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词语研究的问题与新发展
近年来新词语研究的问题与新发展
新词语研究是目前汉语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以发表于《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2期上的一篇新词语研究论文为起点,分析了该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近年新词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新的发展趋势。
标签:新词语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一、引言
朱永锴、林伦伦《二十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其产生渠道》一文发表于《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2期。该文是新词语研究在特定阶段的研究成果,由于它发表于权威语言学刊物,因此对于当时及以后的相关研究都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将以该文为出发点探讨分析新词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当代新词语研究的新发展。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一)新词语的类别
小冰箱
朱永锴、林伦伦试图从词语反映社会生活的角度,即从词义表述概念与社会生活相对应的角度对新词语进行概念意义的类别划分:1.人物名称;2.事物名称;3.动作行为;4.时事政策;5.法律制度;6.科学技术;7.生产建设;8.经济贸易;9.商业服务;10.社会生活;11.教育学习;12.观念心理;13.衣食住行;14.文体娱乐;15.卫生保健;16.婚姻家庭;17.其他。作者在分类时,显然犯了多标准的逻辑错误,因而词语类属出现交叉。例如,动作行为与社会生活、生产建设、科学技术显然不在一个层面上。由此某些新词语的归属出现交叉。例如:“电话家访”既是动作行为、又是社会生活。而且我们认为这种对宏观世界概念意义的主观区分意义不大。与其从语言反映社会这个角度来考虑,不如从新词语的社会分布来考察新词语与社会的共变关系。如果从语言本体来考虑,可以从语法功能、结构规律等角度来分类。
(二)新词语的特点
对于新词语的特点,作者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第一,语言形式上,新词语表现为音节趋向多音化。如:“青年志愿者”“慢性疲劳综合症”。第二,构成形式上,新词语有减缩化的趋势。如:“节能”“房改”。第三,从来源上看有仿造的特征。如:“酒吧—网吧—迪吧—
氧吧”。第四,从书写形式和口头表达上来看,夹用外文字母或全部使用外文的词语越来越多。如:“IC卡”“NBA”。第五,从感情彩上看,新词语具有口语性和形象性。如:“摸着石头过河”等。第六,从意义角度来看,新词语具有单义性的特点。如:“买方市场”“未婚妈妈”。第七,新词一旦作为单音节语素使用,其构词能力极强。如:“感”可以构成“危机感”“失落感”“认同感”等。第八,从语用角度来看,新词语中有一部分属于委婉词语。如:“厕所”叫做“洗手间”;“残废”改为“残疾”等。第九,从语言使用来看,新词语的生疏性较大。所谓生疏性是指人们对于某些新词语的意义和形式的接受度不高,有陌生感、排斥感,如:“深蓝”“南南会议”等。
我们认为:首先,所谓特点应该对内具有普适性,对外具有区别性。而作者所列特点,都只是部分词语具有。这种简单枚举式的特点阐释说服力不够。如在说明新词语音节的多音节化趋势时,没有基于大量新词语的数据统计分析,仅凭主观感觉做出结论,显得论据不足。因此,在第二条中又说新词语有减缩化的趋势,就显得矛盾。新词语是一个体,很难有概括全体的特点,对于其呈现出来的种种趋势,用数据分布来分析,会更具有科学性。其次,作者对新词语的界定不够清楚。把新词语和流行语等同起来。如讲到新词语具有口语性和形象性时。作者引用胡明扬先生关于流行语研究的观点,认为这与使用主体是
青年人有关。但所举例子“摸着石头过河、婆婆太多、豆腐渣工程、瓶颈、红眼病”等,使用主体并不局限于青少年。流行语虽然也属于新词语范围,但属于下位范畴,因此不能将流行语的特点等同于新词语的特点。另外,作者在对新词语特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存在重叠的问题。如第三个特点“新词语有仿造的特征”和第七个特点“新词一旦作为单音节语素使用,其构词能力极强。”在内容上有重叠,第七点讲的也是仿造。通过仿造这种方式可以形成一个新词,而仿造是以某些能产的新词缀为核心的。如“吧”“客”“秀”等。当前,新词的研究也是新词语研究的一个重要类型。
(三)新词语产生的渠道
作者将新词语的产生归结为四种来源:1.新外来词语的吸收;2.旧词语的复活;3.旧词语的新义新用;4.方言词语的吸收。我们认为新词语研究发展到今天,来自于网络的新词语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在全民语言中的影响随着网络的发展日益扩大。
三、新词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新发展
(一)界定清楚新词语的含义是新词语研究的前提
河南景点排行榜
1.从时间角度界定新词语
新词语的“新”是一个相对概念,如何界定新词语的范围,是新词语研究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广义的新词语包括历史性的新词语,它的时间范围可以涵盖“五四”以后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狭义的新词语是指体现新时期特点,体现时效性的词语。
亲爱的那不是爱情歌词2.从词本身来界定新词语
词本身包括“词形、词义、用法”三个方面。是三个方面都为新,还是只要一个方面为新就可以算作新词语?这个争议主要体现在“旧词新义、旧词新用是否算作新词语的问题上。对此也可采用狭义和广义的概念。狭义的新词语所指的对象是新的,或者代表的概念是新的,同时它的形式也是新的;而广义的新词语只要“词形、意义、用法”三者之一是新的,就可以看作非严格意义上的新词语。
(二)流行语与新词语的区分
从目前的新词语研究成果来看,存在着将流行语与新词语等同的说法。
1.什么是流行语?
根据众多学者对流行语的定义,我们提取出流行语的几个构成要素:使用体、使用时效、使用频率、使用范围、使用语体。由此可以得出一个较全面的定义。“流行语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使用频率较高的城市居民的常用语,它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和浓厚的方言口语彩,含有通俗、随意、戏谑等特性,并处于不断的变化更新之中。城市青少年是使用流行语的主要体。”
2.流行语与新词语有何区别和联系?流行语与新词语都是新兴的词语,但两者的界定角度不同,不能混为一谈。新词语主要从时间维度来区分,而流行语则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使用频率、使用体、使用时效、使用范围。由于界定角度不同,新词语和流行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1)新词语比流行语范围更广,其内容涉及时政、经济、科技、社会生活、文化生活诸多方面,如:“打假”“扶贫”“下岗”“融资”等。(2)新词语的来源更多,如来自地域方言、行话术语、外来词语、旧词语等。(3)新词语具有全民性,使用主体不局限于青少年或城市居民,使用范围不局限于某一地域。例如:“扶贫、融资、专卖店、克隆”是新词语,却不一定属于流行语。新词语是流行语的主要来源,一些源于方言、行业语、外来语的新词语如果在口语中使用频率较高,就有可能进入流行语。
(三)新词语研究内容的发展与深化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了现代汉语“新词”这样的术语,但没有明确它的范围和内涵。研究局限于字(词)义的变化和溯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适应建国之初文化普及、现代汉语规范化的需求,词汇以及新词语研究主要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谈词汇的发展变化及其规范。另一方面,当时的研究奠定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模式。对新词语的构成、来源、发展趋势、规范、产生原因等都作出了较明确的表述。大规模的新词语研究是从80年代开始的。亢世勇在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的研究新词语的600多篇论文、两部专著进行量化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将汉语新词语的研究粗略地分为12个方面。我们认为其概括还不够全面,当代新词语的研究还应包括:新词的研究,新词语的潜显、推广、隐退等特点的研究,新词义发展的研究。除了新词语本身以外,新词语应用方面的研究还包括新词语的教学、新词语的使用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词语的研究内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走向深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简单寻语言与社会生活的对应关系深入到社会心理层面,总结出了人们创造、使用新词语新用法时表现出的几种社会心理:求新、求雅、类推心理,与“求雅”相对的“求俗”心理、趋合谐心理等。这些突出了语言主体的主观因素在创造与使用新词语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拓展了研究范围。第二,从宏观视角探索新词语的显现
、推广、预测、隐退、品位等等,跳出了“共变论”的简单印证,触及了语言的某些机制和规律。比如:新词语显现、产生和推广的特点,引发人们重新思考“约定俗成”。词语的显现是人们产生概念及其多种表述彩风格的过程,词语的渐隐则是概念使用频率降低或体记忆的消失,新词语的隐现与事物的隐现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因为显性的词语的背后是概念。这方面是前人未涉及的。
(四)新词语研究方法的进步
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进步是新词语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苏新春曾经指出:“定性式的研究方法、非整体的词汇研究观及取材的非充足性”是新词语研究的主要不足之处。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前,新词语研究主要是简单枚举法。近年来新词语研究方法有了长足的进步:1.语料库语言学方法的引入解决了取材不充分的问题,改变了语言研究的观念。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单一定性研究缺乏数据支撑的问题。3.理论研究、理论创新、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使新词语的研究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走向深入。
(五)新词语研究的应用——新词语与汉语教学
刘吉艳通过对新词的研究,认为新词语教学可以提高留学生词汇学习的效率,加深留学生对中国的了解。在《从“生词熟字说”看词义和构词语素义的关系》一文中,范可育认为:“不能高估构词语素的意义在认知新词意义上的作用,它虽然是支撑词义的要点,是记忆的重要依据,但它只提示一种模糊的不确定的理解。”我们认为,新词语教学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不可回避的。
(六)新词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新词语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1.大量研究还停留在简单分类的层次上,疏于系统的建构。研究缺乏系统性,缺少整体把握。作为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系统中的一个庞大的新体,同现代汉语词汇的固有成分相比,它的整体特征是什么?它的下位分类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这些问题不是平面的原子主义式的描写所能解决的。2.理论的广度与深度不足,解释新词语出现的原因上还多止于简单的理论。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新词语研究呈现出多角度的、较有深度的思考,但依然没有完全摆脱现有词汇研究的束缚。3.定量研究还没有成为主流,大多数文章仍然缺少数量统计的支持。4.缺少与语法相结合的研究,多是就词汇本身来研究词汇。
四、结语
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在新词语研究中,界定清楚研究对象是前提,否则在材料的收集和分析中必然会出现漏洞。新词语研究在理论支撑和研究角度上应吸取多方面的营养,避免简单化。新词语研究必须借助更先进的研究手段,把研究建立在更广泛的基础上。
(本文为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语言生活状况及其影响的调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XYSK23]。)
优美的语句参考文献:
[1]朱永锴,林伦伦.二十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其产生渠道
[J].语言文字应用,1999,(2).
[2]亢世勇.现代汉语新词语计量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2008.
[3]杨建国.流行语的语言学研究及科学认定[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4,(6).
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的区别[4]刘吉艳.汉语新词语词现象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6.
[5]张永勤.当代北京流行语调查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
学,2001.
[6]刘晓梅.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3.
[7]燕珊珊.新词新语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8]周洪波.新词语的预测[J].语言文字应用,1996,(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