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是最难的一年吗前⾔
“⼩⾝材,⾼能量”这是对锂电池最贴切的描述了。现在⽣活中锂电池随处可见,⼩到纽扣电池,⼤到动⼒电池,可以说是真正改变了⼈们的⽣活。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也因此授予”锂电三杰”斯坦利·惠廷汉姆、约翰·古迪纳夫、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在锂电池研究开发⽅⾯的卓越贡献。评奖委员会称,他们为⼈类带来“前所未见的强⼤电池”,创造了⼀个“可充电的世界”。
“⼆战”爆发后,古迪纳夫加⼊了美国空军,他被派到太平洋的⼀个海岛上收集⽓象数据。战后,古迪纳夫所在的部队驻扎在葡萄⽛,这个时候他已经是⼀名陆军上尉。他回忆说:“不久,幸运之神来敲门了,⼀份电报过来,要求我48⼩时内回到华盛顿报道。”原来政府有⼀笔没花完的钱,要送21名军⼈去念研究⽣,这⼀消息使得古迪纳夫欣喜若狂。
报道的那⼀天,⼀位⾯试官很是瞧不上这个吹了四年海风的⼤龄青年。甚⾄嘲笑道:“我不明⽩你这个⽼兵来⼲嘛!在你这个年纪,科学家早就已经做出了他们最伟⼤的成就了。”说的也是,那个年代风靡全球的科学家们,在古迪纳夫这个年纪,早已硕果累累,功成名就了。爱因斯坦26岁提出相对论,爱迪⽣32岁点亮⽩炽灯,居⾥夫⼈36岁拿到了诺贝尔奖。“屈指算来七年之后,我拿到博⼠⽂凭已是⽽⽴之年了。”
30岁博⼠毕业之后,古迪纳夫来到了刚成⽴了⼀年的⿇省理⼯学院林肯实验室,第⼀次接触到了锂离⼦
在固体中的迁移,后来⼜开始了固态陶瓷的基础研究。因为有军⽅的预算⽀撑,他⼀待就是24年,提出了古迪纳夫—⾦森法则,为⽇后随机存储器的诞⽣奠定了重要基础。
因1973年爆发的⽯油危机,古迪纳夫看到了⽇益突出的能源问题,他开始转向能源存储的研究。但1976年,军⽅削减预算,古迪纳夫开始考虑去留问题,最终在妻⼦的建议下决定动⾝前往英国⽜津⼤学的⽆机化学实验室做负责⼈。曾经“⽽⽴之年还在挣扎”的古迪纳夫,迎来了⼈⽣的重⼤转折,这⼀年他54岁。
新的开始,投⾝锂电之路
王者荣耀更新1970年代后期,有⼀种电池因为使⽤⾦属锂作为电极,⽽被称为锂电池。这种⼩型化的便携式锂电池诱⼈⼈的前景,吸引着⽆数的化学家投⾝到锂电池的研究中。此时的古迪纳夫虽然只学过两门化学课,但凭着过硬的固体物理功底,研究起⼀种神奇的材料——钴酸锂。杂粮煎饼的做法
意思相反的四字词语1980年,古迪纳夫尝试⽤钴酸锂与⽯墨组成新的锂电池。古迪纳夫的新电池拥有更⼩的体积,更⼤的容量和更加稳定的使⽤⽅式,因此颇受市场欢迎。古迪纳夫研制钴酸锂来取代⾦属锂,既解决了电池的安全性问题,⼜降低了电池的制造成本,实现了锂离⼦电池技术的⾰命性突破。
1986年,古迪纳夫回到了祖国,进⼊德克萨斯州⼤学奥斯丁分校。所有⼈都以为这个⽼教授准备养⽼时,谁都没想到,他却将⽬光转向另⼀种材料。
10年后,他再⼀次让世界震动。1997年,他拿出的材料叫做磷酸铁锂。这年他75岁。古迪纳夫发现的磷酸铁锂这样⼀种新型材料,不仅更为便宜,⽽且更安全,构成了电动汽车时代⾮常重要的基础。
锂电池——⾜够好(g o o d e n o u g h)了吗?
锂电池⾜够好了吗?古迪纳夫不这么认为,刚刚夺得诺贝尔奖的古迪纳夫依然在科研道路上坚持不懈的探索着。在他看来,进⾏锂电池研究是他最⼤的快乐。
他说:“我的下⼀个⽬标是⼀种真正能让电动汽车和内燃机汽车匹敌的超级电池。”年近半百的古迪纳夫雄⼼勃勃:“我希望这种电池可以经济地存储太阳能和风能。”他说,“我想解决汽车的问题。我想让汽车尾⽓从全世界的⾼速公路上⼩时。我希望死前能看到这⼀天。我今年97岁,还有时间”
古迪纳夫(g o o d e n o u g h) i s g o o d e n o u g h
《华尔街⽇报》这样评论道,“先有钴酸锂,后⼜有磷酸铁锂,古迪纳夫‘锂离⼦电池之⽗’的称号当之⽆愧。”直到现在,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机,电脑中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仍然使⽤的是古迪纳夫1980年左右发现的钴酸锂。
实际上,古迪纳夫从来没就没觉得⾃⼰——good enough(⾜够好)。每⼀天,他都在进⾏着他的研究——收集线索,完善资料,继续向前。他常重复“爬⾏乌龟的⽐喻”:“使得,这种贯穿⼀⽣的爬⾏,
总会带来预料不到的好处,尤其在你不断穿越,⼀路收集各种线索的情况下。”
如果你会有“现在做XX是不是太晚”的疑惑,⼀定要看看古迪纳夫(Goodenough)这传奇的⼀⽣。上得了战场,也上得了课堂。
情人节唱什么歌⾜够好,还会更好。
参考资料:
⾼荣伟.“锂电池之⽗”古迪纳夫的传奇⼈⽣.
蔡志.古迪纳夫:我97岁了,还年轻.
电池中国.约翰·古迪纳夫——锂离⼦电池的先驱,并推动其在汽车领域应⽤.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