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与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比较
资源配置目标必须通过一定的资源配置方式来实现。迄今为止,社会化生产中资源配置方式基本上有两种:市场配置方式和计划配置方式。本文试通过对计划与市场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比较,加深人们对我国选择市场方式配置资源,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积极有效地投身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实践中去。
一、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区别
蒙蒙的什么 资源的计划配置方式是指通过指令性计划决定资源的分配和组合。资源的市场配置方式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的分配比例。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类型相一致,采用计划配置方式配置资源的是计划经济体制,采用市场配置方式配置资源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作为资源配置的两种不同方式,计划与市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源配置的主体不同。计划配置资源的主体是政府,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是企业。东风破的歌词
计划经济体制中,由中央政府计划机关编制的计划确定宏观经济发展的目标,然后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层层分解下达,连同资源一直安排到企业。政府既是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又是企
业微观经营的指令者和直接指导者,不仅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由政府直接安排到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不同使用方向上,甚至连企业自身也成了被政府配置的对象和客体。企业毫无生产经营权,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由政府统包统揽。政府是计划配置资源的主体,企业只是政府行政机构的附属工具。
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是独立的市场主体,人、财、物力等资源的流向、组合比例和流量,都由企业自己决策定夺,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也都由企业自己自主地安排和组织,政府的经济职能只是进行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引导企业把资源配置到社会最需要、最有效率的产品的生产上去,以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市场配置方式中,企业由计划配置方式中政府的附庸一跃成为资
源配置的主体。 第二,资源配置的出发点不同。计划配置资源的出发点是生产能力,市场配置资源的出发点是市场需求。 计划配置方式从能生产什么、能生产多少出发来配置资源。能生产的,就安排相应的资源,能多生产的,就多安排一些资源。至于这种生产能力是否是社会所需要的,与社会对它的需要相比孰多孰少,并不是作为资源配置主体的政府配置资源时首先考虑和重点关注的问题。 市场配置方式从市场需求出发配置资源。市场上哪种产品供不应求,作为资源配置主体的企业就把更多的资源安排到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去,哪种产品供过于求、滞销,企业就减少乃至撤除其生产经营中投放的各种资源,转产供不应求的产品。 第三,资源配置的依据不同。计划配置资源的依据是指令性计划指标,市场配置资源的依据是市场价格。 计划配置资源时,各类资源的流向、流量和组合比例,都由指令性计划指标明确规定。每一企业能使用什么资源,能使用多少特定的资源,指令性计划指标中也有明确而又具体的规定。指令性计划指标是计划配置资源的指示器。 临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旅游景点 市场配置资源时,市场价格是企业配置资源的信号。市场上哪种产品由于供不应求而使价格上涨,价格高于价值,企业就把资源投放到哪种产品的生产上,反之,哪种产品由于供过于求而使价格下降,价格低于价值,企业就减少资源在其生产经营中的投入量。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动,企业不断地随之变更资源的配置。 第四,资源配置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同。计划配置资源的信息是纵向地传递的,市场配置资源的信息是横向地传递的。 计划配置资源时,政府按照行政隶属关系,把作为资源配置指令信息的指令性计划指标纵向地自上而下层层下达到企业,企业也层层地自下而上向上级提出对资源的要求,至于企业的要求是否能得到认可和满足,则完全由上级行政机构来拍板。 市场配置资源时,企业从市场横向地得到作为资源配置指令信息的价格信号,企业之间有关资源流向、流量的信息也经由市场横向地传递。 第五,资源配置的动力不同。计划配置资源的动力是指令性计划的行政约束力,市场配置资源的动力是企业对经济利益的内在追求。 计划配置资源时,政府通过行政系统层层下达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是一种行政命令,具有行政约束力,作为行政机构附属工具的企业必须严格地贯彻执行,于是,指令性计划的行政约束力便成为计划配置资源的驱动力,但这是一股外在的、强制的力量。 市场配置资源时,企业之所以把资源配置到价格高也即社会最需要的产品的生产上,是因为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给它们带来更多的利润,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是人类最根本的利益,故市场配置资源的动力是一种内在的、自发的力量。 第六,资源配置的状态不同。计划配置资源基本上是静态的,市场配置资源则是动态的。 计划配置资源时,指令性计划指标一旦决定,除非发生严重的困难,决不轻易变更。即使变更也只是为数极少的定期变更。可以说,计划配置资源基本上是一次性的、静态的。 市场配置资源时,配置资源的依据是市场价格,而价格是一个极度敏感的市场信号,不断地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于是,随着市场价格的不断变化,资源的流向、流量也不断地变更,资源配置动态地进行着。 第七,资源配置的后果不同。计划配置资源无法保证资源配置目标的实现,市场配置资源能较好地实现资源配置目标。 计划配置方式,由于没有价格信号和竞争过程的作用,没有经济利益的启动,也就没有引导资源有效配置的内在机制,资源不一定流向社会最需要、生产效率最高的部门。它虽有可能增多产出和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但却无法保证产出的适销对路和用最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出最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即无法保证资源配置两个目标的实现。 市场配置方式,从市场需求出发,以市场价格为依据,通过经济利益来启动,也就形成了一种引导资源有效配置的内在机制。把资源配置到价格高的产品的生产上,其实也就是配置到社会最需要的部门,而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也即用最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出了最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由此可见,市场配置方式能较好的实现资源配置的两个目标。 二、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劣 计划配置方式的内在特点决定了它有着难以克服的内在弊端。它不是从市场需求出发,而是从生产能力出发,这就无法保证资源一定能流向社会最需要的部门。退一步说,即使生产能力同社会需要相一致,而由于计划配置资源是靠指令计划的行政约束力来强制地驱动的,作为资源直接使用者的企业,既没有资源配置权,也没有同资源使用后果相联系的经济利益和经济责任,它们在使用资源过程中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会主动地努力发挥资源的最大使用效率,而资源使用中的浪费现象却会因为无须承担经济责任和贪图方便等原因经常、普遍地发生。由此可见,无法保证资源配置目标的实现,既是计划配置资源的结果,也是计划配置方式的内在弊端。 计划配置方式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正常有效地运行。如果所需条件不能具备,那么,不只是计划配置方式的正常运行受挫,更严重的是,计划配置方式的内有弊端会变本加厉地显露出来,其理论上的优势却无法正常发挥出来。计划配置方式正常运行条件主要有:(1)行政机构集经济上的所有权、经营权和政治上的行政权于一身。这一条件使政府垄断资源配置权,作为资源配置主体来发号施令。它是计划配置方式正常运行的宏观基础。(2)企业毫无生产经营权,附属于行政机构。这是计划配置方式正常运行的微观基础,保证作为资源直接使用者的企业服从资源配置主体的所有指令。(3)一整套严密的、逐级服从的制度。这是计划配置方式正常运行的组织制度保证。它使中央政府计划机关制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能够忠实地、准确地一直传达到直接执行者——企业,并得到有力的执行。(4)完全的经济信息。政府必须掌握所有企业的生产能力、生产各种商品所耗费的资源类别及其组合比例等大量的经济信息,这是计划配置方式正常运行的经济、技术保证。(5)价值观的完全一致。作为被指导者的企业对作为指导者的政府完全信赖,认为政府关于各类资源的流向、流量的安排是十分合理、正确的,必须一丝不苟地严格执行,决不能出丝毫的差错。这是计划配置方式正常运行的思想认识上的保证。遗憾的是,计划配置方式正常运行的条件事实上并不能完全具备。企业有无数个,政府只有一个,它无法掌握无数个企业包括生产能力在内的大量的经济信息。“价值观的完全一致”事实上也不成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例并不只是个别现象。 计划配置方式正常运行的条件事实上并不完全具备,就使它在实际运行中进一步扭曲变型,内在弊端得到了变本加厉的显现。计划配置方式实际运行中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水调歌头歌词 第一,资源短缺和资源浪费并存。资源短缺的典型表现就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许多产品(包括一些生活必需品)都严重地、长时间地供不应求。供不应求,政府只好靠定量供应或票证制度来解决把少量的产品供给给大量需求者中的哪一部分的问题,而消费者则通过拉关系、走后门等手段,甚至不惜花高价从“地下市场”或“黄牛”那里买自己急需的商品。在资源短缺、产品供不应求的同时,资源的浪费也十分惊人:很多产品因为适销不对路,连削价贱卖也难得有人问津,只好腐烂变质、坐以待毙,枉费了投放在其生产经营中的大量人、财、物力和时间资源;企业在使用资源时,浪费人、财、物力的情况也属家常便饭,很多能耗指标、物耗指标都超过额定标准,比市场经济国家也高不少。资源本来就具有稀缺性,资源浪费使得本来就稀缺的资源更加稀缺了,更加重了资源短缺。于是,资源浪费和资源短缺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积重难返。 第二,产业结构容易陷入失衡状态。宏观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产业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这种比例关系得到保持、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宏观经济才能够正常循环运转。计划配置方式从生产能力出发来配置资源,久而久之,必然会使生产能力强的部门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它们与那些生产能力较小的部门的差距也日渐扩大,各产业部门之间应当有的比例关系得不到保证,从而导致产业结构陷入失衡的误区。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长期存在着的农、轻、重比例失调,至今仍未正常化、合理化的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结构,仍处于“瓶颈”状态的能源、交通和教育等行业,都表明计划配置方式实际运行中容易导致产业结构失衡,而由失衡走向平衡,又决非一时一刻之功。 第三,经济活动缺乏活力,效益差。计划配置方式中,企业只是行政机构的附属品,它没有生产经营权,也没有同生产经营成果挂钩的经济利益和经济责任,当然不会尽力去提高微观经济活动的效益。另一方面,资源短缺,卖方市场长期呈现,“皇帝女儿不愁嫁”,企业也不会在更新产品、改善经营管理和降低成本方面下大功夫。作为宏观经济细胞的企业缺乏活力,经济效益差,宏观经济效益又怎么会有所提高呢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企业缺乏活力,整个宏观经济效益差,是一个路人皆知的事实。我国正在进行的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既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塑造合格的市场主体的过程,也是克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企业无活力、经济活动效益差的过程。 计划配置方式正常运行的条件不能完全具备,也使得其理论上的优势未能正常地体现出来。从理论上讲,由中央政府宏观考虑、统筹安排的指令性计划,又靠行政约束力来逐级服从和有力地执行,能较好地保持经济运行过程的稳定性和收入分配的较为平等,但战后以来较长期和较为系统的统计资料,并没有提供计划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比市场经济国家更为稳定的实证依据[①]。至于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70年代初期,实行计划配置的波兰和匈牙利基尼系数都为0.25左右,实行市场配置的英国和瑞典都为0.24[②],两者非常接近。由此可见,计划配置方式理论上的优势事实上并未显示出来。 市场配置方式的内在特点,使其具有一种自发地导致资源配置主体把资源配置得合乎社会需要又尽可能地少投入多产出的内在优势。这是因为:(1)市场价格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指示器,经济利益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内在动力。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压力和强制,企业就会心甘请愿地主动地把资源投放到价格高的产品的生产上。(2)实行市场配置时,价格和供求关系互相影响,只有供不应求的产品价格才较大地高于价值,企业在经济利益启动下把资源投放到价格高的产品的生产上,其实也就是投放到社会最需要的部门。(3)企业从每件产品上得到的经济利益,其实也就是这件产品的市场价格与其生产中所耗费的各项资源价格和之差,而企业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就必须用最少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由此可见,能较好地实现资源配置的两个目标,不仅是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也是市场配置方式的内在优势。 同计划配置的方式一样,市场配置方式的正常有效运行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有:(1)政府不直接干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垄断资源配置权。这是市场配置方式运行的宏观保证。(2)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是市场配置方式运行的微观基础。自主经营,使企业有权配置资源,自负盈亏,又使企业根据市场价格来配置资源有了盈利的利益驱动和亏损的责任压力,使它们不能不也不得不把资源投放到价格高的产品的生产上。它们也有权力这样做。(3)价格要高度灵敏。这是市场配置方式正常运行的机制保证。价格灵敏,及时而又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才能正确引导企业把资源配置到社会最需要的部门,否则,会形成误导效应,即使企业据市场价格及时地调整资源配置,资源也不能配置得合乎社会需要。(4)企业规模适度。只有这样,边际成本才可能降低,才可能用最少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才可能使企业成为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的遵守者而不是市场价格的决定者,不能凭借垄断高价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必须靠发挥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来多获利润。(5)开放、公平竞争而又完整的市场。各类市场健全,各种资源可以自由流动,没有行业和地区限制,资源向社会最需要的部门的转移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市场主体之间公平地竞争,才能够真正地实现优胜劣汰,造就出更多的能根据市场价格把资源配置得合乎社会需要又能发挥资源最大利用效率的合格的资源配置主体。可以说,开放、公平竞争而又完整的市场,是市场配置方式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市场配置方式正常运行的条件事实上是可以具备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已有所表明。我国通过转换政府职能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健全市场体系,理顺价格机制,健全市场法则,完善市场秩序,也可以具备这些条件。事实上,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四个环节就是在准备市场配置方式正常运行的条件。 由于市场配置方式正常运行的条件事实上能够具备,这就使得其内在优势能够较好地得以发挥出来,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的情况足以证明。 当然,市场配置方式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也有着自己的局限和缺点。人们一般认为,市场配置方式的缺陷主要有:第一,市场配置以价格为信号,而价格只能反映市场供求的短期动态,不能反映供求的长期趋势,故市场配置不能自动导致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长期平衡,市场方式带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第二,市场方式作用的发挥,是以企业追逐各自的利益为动力来实现的,而企业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虽然有与社会整体利益相一致的地方,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企业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有时甚至会损害社会整体利益,导致外部不经济,如公共设置、公益事业及周期长、周转慢、利润少的产品,市场方式可能失灵。第三,分配不公平。市场配置讲求效率,由于企业的主客观条件不同,资源配置效率不同,与其相联的收入分配也会不公平。这些确实是市场配置方式的不足,但在这几个方面,计划配置也不一定就比市场配置高明多少。第一,计划配置资源尽管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行为,但由于其受人们的认识水平和计划工作能力等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这种自觉的、主动的行为事实上很难与经济活动内在的客观要求相一致,甚至有“南辕北辙”、“拔苗助长”之可能,也难以导致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长期平衡,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较普遍地长期呈现的卖方市场态势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如果说市场配置方式有盲目性的话,那这种不能反映和遵守客观经济活动内在要求的计划配置事实上也不乏盲目的一面。计划配置基本上是一次性的,即使发现了失误,需要改正,也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办理相当烦琐的手续,才能得到纠正,更何况即使是这样的纠正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也并不多见,从这个角度上讲,资源的计划配置也有“滞后”的彩。第二,计划配置中,企业尽管没有自己独特的经济利益,但企业行为也有着不顾社会整体利益乃至损害社会整体利益的倾向。为了更多更好的社会整体利益,企业在使用资源过程中应当尽量节约人、财、物力和时间,但事实上,资源浪费犹如家常便饭,上班打扑克、砍山海经、织毛衣的现象随处可见。企业向上级要有关资源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时掺水份,“地方主义”、“本位主义”时常抬头,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第三,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按劳分配得不到真实有力的贯彻执行,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不能让每一个劳动者在劳动面前平等,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分配上的不公平。我们不能因为市场配置方式也有局限性而看不到它的优势,看不到它有比计划配置方式优越的一面。 需要指出的是,现代市场经济不仅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还有国家宏观调控引导市场方式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这就使得市场配置方式的不足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受到了限制,而其优势更能正常、充分地得到发挥,更加显示出了它比计划配置方式有利于实现资源配置两个目标。无论是市场经济国家和计划经济国家资源配置效果的横向对比,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后计划和市场配置效果的纵向对比,都充分表明了市场配置的优势。从两种资源配置方式配置效果的横向对比来看,1950—1980年间,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7%和3.6%,计划经济国家分别为4.5%和3.7%[③]。为着这看起来差不多的经济增长速度,计划经济国家付出了更大的代价:工作日普遍长于市场经济国家,个人消费增长率远远落后于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经济国家有明显的通货膨胀和公开的失业,但计划经济国家抑制性的通货膨胀和潜在的失业也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令人困扰和消极作用不小的问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沿着市场取向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后资源配置效果的差异基本上也就反映了我国资源配置中计划和市场两种方式配置效果的差异。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1953—1978年,我国社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人均国民收入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9%、6.0%、6.0%、3.9%、2.2%,1979—1991年,分别为10.4%、8.6%、8.4%、6.8%、6.5%[④],都比改革前有较大的提高。从经济增长效率来看,1953—1978年,我国资金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3.4%,1979—1990年,分别为0.5%、5.7%[⑤小学生家长评语大全],也都比改革前有所提高。由此可见,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实际运行的结果确实表明市场配置方式更有利于实现资源配置目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有国家宏观调控指导的现代市场经济,随着它的健全和趋向成熟,市场配置方式的不足会得到弥补,优势也将会正常、充分地发挥出来。 综上所述,计划和市场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有诸多的不同,最重要的不同是市场配置方式能更好地实现资源配置目标。市场配置方式的这一优势,已被市场配置方式实际运行的结果所证实。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有利于实现资源配置目标。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