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馆、商行、作坊等景点介绍
黄州会馆简介
黄州会馆,始建于清康熙九年(1670)又称福王宫。职首名黄齐安,祀福王张瑞。该馆规模较大,为洪江十大会馆之一。为湖北商人聚会、议事、联络乡情、交流信息的主要场所。
明清至民国时期,湖北商人利用洪江沅水上游船排水运的便利条件,在长江流域及沿岸码头经销洪油、木材。返程时运回棉花、布匹、百货等物质,盈利发财者众多。素有“花帮”之称。馆舍毁于上世纪80年代。盛业木行是幸存旧址之一。
辰沅会馆
关于松树的诗句辰沅会馆,始建于康熙8年(1669)又名伏波宫。职首王有柱,祀新息侯马援。是辰州(含沅陵、辰溪、泸溪、溆浦)、沅州(含芷江、黔阳、麻阳、晃县)两州合办的同业会馆。曾两次毁于火灾,乾隆四十二年(1777)重建。
辰沅会馆较有实力,为洪江十大会馆之一。该馆馆置房产较多,且办有辰沅学堂。辰沅商人
系湖南湘西南(今怀化)本土商人。多为坐贾,经营方式灵活,主要从事油业、木业、谷米业等生意。
辰沅会馆馆舍80年代被拆除,今仅留存“顺发油号”旧址。
苏州会馆
苏州会馆,始建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系单进三开间木质斗式楼房,是当时江浙“五府 ”之苏州府商人集资修建的经商场所,主要用以经营布匹、丝绸等百货。为宣传营销,他们在大门右侧中部书有商业招牌“百货疋头”,同时为证明房产所属权,还在左墙上端距地面约8.2米处刻有“苏州馆”三字。到清嘉庆二十二年(1917),苏州会馆移至龙船冲,建有两座客堂和戏台,此屋随之用作仓储。
四川会馆
四川会馆,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由四川、重庆等地商人集资修建。四川、重庆商人在洪江除经营百货、淮盐外,还参与洪江的市政建设和若干事务。清代初期,清政府为恢复四川经济,实施了“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最后移民范围扩大到陕、湘、闽、浙诸
省。这些大量西移的客民,在长江中、上游诸省建立了很多会馆,而一般为正式开埠的州、县会馆,洪江的四川会馆也不例外,但其功能已扩展到联络乡谊、商情之外,在商人自治的政务活动中还扮演了重要角。
新安会馆
好听英语名字新安会馆,又名新安郡会馆、徽州馆。始建于康熙二十六年(1681),为安徽商人联合出资修建。此处为新安会馆馆舍之一。徽州商帮在洪江有一定实力。主要经营盐业、典当业、茶业、木业、谷米业、棉布业、丝绸业、纸业、墨业、瓷器业等。道光、咸丰年间至清末民初,徽商在洪江的实力逐渐弱化。主要会馆建筑已毁于中。
福建会馆
福建会馆,始建于清康熙十五年(1678),又名天后宫,祀天后林默娘(即妈祖)。职首名福昌隆。福建客商将烟草传入沅水流域,由各地乡民广泛种植,并逐步形成产业。福建客商均以烟草经营为主业,洪江亦然。福建客商在洪江收购烟叶,加工成丝烟,通过船装水运,到长江沿岸出售,获利丰厚。福建会馆馆内设有戏台、看楼、议事厅、大殿,规模雄伟,为洪江“十大会馆”之一。主体结构毁于80年代。
宝庆会馆
宝庆会馆,始建于清雍正7年(1723),又名太平宫、亦称武宝馆,会名盛南郡,系宝庆府同乡会馆。祀有关公神像,内有鲁班殿。会馆由宝庆府所属的邵阳、新宁、武岗、城步、新化等县商人共同修建。属于洪江“十大会馆”之一。今存门楼和部份墙垣。宝庆府旅居洪江人数约八千人左右,多为手工业工匠。在洪江素有“太平宫的锤子”之说。其中也有从事木材、南杂、绸布、百货、织染等小本经营者。
五府会馆
原装电池>投影幕布 五府会馆,始建于清康熙四年(1665),职首代名吴鼎和,祀关帝。为江浙五府(苏州、徽州、池州、湖州、宁国府)商人共同集资修建。明末清初以来,洪江已是湘、黔、赣、鄂、桂、川、滇等省的货物集散地,洪油、木材、石蜡、土药()等产业迅猛发展。外籍客商和异地商帮来洪人数倍增。“五府十八帮”的势力范围亦愈来愈大。五府会馆的商人在洪江主要经营布匹、粮食、木材、水果、药材、丝绸等日用品。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间,该会馆地址转让给“洞庭商帮”的商人。改造重建后变为江浙洞庭社。
常德会馆
红烧猪蹄的做法
常德会馆,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今保存完好。常德是湘西的门户,与洪江商业往来最为密切。洪江的木材多在常德河伏出售。常德客商在洪江多从事洪油、木材、茶楼酒肆等生意。
>升旗时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