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毕 业 设 计(论文)
题目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启示分析
目 录
摘 要 ……………………………………………………………………………3
1 绪论………………………………………………………………………………4
2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什么是中位数 …………………………………………………………5
2.1利率的不断攀升是危机发生的外因………………………………………5
2.1.1信用风险释放…………………………………………………………5
2.1.2房地产泡沫破灭………………………………………………………5
2. 2市场环境过热是次贷危机的内因 ………………………………………6
2. 2.1市场过热使投资银行改变证券化流程 世界上最贵的车是哪辆……………………………6
2.2.2机构投资者低估了次贷风险…………………………………………6
2.2.3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贷款限制过于宽松………………………………7
2.2.4评级公司丧失独立性和客观性………………………………………7
3 美国次贷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8
3.1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8
3.1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8
3.2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9
3.3商业银行面临的创新业务的风险…………………………………………10
3.4商业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11
3.5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11
4 有效控制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方法和措施 ………………………………12
4.1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加强贷前贷后检查 ……………………………12
中国古代历史朝代4.2发展中间业务,创新金融产品,应对市场风险李婷宜个人资料 花庚……………………13
4.3改善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环境 ………………………………………14
4.4加强流动性的日常管理 ………………………………………………14
参考文献 …………………………………………………………………………16
摘要
2007年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随着危机的蔓延,它对我
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来自国外的需求大幅减少,中小企业倒闭破产不断增加,而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由于持有的与次贷相关的金融资产并不多,因此,与欧美银行相比,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直接影响有限。但是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以后,会通过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造成冲击,对我国银行业的间接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中长期影响深远。随着这些可能引起波动的因素的增加,商业银行与其他企业相比,由于自有资本少,杠杆经营比例高,风险大,因此加强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入手,分析次贷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提出了有效控制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 风险控制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启示分析
1 绪论
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为21世纪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不仅使得美国经济进入衰退,而且导致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遭遇寒流,甚至进入冷冬。这场金融危机
的影响正在从投资银行蔓延到商业银行。迄今为止,美国已有15家银行倒闭。其中最大的银行是IndyMac,该行拥有320亿美元资产和190亿美元存款,它也是美国历史上破产的第三大银行。美国金融巨擘花旗股票连续多个交易日下挫,其市值仅为210亿美元,不及其2006年年底时2740亿美元的1/10。根据IMF的统计,全球金融业将因次贷危机而损失1.4万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工行市值的7倍之多。
2008年美国金融风暴是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次贷危机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其负面影响不断扩大,美国金融业逐步陷入危机,许多银行相继破产,并逐步扩展至欧洲、日本等,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
从短期来看,此次金融风暴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直接影响有限,但中国金融业仍遭受了很大的损失,目前国内经济也存在很大的风险,经济不稳定的因素在增加。银行业的风险加剧,部分产业领域的信贷风险、集团客户风险、房地产信贷风险、表外业务风险、操作风险、对外投融资风险等,都将日益显现。
金融危机的破坏性是很大的,必须提早进行预防,而不是事后补救。虽然如今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出现,但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是我国金融业的支柱,应当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2008年美国金融风暴是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次贷危机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其负面影响不断扩大,美国金融业逐步陷入危机,许多银行相继破产,并逐步扩展至欧洲、日本等,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
从短期来看,此次金融风暴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直接影响有限,但中国金融业仍遭受了很大的损失,目前国内经济也存在很大的风险,经济不稳定的因素在增加。银行业的风险加剧,部分产业领域的信贷风险、集团客户风险、房地产信贷风险、表外业务风险、操作风险、对外投融资风险等,都将日益显现。
金融危机的破坏性是很大的,必须提早进行预防,而不是事后补救。虽然如今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出现,但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是我国金融业的支柱,应当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第一阶段就是风险分析。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资产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汇率风险。构建完整的指标体系,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对金融危机进行预警,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重要的问题。虽然中国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现实的缺陷,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不断完善。
2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
2.1利率的不断攀升是危机发生的外因
2.1.1信用风险释放
为了抑制国内通货膨胀,美联储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内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利率的上升直接导致浮息贷款利率上调,购房者月供金额不断上升,还款压力增大。而次贷申请者大多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信用记录也良莠不齐,当他们发现无力还贷的时候,拖欠和违约也就不可避免。信用风险随着利率的上升逐渐暴露。即使一部分购房者有能力继续维持还款付息,利率的上升也会削弱其提前偿付的意愿,现金流支付时
间较先前的偿付假设呈现一定的滞后性,SPV内部资金链日趋紧张。
2.1.2房地产泡沫破灭
2.1.2房地产泡沫破灭
利率的上升加重了购房者的债务负担,提高了投资房地产的资金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和投机需求。在供给方面,利率上调使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成本上升,迫使房地产企业加快资金周转速度,缓解资金链的紧张局面,销售压力日渐增大。由于一部分购房者无力偿还贷款,房屋被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没收后拍卖,重新回流二级市场,增加了房屋的供给。供需的天平逐渐向买方倾斜,房屋价格出现松动。当购房者对房价的预期发生变化后,持币观望的情绪进一步扩散,购房需求进一步的萎缩,2001年到2005年间积累起来的房地产泡沫终于破灭。
2.2市场环境过热是次贷危机的内因
2. 2.1市场过热使投资银行改变证券化流程
2.2市场环境过热是次贷危机的内因
2. 2.1市场过热使投资银行改变证券化流程
传统的资产证券化流程是发起人将已发行的贷款“真实出售”给SPV,形成与该资产组合的“录屏怎么录声音破产隔离”,投资银行根据该发起人剥离资产的情况对现金流进行重组,设计出与资产池的特征相匹配且能够满足更多投资者需求的MBS和CDO产品。在此过程中,住房抵押贷
款公司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资金周转周转情况,有效地进行现金管理和风险控制,在扩大市场业务和规避经营风险中寻求一种均衡。根据曾在美国最大的次级抵押贷款公司Ameriquest工作了8年,现任深圳发展银行住房与消费信贷部负责人所提供的信息来看,传统的证券化流程早已被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牛市所改变。过热资本市场充裕的流动性使高收益债券需求的急剧增加,对市场感觉灵敏的投资银行自然不会放弃这块潜力巨大的业务,他们会根据投资者需求设计出不同的MBS产品:根据不同的信贷标准制定不同的债券条款和利率。在确保债券可以销售给下游的机构投资者之后,投资银行才会向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订货”,根据证券化的需要购买房贷资产。
2.2.2机构投资者低估了次贷风险
2.2.2机构投资者低估了次贷风险
投资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将面临四种主要风险,即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提前偿付风险。机构投资者运用复杂的模型和定价工具来评估上述风险,经过计算将次贷定义为低风险高收益的债券而大量增持。但复杂的定价模型也不可能涵盖市场上所有的信息,一旦模型的假设条件不复存在,那么由该模型推导出的理论价值便没有任何的意义。次贷危机是房价改变上涨的趋势引发的引用风险,但遗憾的是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对这样的风险估计不足。信用风险直接引致流动性风险,MBS和CDO没有活跃的二级市场,危机爆发后
该类证券无人接盘,持有大量中间档和权益档次贷的对冲基金甚至连止损平仓的机会都没有,当面临巨额的赎回压力和银行的催款通知时,只能选择破产清盘。流动性风险放大了次贷危机的损失。
2.2.3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贷款限制过于宽松
2.2.3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贷款限制过于宽松
市场的非理性改变了资产证券化流程,对发放贷款形成了倒逼,急剧增长的房贷需求也使住房抵押贷款公司之间竞争加剧,证券化市场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其发行规模也由过去的由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控制变成由资产市场决定——只要有购买需求,投行就会向抵押贷款公司订购更多的产品,迫使公司发放更多的贷款。当优质客户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的时候,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就会向低收入人开拓市场,次贷业务也就越做越大。只要市场有人愿意向投行购买CDO和MBS,就等于将资金借给了低收入的购房者,资本市场上的资金被源源不断地导入房地产市场,使房地产热度不断攀升,次贷业务不断扩大,流动性更加充裕,引发物价上涨,最终美联储备被迫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形成刺破泡沫的压力。
2.2.4评级公司丧失独立性和客观性
2.2.4评级公司丧失独立性和客观性
信用评级是资产证券化中的重要一环,被证券化的资产池中可能包含众多的单位资产(成
百上千笔贷款),投资者无法直接了解到投资标的的基本面信息,信用评级就成为投资者了解证券风险和收益的重要途径。次贷危机爆发之前,标准普尔和穆迪等著名评级机构曾给予大量优先级CDO以AAA的评级,如标普将2005—2007年发行的CDO的85%都评为AAA级。在贝尔斯登公司的对冲基金2007年6月曝出危机后,标准普尔立即宣布可能会下调对612种此类债券的评级,债券总价值达120亿美元;与此同时穆迪公司也宣称降低对399种次级抵押贷款证券的信用评级,总价值大约为52亿美元。消息一出华尔街立即陷入了恐慌,次贷危机升级成为全面的金融危机。
虽然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错综复杂,但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金融机构没有正确评估其面临的一系列风险是其在次贷危机中遭受重大损失的重要原因。这给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敲响了警钟。
虽然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错综复杂,但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金融机构没有正确评估其面临的一系列风险是其在次贷危机中遭受重大损失的重要原因。这给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敲响了警钟。
3 次贷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
随着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的态势,很多国家被卷入这场金融风暴中。尽管许多专家认为我国对次贷危机有一定的抵御能力,但是危机本身却像一面镜子,映出中国市场存在的许多问题,比如流动性过剩和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银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存在大
量的风险因素,在危机背景下,这样的风险会由于经济的下行趋势而更加危险。商业银行面临更严重的信用,市场,创新业务及操作风险。
3.1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
从住房抵押贷款的角度看。2008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增长率仅为9.9%,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3%,第四季度同比增长6.8%,增速创七年的新低。从个人角度,GDP增长率的下降使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比较悲观,对于购房的需求下降,人们更多选择持币观望,由于土地与房地产的供给弹性小,造成了供需不平衡,之前形成的房地产泡沫很容易破裂。从企业的角度,在我国众多注册的房地产企业中,自有资金能达到35%的企业不到20%,只能靠外部融资即银行贷款来满足项目资金内在需要,房地产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越来越高。从银行角度讲,房地产项目利润大,收益有保障,因而普遍认为住房抵押贷款是“优质资产”,这类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一直很高,一旦房地产行业上升前景发生逆转,抵押物价值受到冲击,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贷款率上升,这三个不同体的共同选择使银行面临信用危机。
从出口企业的角度看:危机导致海外需求锐减,欧美企业因国内流动性紧张而面临资金周转问题,又通过拖欠货款的形式转嫁到我国的出口企业身上,而后者的资金流中断使它
3.1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
从住房抵押贷款的角度看。2008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增长率仅为9.9%,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3%,第四季度同比增长6.8%,增速创七年的新低。从个人角度,GDP增长率的下降使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比较悲观,对于购房的需求下降,人们更多选择持币观望,由于土地与房地产的供给弹性小,造成了供需不平衡,之前形成的房地产泡沫很容易破裂。从企业的角度,在我国众多注册的房地产企业中,自有资金能达到35%的企业不到20%,只能靠外部融资即银行贷款来满足项目资金内在需要,房地产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越来越高。从银行角度讲,房地产项目利润大,收益有保障,因而普遍认为住房抵押贷款是“优质资产”,这类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一直很高,一旦房地产行业上升前景发生逆转,抵押物价值受到冲击,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贷款率上升,这三个不同体的共同选择使银行面临信用危机。
从出口企业的角度看:危机导致海外需求锐减,欧美企业因国内流动性紧张而面临资金周转问题,又通过拖欠货款的形式转嫁到我国的出口企业身上,而后者的资金流中断使它
无法偿还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货款。如果这条资金链有一个环节断裂,在危机的背景下,银行又普遍惜贷,不愿意提供资金补足企业的缺口,就容易导致企业的破产重组等,那么为这些企业提供贷款的银行就会面临信用风险。目前,珠三角等地区不少出口导向型的纺织、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已停产或倒闭,春节前沿海地区农民工提前返乡等现象都充分说明企业的经营困境,对于向这部分企业提供的贷款商业银行应该做好呆坏账准备,意识到可能发生的信用风险。
3.2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一般是指由于金融市场利率和汇率的波动而引起的利差的减少、证券跌价、外汇买卖亏损等风险。首先,经济下行导致中央银行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从2008年9月16日起开始下调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对银行的利差收入产生了影响,例如9月16日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存款利率保持不变,10月27日开始,为刺激房地产市场需求,允许五年以上个人按揭贷款利率可以低至5.229%,这都大大减少了银行的利差收入。其次,尽管我国经济目前因人民币升值而承受着巨大的调整压力,但一旦人民币汇率因货币供给增加而急剧贬值,我们同样要蒙受严重冲击,特别是为了降低利息支出和取得额外汇兑收益而借入大量外币债务的企业,届时将陷入类似1997年金融危机后韩
3.2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一般是指由于金融市场利率和汇率的波动而引起的利差的减少、证券跌价、外汇买卖亏损等风险。首先,经济下行导致中央银行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从2008年9月16日起开始下调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对银行的利差收入产生了影响,例如9月16日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存款利率保持不变,10月27日开始,为刺激房地产市场需求,允许五年以上个人按揭贷款利率可以低至5.229%,这都大大减少了银行的利差收入。其次,尽管我国经济目前因人民币升值而承受着巨大的调整压力,但一旦人民币汇率因货币供给增加而急剧贬值,我们同样要蒙受严重冲击,特别是为了降低利息支出和取得额外汇兑收益而借入大量外币债务的企业,届时将陷入类似1997年金融危机后韩
国财团的境地,即企业因为人民币贬值必须偿付超预期的债务。最后,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深化,金融市场可能持续动荡,银行持有的一些海外相关资产或者参与的外汇买卖可能遭受违约损失。对于这些因素引致的市场风险需引起商业银行足够的重视。
3.3商业银行面临的创新业务的风险
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极易产生金融风险。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风暴的罪魁祸首就是隐藏在金融创新背后对风控制的极端漠视。在危机爆发以前,美国金融机构基于对自身利益的强烈诉求,使出了浑身解数去推销次级贷产品,忽视了风险甚至藐视了风险的客观存在,创新出许多国内金融市场所没有的新产品,比如房屋净值贷款,猎杀贷款,负摊还贷款等,正是这些创新产品对引发次贷危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相比而言,金融创新产品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国内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还非常单一,商业银行之间同质产品非常多,有关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也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在庆幸自己没有因为过度创新而使自己陷入泥沼的同时,不能全盘否定掉创新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好处,只是在进行创新产品的设计,推销时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商业银行是社会风险的聚集地,一旦它的某项业务出现经营风险,引发社会恐慌,势必引起全社会的经济动荡,对社会的发展
3.3商业银行面临的创新业务的风险
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极易产生金融风险。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风暴的罪魁祸首就是隐藏在金融创新背后对风控制的极端漠视。在危机爆发以前,美国金融机构基于对自身利益的强烈诉求,使出了浑身解数去推销次级贷产品,忽视了风险甚至藐视了风险的客观存在,创新出许多国内金融市场所没有的新产品,比如房屋净值贷款,猎杀贷款,负摊还贷款等,正是这些创新产品对引发次贷危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相比而言,金融创新产品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国内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品还非常单一,商业银行之间同质产品非常多,有关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也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在庆幸自己没有因为过度创新而使自己陷入泥沼的同时,不能全盘否定掉创新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好处,只是在进行创新产品的设计,推销时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商业银行是社会风险的聚集地,一旦它的某项业务出现经营风险,引发社会恐慌,势必引起全社会的经济动荡,对社会的发展
造成不可预期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在进行业务创新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风险控制。
3.4商业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在BasleII中所给的定义,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巴塞尔新协议》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资本的计算和监管框架,可见对操作风险的重视程度。对于商业银行的业务部门而言,零售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最高。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增大,普遍存在惜贷行为,造成流动性紧张。一些急需周转资金但又从银行借不到款的企业可能进行外部欺诈,例如房地产开发商采取虚构一些购房者,伪造购房者收入证明,采用签订虚假房买卖合同的方法来骗取银行住房按揭贷款。另一方面,急需贷款的客户可能采取“许诺好处费”,“贷款提成”等形式贿赂贷款经办人,诱使贷款经办人故意疏忽贷前调查审查和贷后检查,为以后不能还款给银行带来损失埋下了伏笔。次贷危机中,就有些极端的例子,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在利益的诱惑和驱使下,放低了贷款的门槛,对贷款条件审查不够细致,如加州的希勒里老人,一份收入栏空白的贷款申请竟然也通过了全美第二大抵押贷款专业公司——新世纪公司各部门的审批,银行几乎没有承担任何贷前调查的
3.4商业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在BasleII中所给的定义,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巴塞尔新协议》将操作风险纳入风险资本的计算和监管框架,可见对操作风险的重视程度。对于商业银行的业务部门而言,零售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最高。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增大,普遍存在惜贷行为,造成流动性紧张。一些急需周转资金但又从银行借不到款的企业可能进行外部欺诈,例如房地产开发商采取虚构一些购房者,伪造购房者收入证明,采用签订虚假房买卖合同的方法来骗取银行住房按揭贷款。另一方面,急需贷款的客户可能采取“许诺好处费”,“贷款提成”等形式贿赂贷款经办人,诱使贷款经办人故意疏忽贷前调查审查和贷后检查,为以后不能还款给银行带来损失埋下了伏笔。次贷危机中,就有些极端的例子,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在利益的诱惑和驱使下,放低了贷款的门槛,对贷款条件审查不够细致,如加州的希勒里老人,一份收入栏空白的贷款申请竟然也通过了全美第二大抵押贷款专业公司——新世纪公司各部门的审批,银行几乎没有承担任何贷前调查的
工作,信贷审批纯粹流于形式,给银行埋下了风险隐患。
3.5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
当经济进入衰退周期时,失业率上升,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还款能力得不到保障,借款人的风险转变为抵押风险,同时,抵押物价值下降再加上银行变卖抵押物套取现金的过程存在时滞,使银行资金周转不灵,面临流动性的风险。英国第五大抵押贷款机构——北岩银行,其直接持有与美国次级债相关的金融产品尚不到总资产的1%,但当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到欧洲短期资金市场时,北岩银行流动性管理出现问题,融资出现困难,引发了英国近140年来首次“挤兑现象”。从各国的救市政策中也不难看出,政府努力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避免流动性风险这一“商业银行最致命的风险”。
3.5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
当经济进入衰退周期时,失业率上升,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还款能力得不到保障,借款人的风险转变为抵押风险,同时,抵押物价值下降再加上银行变卖抵押物套取现金的过程存在时滞,使银行资金周转不灵,面临流动性的风险。英国第五大抵押贷款机构——北岩银行,其直接持有与美国次级债相关的金融产品尚不到总资产的1%,但当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到欧洲短期资金市场时,北岩银行流动性管理出现问题,融资出现困难,引发了英国近140年来首次“挤兑现象”。从各国的救市政策中也不难看出,政府努力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避免流动性风险这一“商业银行最致命的风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