方寸的主要特征是忘记自己的年龄,一会儿要别人像对待青年那样关爱自己,一会儿又要别人像对待老年人那样尊敬自己,他永远活在中年之外的两端,偏偏不肯在自己的年龄里落脚。” 这是余秋雨老师在《关于年龄》中说的话:“某个时期,某个社会,即使所有的青年人和老年人都中魔一般荒唐了,只要中年人不荒唐,事情就坏不到哪里去。”(余秋雨《关于年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