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银行贷款现状及风险防范措施
2020年•第10期
妥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马海珍
绿茶经典语录高等学校银行货款现状及风险防范措施
高校银行贷款的产生,在一定程度
上缓解了高校因扩招而面临的经费不足 1问题,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本文分析了高校银行贷款面临的现状, I 提出了风险防范措施。
高校扩招是指20世纪90代末开始的高 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政策性扩招的实施推
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适应 发展,向银行贷款就成为高校改善办学条 I 件和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筹资渠道之
-O 本文分析了高校银行贷款的现状,提 出了应对高校银行贷款风险的防范措施,
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一、高等学校银行贷款的现状(一) 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
扩招以来,影响高校发展的"瓶颈”
之一就是高等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为了适
1应新发展、实现新跨越,高校通过向银行
I 贷款增强了自身发展能力,缓解了高校年端午节放假通知模板
'年扩招、新区持续建设、师资不断增强等
I 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为高教事业的发展 I 注入了强大的后劲,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 银行贷款规模较大。
实行扩招政策后,大部分高校原有的 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各
地纷纷建起大学城,有的甚至分别建起不 同类型的大学城。改扩建、调整、合并、
搬迁、新建等,中国大学的建设规模在短
什么汽车保险好
短几年间飞速发展,得益于大规模大数额 I 的银行贷款。高校要发展新校区,通常会 用老校区进行置换,而置换收益也主要用
于偿还新校区的建设债务。高校贷款的产 生,填充了高校因扩招而产生的经费不足 问题,也为高校超常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
厚的条件。
(三) 银行贷款风险性逐渐增加。
一是建设理念的偏差。几乎所有高校 的规划用语中都会出现“争创一流”"做 大做强”和“跨越式发展”等字样,大专
升格为学院,专业学院努力向综合性大学
I 迈进,大学又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甚至出现盲目建设,高校一旦出现资不抵 债,所有负担可能会直接转嫁到政府。二
是财经风险加大。银行贷款除了偿还本金 还要定期支付利息,据数据分析,财政拨 1款的教育性经费只能维持高校的教学、科
'|研等基本运转,高校要偿还债务只能靠招 生人数的增加和学费标准的提高,而招生 I 人数既受国家政策和学校办学条件的制
约,学费标准受国家政策的限制,很多高
校的收费还不够偿还贷款的利息。三是巨
额贷款影响高校良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高校的国内国际竞争力。
二、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风险防范措施高校银行贷款风险防范涉及到多个主
正方形的特征体,各主体之间出发点不同,措施也不新年朋友圈说说简短
同,要依靠政府、银行和高校共同努力来 完成。对于即将发生的高校贷款行为应做 好事前风险防范,进一步规范高校贷款行
为,明确还贷责任,防范财务风险,确保
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已 经发生的高校贷款行为应做好风险化解工
作,避免银行贷款风险危及贷款高校的生
存和稣。
(—)政府方面。
政府部门作为公办高校的管理者,是 高校各方面工作顺利开展的宏观调控者,
扩招政策、大学城建设、高校教学质量评 估、银行贷款等均与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 策引导密不可分,政府部门对于化解高校
银行贷款问题起主导作用。一是加大对高 等教育的投入。教育经费投入占GDP 的比 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平均
为5.3 % □ 2018年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占GDP 比重为4.11%,长期以来高校财政
性教育经费仅为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政 府财政投入不足也是高校向银行贷款的原 因之一%政府部门应加大财政性教育经
费的投入,提高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比
重,从源头缓解高校教育经费紧张和银行
贷款还贷压力之间的矛盾。二是积极化解 高校银行贷款风险。政府也是高校贷款办 学的受益者,理应积极化解高校银行贷款
风险。应对高校政策性原因贷款和非政策
性原因贷款进行区分,对因政策性贷款到 期却无力偿还的高校,政府部门应采取贴 息补助、全额承担等方式,积极帮扶,化 解贷款风险。三是建立健全高校多元化融
资体系。借鉴其他国家做法,政府部门应
充分利用税收的杠杆作用,采取退税和减 税等措施,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对
高等教育事业进行捐赠,缓解高校资金短 缺问题。同时,鼓励高校大胆创新,优化
资产结构、组织好产业基地建设和科研成
果转让,提高融资和经营能力,增加经营
收入。甚至,还可以通过土地置换盘活高 校资源,解决高校老校区问题的同时,为 高校带来部分验,压做款躺叫
(二)银行方面。
银行则认为高校是低风险大客户,有 政府作为后盾,是一个安全(下转95页)
学术研讨95
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学生对于学校兼职教师实践教学质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教学方法、教学态度、课堂管理能力、教学内容。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也不断发生了深刻变化,而高校人才培养对实践教学的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不断深入探索实践教学的改革,促进兼职教师健康成长,着力提高兼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对兼职教师实践教学质量满意度,从而为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心。
【参考文献】
[1]Kerlin,Christine A.Measuring student satis&ction with the service processes of selected student educational support services at Everett Community College[D].Oregon State University,2000
[2]Li~Wei—Mai,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UK and US:The Student Satisfa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Q].University of W estminster J ournal of M anagement,2005
[3]Gettinger.M.,K.C.Stoiber,Excellence in Teaching:Review of Instruc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In C.R.Reynolds&T.
B.Gutkin,Eds.,The Handbook of School Psychology(3rd ed.),New York:W iley1999
[4]Titus Oshagbemi.Personal Correlates of Job Satis^ction: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UK Universities Q].International Journal ofSocial Economics,2003,30(12)
[5]Nicole R.Hill.Tracy Leinbaugh*Carla Brad ley,Richard Haz,Female Counselor Educators:Encouraging and discouraging 他c tors inAcademia[J]J 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2005
[6]Junqiu Li.AHP—Based Evaluation on College Teachers,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Taking College as An Example [R].Business Management and Electronic Infonmtion(BMEI),2011
[7]范柏乃,蓝志勇.公共管理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02)
[8]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与实一SPSS操作与运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9]田光伟.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金融实践教学模式探析D].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⑴
[10]张篠林家宝.大学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4(4)
[11]肖轶楠,李佳.高校实践教学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U].吉首大学学报,2018(06)
[12]王明华,鲍长生."双联互动”实践教学模式探讨D].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
[13]熊华军,马大力.本科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多组分析U]•教育科学,2013(10)
[14]陈家良,柳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8)
[15]陈治,苏鹏程.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测评研究U].教育学术月刊,2015(05)
[16]马晓红.高校教学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D].统计与决策,2012(10)
[17]杨大伟.天津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教学实施调查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8(01)
联通查询业务[18]陈家良.江西省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研究一以南昌市3所高职院校为例[D].江西农业大学,2017(06)
基金项目:2018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成长途径及保障机制研究”(JZ180883),主持人:汤榕彬。
作者简介:汤榕彬(1989-),男,福建泉艸人,科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上接48页)可靠的投资市场,银校合作能够给银行带来无限商机,银行方面要防范化解贷款风险,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完善贷款配套制度,严格审批程序。进一步完善收费权质押和非教育用途固定资产抵押制度,维护银行正当权益。银行应加强对高校贷款行为的审査,严格控制贷款规模,做到适度贷款,切实防范财务风险。二是严格贷后跟踪管理。银行要密切关注所贷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专款专用。要建立高校重要信息定期披露制度和高校信贷风险评价体系,不断完善高校银行贷款信息,一经发现高校不能按时还本付息,要立即采取措施,确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三)高校方面。
高校应当树立“谁贷款、谁负责”的理念,不推卸责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还贷能力。一是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积极开展产学研,力口快科研成果转化,通过企校合作,帮助企业进行技术革新、产品升级等,获得贬用于偿还贷款。二是提高贷款资金效益。加强贷款项目的管理,实事求是立项,扎扎实实建设,不盲目攀比,将少量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项目上,要让建设项目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尽量缩短投资回收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拓宽凑资渠道。一方面,多措并举实现学杂费等事业收入应收尽收;另一方面,通过引进民间资本、外资等解决高校教育经费不足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提升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水平,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学科建设经费等,在一定程度
上缓解高校银行贷款风险。四是管理运作好高校基金会。大学基金会基金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校友募捐和投资收益等,主要用于实验室和教学大楼建设、学生奖学金、科研基金等。我国的校友会和社会捐赠尚处于初级阶段,高校基金会则刚刚起步,前景十分广阔,必然成为高校融投资的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在线.2018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2]刘丽华.化解地方高校贷款风险的途径一以辽宁省为例[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5):30-33
作者简介:马海珍(1985-),女,安徽庐江人,讲师,企业管理硕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