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科 梅核气(癔球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梅核气(癔球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梅核气是因情志波动,气机不畅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感为特征的疾病;本病以咽中似有梅核或炙脔,或其他异物梗塞感,并随情志波动而发作为主要症状,一般见于成人,多见于女性,对咽喉、食道及其他有关器官检查,均无器质性病变。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罗马Ⅲ(功能性胃肠病2007)中癔球症的诊断标准:
(1)喉部持续或间断的无痛性团块或异物感;
去大理
(2)感觉出现在两餐之间;
(3)没有吞咽困难或吞咽痛;
(4)没有胃食管酸反流导致该症状的证据;
(5)没有以组织病理学为基础的食管运动障碍;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二)证候诊断
1.痰气互结证:咽中异物感,咽之不下、吐之不出,时作嗳气、呃逆、恶心、泛泛欲吐,胸脘胀满。舌苔白腻,脉弦滑。
2.肝郁气滞证:咽中梗阻感,嗳气频频,或作呃逆,胁下胀闷,嗳气后稍舒。舌苔薄白,脉弦。
3.心脾两虚证:咽中异物感,不思饮食,口中无味,面白神疲,少气懒言,或时时悲伤欲哭,夜寐不实,易惊醒或惶恐不安,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弱。
4飞机行李箱要求.肺胃阴虚证:咽部干痒,咽干,口渴喜冷饮,咽中有堵塞感,手足心热,面潮红,可有头晕,耳鸣,口苦,小便黄。舌质红无苔或少苔,脉细弱或细数。
二、方法今日立春几点几分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痰气互结证
治法:理气化痰,降气和胃。
推荐方药:半夏厚朴汤加减。厚朴、紫苏、半夏、茯苓、生姜、香附、佛手片、苍术、竹茹、瓜蒌、黄连等。
中成药:橘红化痰丸、舒肝丸、沉香疏郁丸等。
2.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利咽。
推荐方药:逍遥散加减。当归、白芍、柴胡、薄荷、香附、茯苓、半夏、陈皮、郁金、绿萼梅、苏梗、生姜、乌药、牡丹皮、栀子等。
中成药:越鞠丸、舒肝丸等。
3.心脾两虚证
治法: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推荐方药: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党参、龙眼肉、黄芪升麻、柴胡、木香、炙甘草陈皮生姜大枣、白术、浮小麦等。
中成药:归脾丸、参苓白术散、越鞠保和丸等。
4.肺胃阴虚证
治法:滋阴降火,理气利咽。
推荐方药:沙参麦门冬汤加减。北沙参、玉竹、麦冬、天花粉、扁豆、桑叶、生甘草、女贞子、墨旱莲、百合、枸杞等。
中成药:养阴清肺膏、养胃舒颗粒等。
(二)针灸疗法
主穴:内关、神门、太冲、水沟。
配穴:痰气郁结者加丰隆,阴陵泉,天突;肝郁气滞者加膻中,期门;气郁化火者加行间,侠溪,外关;兼血瘀者,加内关,期门,膈俞;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肺胃阴虚者,加肺俞,尺泽,太溪,中脘,三阴交,廉泉,梅核气穴。
操作:内关,太冲用泻法;水沟可用雀啄泻法;神门用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留针15至20分钟。
奔驰是哪个国家的
(三)特疗法
1.推拿疗法
患者取仰卧位,术者左手中指置于天突穴,右手中指按于巨阙穴;左手向下按揉天突,则右手随之抬起,使气下行,右手向上振按巨阙穴,左手向上抬起,使气上行,两手协调,
反复操作,调顺胸中之气。
2.耳穴贴敷疗法
选穴:咽喉、食道、神门、枕、心、胃、脾、交感、肝、脑,每次取3~4穴,放置王不留行籽,3~5天换一次,每日稍加力按摩3次,每次10分钟,每3次轮换穴位1次,双耳交替使用。
3.穴位注射疗法
本法主要适用于梅核气虚证患者,应根据患者证型酌情使用。心脾两虚证型患者,采用当归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当归注射液每穴0.3~0.5ml,黄芪注射液每穴0.5~1ml;肺胃阴虚证型患者,采用生脉注射液,每穴1~2ml。
操作方法:取患者双侧足三里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入皮下组织,然后缓慢推进或上下提插,探得酸胀等“得气”感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将药物推入。以上操作皆隔日一次,三次一疗程,实施1~2个疗程。
(四)其他疗法
1.音乐疗法
采用感受式为主,参与式为辅,隔日1次,每次2小时,10次为一个疗程。感受式是指患者佩戴可调式立体声耳机聆听乐曲,根据患者证型选择相应的乐曲;参与式包括跳舞、做操、太极拳、唱歌等。
2.情志疗法
嘱患者调整情绪、保持心情舒畅。若患者自行调节效果不显,可在期间请心理科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心理科医师每周定期与患者进行2次沟通交流,探讨相关问题,使医生逐步掌握患者的情绪,并及时到调节的方法,并建立有效的应对策略。
(五)健康指导
1.生活起居: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
2.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腻、辛辣温热之品。
3.情志调摄: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一切诱发因素,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情绪稳定,多
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活动,以分散注意力、减少忧思,注意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培养乐观主义精神。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单项症状改善评价标准:目前关于梅核气(癔球症)的单项症状疗效评价无统一的标准,经本协作组讨论拟定。
梅核气(癔球症)的主要症状为咽部异物感,但进食吞咽顺利,咽不疼痛。
cs怎么加人
治愈:咽部异物感消失;
显效:咽部异物感改善2级及以上者;
有效:咽部异物感1级者;
无效:咽部异物感无改善或加重。suv哪款性价比高
其中症状按程度分为4级:
无症状;
轻度:咽部异物感轻微,只有关注时才能感觉到,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中度:咽部异物感尚能忍受,已经部分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重度:咽部异物感明显,难以忍受,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2.中医证候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制定。
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
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
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疗效指数≥30%;
无效:达不到上述有效标准或恶化者。
其中疗效指数=(前积分-后积分)/前积分×100%。
中医症状量化分级标准:无症状(0分);轻度(1分):症状轻微,只有关注时才能感觉到,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度(2分):症状尚能够忍受,已经部分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重度(3分):症状明显,难以忍受,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二)评价方法
在门诊当天、每周复诊时、出路径时,分别按主要单项症状、中医证候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