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偶像剧的多重文化内涵
贵州旅游线路推荐《戏剧之家》2018年第11期  总第275期
105
影视观察
青春偶像剧的多重文化内涵
怎么挽留过易晓莉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重庆  400067)
基金项目:此文为重庆工商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大众传播时代的青春偶像剧”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为1655012。
作者简介:易晓莉(1977-),女,汉族,重庆市忠县人,博士,重庆工商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影理论与批评。
【摘 要】青春偶像剧不仅仅是好看,而是在具有吸引力的故事情节和形式元素中,包含了厚重的思想内涵。这种思想内涵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内涵交错杂糅。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青年亚文化与其教育意义的杂糅,显示了多种话语之间的博弈和共存。
【关键词】青春偶像剧;青年亚文化;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1-0105-02
青春叙事和爱情叙事是青春偶像剧的叙事重点,这样的题材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青春偶像剧的审美效应,生动、活泼,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但青春偶像剧不仅仅是好看,而是在具有吸引力的故事情节和形式元素中,包含了厚重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青春偶像剧的思想内涵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内涵交错杂糅。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青年亚文化与其教育意义的杂糅。
从文化地位来看,青年亚文化具有典型的边缘属性,同时,青春偶像剧又具有典型的教育意义,属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这种不同文化内涵的交错杂糅,显示了多种话语之间的博弈和共存。这为我们全面认识青春偶像剧,提供了新的视点。撩男生很黄的污句
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一、青春偶像剧中的青年亚文化
青春偶像剧中的核心人物“偶像”对于催生青年亚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人物往往有着鲜明的叛逆性。这种叛逆特质在具体的青春偶像剧中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对父母权威的叛逆、对师长的叛逆等等。但归根结底,都是对成人世界和陈旧观念的叛逆。
青春偶像剧中对父母的叛逆是表现得比较多的。《女人的香气》中,智旭为了和患有癌症的女朋友在
一起,选择离开父亲并在自家的公司递交了辞职信;《市政厅》中祖国因为受辛薇菜的影响,而使他对自己曾经的政治理念产生质疑,后来为了和辛薇菜在一起,也为了自己新的政治主张,不仅和自己的父亲闹翻,而且在政治行为上处处和父亲作对,最后迫使很有政治野心的父亲宣布退出政坛,过起了老年人真正的隐退生活。
当然,青春偶像剧中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反叛。比如对行业规范的反叛。《检察官公主》中时尚女检察官马惠理的穿着打扮完全不符合法官应有的庄严大方的装扮。可一直被大家称作“花瓶”的马惠理,事实上也具备并表现出了很强的工作能力,而且,为了做出正确的裁决,她还具备相当的决心和勇气深入虎穴,调查事情
的真相。
另外,《市政厅》中的辛薇菜对传统女性审美标准进行了大胆的质疑,她在青鳞鱼小的选拔赛中,以自己的实际表现证明了不一定要骨瘦如柴才能算漂亮。在她看来,传统的一刀切式的审美标准其实是一种暴力,一种歧视。而且,她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处事方式,赢得了曾经觉得她很奇怪的副市长的爱情,也赢得了曾经和她处于对立面的同事的尊重。
青春偶像剧中的偶像引发了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而这种偶像崇拜实质可以理解为对个人自身主体意识的潜在追求和变体表现。以《流星花园》为例,其中的主演F4在当年真是大红大紫,成为青少年追捧
设定开机密码的对象。这种“追星”现象的背后,其实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关于这点,徐艳蕊的评述是比较中肯的:“《流星花园》体现出的对成人社会的反叛、对感情的坚守、自治而理性的生活态度,在相当程度上是作为一种启蒙和抵抗性的力量来获得青少年的认同的。通过这种认同和其所宣扬的行为准则的援引,青少年在生活实践中有效地开拓了一种自主和自治的文化空间,用以抵制理想化理念的过于僵化的约束和召唤机制,并成为后者一个颇具活力的竞争对手和补充因素。”[1]这就是青春偶像剧的积极意义。
通俗文化的快感在于逃避规训。“大众文本必须提供大众意义与大众快感。大众意义从文本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相关性中建构出来,大众快感则来自人们创造意义的生产过程,来自生产这些意义的力量。……大众快感必定是被压迫者的快感,这种快感必定包含对抗、逃避、
中伤、冒犯性、粗俗、抵抗等因素。”[2]win7共享文件夹
由此可以看出,由青春偶像剧引发形成的青年亚文化,遵循的就是这样的意义生产逻辑。虽然青年亚文化只在特定年龄范围的人中产生和流传,但往往会辐射到整个社会文化之中,成为影响、改变、重构社会文化的主要力量。
二、青春偶像剧的教育意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