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及影响
引 言
现今的社会是一个网络社会,是一个信息共享的社会,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网民越来越多,上网聊天也好,上网查资料也罢,或是上网玩游戏。不论老少都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把人们的感觉距离拉的很近很近,不是有人说,地球越来越像一个村吗。交通发达了是一方面,对了,从某种角度上讲,网络高速路也可以算是“交通发达”的一方面了吧。现代网络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换句话说就是网民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再深入一些就是舆论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现实社会纷纷杂杂,网络社会虚无飘渺,正是因为这样,一些非常有创意的东西被网民上传至网络,在网络媒体和广大网民的推动点击下,就会迅速散开,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会语言。上网的人知道,不上网的人听说,连老年人都能跟着说上几句。它代表了这个新时代的特点,它有的调侃,有的幽默,有的搞怪,还有的给人带来以深思,丰富网络的同时对现代汉语也是一种另类的极大丰富。
网络流行语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网络流行语的发展怎么才能避免负面的影响,使它健康的发展呢?本人试着从网络流行语的产生,特点,发展趋势,就此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的探
讨,并为网络流行语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出路。
一、网络流行语的定义与特点
(一)网络流行语的定义。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他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于根元先生在《中国网络词典》中认为“网络流行语=汉字+数字+符号+其它”。“从广义上讲,网络流行语泛指在网络传播中所应用或触及到的一切语言,大体上又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与计算机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比如‘软件、病毒、宽带、登录、在线’等,这是网络语言的最基本成分。二是与网络文化现象有关的特别用语,比如‘黑客、博客、播客、QQ、MSN’等。三是在各论坛、QQ、MSN等聊天室使用的特殊用语和符号,比如‘拍砖、顶、晕’。狭义的网络流行语仅指第三类,本文仅指第三类。”
(二)网络流行语的特点。首先,它简洁方便,几个数字、字母就可以表示较之更繁琐的意思。例如“886”,在目前很多网上聊天中经常出现的这个数字组合,借助他的谐音,取代了“再见”之意。再比如:56(无聊)687(对不起) 7456(气死我了) 9494(就是就是) 555(哭声呜呜呜……) 286(反应慢,智商低,落伍了) 5871(我不介意) 1573(一往情
深) 04551(你是我唯一) 5203344587(我爱你生生世世不变心) 8807701314520(抱抱你亲亲你一生一世我爱你) 2010000(爱你一万年)“9527” 出自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中华安的编号9527,但实际上在网络上的意思是LZSB,别问为什么,自己把9527倒过来看下,你就明白了。简单的几个数字键,比起快速输入法五笔来说,更少了一个键的输入时间。还有遇到“表酱紫”一词,如此三个字就代替了“不要这样子”五个字。当然数字符号、英文缩写联合在一起也同样组成了流行语。如此简单、快捷,大大地节省了网民们聊天的时间。其次,它代表了当下的流行趋势,个性时尚,创新彰显。如“BKM”,就代替了年轻一代喜爱的“必胜客”“肯德基”“麦当劳”。如此简便时尚,年轻人自是爱不释手。再次,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年轻一代在交流时需要隐私,尤其在家长的严格管制下,这种年轻的“火星文”便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从而在“90后”的日记中,“火星文”便铺天盖地袭来。第三,它具有诙谐性,网民的相对年轻化是网络流行语充满活力,他们创造出许多生动有趣的网络流行语,营造出轻松幽默的阅读气氛。如:黑旺财——《唐伯虎点秋香》中的一条狗,狗者,犬者,黑犬,就是默。驴友——泛指爱好旅游,经常一起结伴出游的人。菜鸟——原指电脑水平较低的人,后来广泛运用于现实生活中,指在某领域不太拿手的人,过年时的“不差钱”,“我老爷姓毕”王宝强 第8位百亿票房演员>网名符号再比如最近流行的“我们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等等,不胜枚举。以上都是用
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命名平淡的事物和事,充分体现了网络流行语诙谐性的特点。第四,不规范性从规范的汉语表达方式看,网络流行语中的汉字、数字、英语字母,以及文本符号混杂使用,同时还夹杂着方言谐音字,怪字、错字、别字层出不穷。有关专家认为,这种流行语的随意性太大,不稳定,只是年轻人时髦的“文字游戏”。网络流行语由于受网民“自我”意识和追求新异思想的影响,在语法上表现出淡化语法和打破常规语法规则的现象。如“……的说”、“我走先”等。
其实,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语言,它还具有很多特点,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Carnivalization)观照网络流行语,我们可以发现:网络就像狂欢中向百姓开放的“广场”,匿名性使权威界限消融,中心和边缘发生逆转,草根网民获得空前的表达自由,在网络这个“熄灭了灯光的舞台”上,各种被压抑的语言行为呼啸而出。网络流行语,某种程度上就是巴赫金所谓的“杂语”(Heteroglossia):高下混杂、专事骚扰、擅长破坏。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作为代表新时代语言特征的社会语言,具有这么多的特点,它对这个社会语言方面的贡献这么大,它对整个社会以及现代汉语的影响即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二、网络流行语的健康发展
语言是一条不停流淌的河流,它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直到汇聚成汪洋的大海。网络流行语也不例外,也有它从小到大的一条路,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网络流行语当然也不例外,事物的发展好像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一样,要不断的修理,网络流行语也不例外,既然它是一种新兴的事物,我们要为它制定一定的原则,光这还不够,我们还要引导它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那么我们就要去研究清它,研究透它,当然了,我们也不要忘了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既然我们的目标定了,那就看我们怎样去实施它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一)分析并研究网络流行语。时至今日,网络流行语几乎可以用天上的星星来比喻了,并且还会不断的涌现,国家应该组织力量,去分析,去研究,将好的,积极的,健康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将它保留下来,或者专门出一本类似新华字典样的书籍,或者直接收进字典,丰富汉语词库,供人们查阅。这样既调动了网民的积极性,也让他们认识到了汉语言的博大精深。2001年6月1日,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网络语言词典》,这部语词性的词典收词1300多条,正文约40万字,由曾任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现任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的于根元教授担任主编,包括语言文字、对外汉语、播音主持方面的教师和网站负责人等在内的众多的语言专家、网络专家、资深网民的
军婚重生的小说编写班子,历时一年左右完成。该词典便于新网民较快地克服词语方面的障碍,也便于有关人士了解网络用语。2008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网事2008》一书,由多年从事网络新闻采编工作、网络舆情汇集和分析工作、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王刚和张鸫主编。本书的第十三章是“网络雷词:撼倒一大片的流行语”。这样也可以,建立一个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的网络流行语,好的东西就应该发扬光大,不是吗?
(二)规范使用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因为它来自民间,它的形成和发展十分的复杂,因为它是众人的结晶。我们不能用统一的一个标准去衡量它,我们应当区别对待,分门别类,规范使用网络流行语,同样的目的,尽最大力量发挥它的长处,将它的消极影响像树枝一样不能心软的砍去。首先我们可以制定一些网络法规,当然了,这样有一个弊端,只能靠人们自觉的去遵守,不遵守也没有办法,总不能捆住你不让你上网吧,不过这一点,上海做的很好,作为国内首部将规范网络语言行为写入法律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已经开始实施《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要求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这只是上海,下面也没有下文了。规范使用,怎么算是规范使用呢?小学作文当中出现网络流行语了,规范了吗?没有,不应该出现的。怎么办?应当先从教育入手,尤其是小学教育。其
次,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尽量少用网络流行语,你觉得很省事,很好,但是会有人烦的,当然了,积极向上的,幽默的,发人深思的,我们可以用,可以随时用。如:“农妇,山泉,有点田 ”再比如“大师兄,现在二师兄的肉比师父的都贵了”从2007年5月开始,全国各地的猪肉价格便开始陆续上涨,与此同时,其他肉类、鸡蛋等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并带动着CPI连续几个月高位运行 )“我爸是李刚” 简单一句话反映了社会的种种法与德之外的恶劣现象。还有太多太多了,举不胜举。
(三)注重思想引导。
以前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以为上网就是玩游戏,聊天等等,好像都是一些负面的思想观念。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到了今日,互联网的功能已经发展成为人们生活当中重要的一部分了,上网购物,交话费,联系义务等等,所以人们应当改变过去的看法,应当正视互联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这就是我说的人们应当改变思想观念,人的思想很重要,想什么才能做什么,所以要正视它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变被动为主动,不是我们被动的看互联网络的发展,而是主动的去引导互联网络向我们预定的观念去发展,在宽容和理解的基础上,采取加强监控和引导并行的方式,对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网络行为、网络用语和
语言文字教育予以正确指导。培养他们正确选择、分析、判断网络流行语的能力,引导他们不盲从网络潮流,学会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汲取那些充满活力且已约定俗成的语言,摒弃那些类似江湖黑话、迎合少数人低级趣味的语言,正确借鉴网络流行语研究的成果,掌握和运用相对规范的网络流行语。从而促使其使用规范、健康的语言文字,不搞一味的强制扼杀。
三、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由于互联网这一媒介的特性,网络流行语从出现到流行再到普及是一个很快的过程,其影响力和影响范围也是空前的。作为一种语言,它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是肯定存在的。网络流行语引起一些传统语言学家的担心,认为这些语言近似“网络黑话”,粗鄙而缺乏规范,“会否冲击传统语言秩序” ,要求规范网络语言,净化汉语环境。而大多数网友则对流行语肯定有加,将流行语的风行看做“庶民的胜利”。究竟我们该怎样看待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r商标呢?
(一)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的积极影响。
1、网络流行语增强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网络语言的出现弥补了现代汉语在网络交际中表达的不足,使现代汉语更具活力。为广大网民的网络生活提供了方便,虽然是对现代汉语的一种刺激和挑战,但也是一种推陈出新。
2、网络流行语极大地丰富了汉语内涵。自在的网民们基于交际和表达的需要,而反传统地、创造性地运用汉语中固有的修辞手段(如仿拟、比喻、谐音等),构造成了大量网络新词语,并因其表意丰富、形象简约等成为网络交际中的“行话术语”。而且其中部分已经走出网络成为人们实现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成为现代汉语体系中的新元素。如:“给力”、 (作为形容词,意思为“很带劲”;作为动词,意思为“给予力量”)。“羡慕嫉妒恨”( 恨源于嫉妒,嫉妒源于羡慕——换言之,恨源于爱,嫉妒源于不如人。学到知羞处,才知艺不精,一个人正是透过嫉妒这种难于启齿的情感,才真切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如人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美眉”、“恐龙(长相难看的女生)”、“青蛙(长相可怕的男生)”,便把漂亮和丑陋这一对抽象概念具体化了。
3、一些网络流行语还固定下来成为了现代汉语的固定词汇。一些网络流行语还在一些大众传媒甚至权威出版物上出现,巩固了其在现代汉语词汇体系中的地位。例如上文中的“给力
玩世不恭的网名”, 2010年11月10日, 网络热词“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怎么拍一拍 在2010年世界杯期间,由于与球场的氛围相合,“给力”一词开始成为网络热门词汇。 “给力”一词究竟从哪来的呢?据说是源自中文配音版本的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画面一开始,师徒历经磨难到达天竺后,却发现所谓天竺只有面小旗子,上书“天竺”二字。悟空不无抱怨地说:“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师。 ”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自己预想的目标相差甚远。而“给力”自然就是有作用、给劲、带劲的意思了。11月10日,该词上了人民日报头版标题,更被普遍认为是网络语言“转正”的标志。近来,“gelivable”这一由“给力”生造出来的英文词汇也开始走红。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