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苍耳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苍耳子表面具有倒钩结构,可以粘连在动物的皮毛上。
(2)知道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到原型,乐于尝试,能模仿苍耳子粘连动物皮毛的原理制作尼龙搭扣模型,实现粘连。
(3)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究兴趣。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放大镜、苍耳子、尼龙搭扣、细铜丝、剪刀、毛巾等。
(2)活动场地:实验室或教室。
(3)学生分组:4~6人一个探究小组。
教学过程
(1)故事引入。
师:今天,我们先来听一段一位工程师有趣的偶遇。
(播放图片和录音)
师:听了这段有意思的偶遇,你有什么想说的?
延安美食生1:苍耳子长什么样子?
生2:工程师为什么会对苍耳子感兴趣呢?
海口台风生3:我知道苍耳子粘连在动物皮毛上可以借助动物把种子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生4:苍耳子为什么能粘连在狗的皮毛上和人的裤子上不掉下来呢?
师:是呀,苍耳子粘连在动物皮毛上可以获得更多有利的繁殖机会。可是,苍耳子为什么能沾在动物皮毛上呢?这对工程师有什么启发呢?今天老师也准备了苍耳子,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老师还特地准备了放大镜。请各组认真观察苍耳子,希望你们能有所发现,并把你们的发现及时用文字或者图画记录下来。
(2)观察比较。
(学生分组观察并记录)
师:同学们,你们组有发现了吗?请各组汇总一下你们的发现,我们一组一组地进行交流展示。
生1:我们组发现苍耳子表面有很多凸起,每个凸起末端都有一个钩子。
生2:我们组发现这些钩子不是硬硬的、直挺挺的,而是很有弹性。
生3:我们组有补充,只有特定的衣服才容易被沾住,如果衣服很光滑,苍耳子就没有办法沾在上面了。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最难能可贵的是,不仅会观察,而且会思考。
(3)科学阅读。
师:其实,工程师乔治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他到底从苍耳子受到了什么启发呢?我们来听一段故事《尼龙搭扣的发明》。
(播放图片和录音)
师:听完了故事,谁来说一说工程师乔治是怎样发明尼龙搭扣的?
生:苍耳子上有很多弯曲且富有弹性的倒钩,这种结构能使它钩住很细的线和毛,而布料和动物皮毛上就有很多这样的线和毛。所以,苍耳子能牢牢地沾在上面。
师:我们不仅要关注苍耳子的结构,也要注意苍耳子能勾住的布料或皮毛的结构。
(出示书本的示意图)第二十二条婚规演员表
(4)设计制作。
师:尼龙搭扣模仿了苍耳子的什么结构?
师:(出示放大镜、苍耳子、尼龙搭扣、细铜丝、剪刀、毛巾等)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这些材料,用剪刀将细铜丝加工成倒钩的形状,模仿苍耳子的弹性倒钩,不断调整尝试,直到(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各组并给予帮助和提示)
师:同学们都制作完成了吗?通过制作,你们有什么想法?
(学生汇报制作成果)
适合七夕发朋友圈的文案四级考试分数分配(5)小结。
师:模仿苍耳子发明尼龙搭扣是人类发明史上一个典型的仿生学案例。事实上,很多发明都可以从大自然中到原型。
(教师出示总结:研究并模仿各种生物的形态、功能、结构等特征进行设计和发明,是常见的仿生学思路)
(6)拓展活动。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工程师和发明家进行发明的故事,这些发明都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变化。大家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发明有没有受到大自然里的动植物的启发,它们都利用了什么原理?
教学反思: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1)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而不再是主导者;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师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二、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在我们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们应该想想:“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等。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教学后,教师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这样才符合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更有助于教师教学计划的开展。
那么造句
三、教师应注重和学生的交流对话
师生间充分的对话交流,无论对体的发展还是对个体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均分”时,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分桃子、分鱼、分饼干、分苹果等。在交流对话时有的教师提出,仅仅围绕“吃”展开教学似乎有局限,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进行分配,可以适当扩展教学设计面。这样开放性的讨论能够促进教师更有效地进行反思,促进教师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