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景县两千年的历史长廊里,积淀了深厚的历史遗存,而随着时间的迁流,许多文化遗产需要抢救挖掘,这对促进我县国民经济的发展,树立积极向上的民风,特别是今后旅游业的发展将会产生深远影响。为此,政协文史委组织有关委员,对我县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抢救挖掘情况开展了一次调研,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我县文化遗产资源
1、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民间建造、制作与使用的物品,如房屋、古墓、雕刻、碑刻、工具、器皿、服饰等有形文物,我县主要有:
⑴墓葬:    高氏墓、封氏墓、周亚夫墓;
⑵古建筑:  舍利塔、千佛阁、无量殿、董子书院、董子祠、董子故居等;
⑶历史事件:隋末高士达农民起义、太平天国北伐、义和拳运动、捻军起义等;
⑷古今名人:董仲舒、魏廷珍、刘三章、张胄玄、高适、王任重、刘建章等;石壕吏原文及翻译
⑸出土文物:我县目前发掘出土的文物有300多件,分瓷器、铜器、陶器、金银器、石刻(40件)等。
2、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民世代相承的,与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我县主要有:
⑴民间文学
    传说:太公井、鹰扬遗泽、高  宅、景州塔(舍利塔)、鞑子坟与火牛阵等;
趣闻:仲舒谑狐、高皆破案、脚趾甲多一块、魏探花与无量县、刘罗锅断神案、降河流蛤蟆干鼓肚等;
⑵民间舞蹈  高跷、秧歌(寸子、龙灯、狮舞、旱船、车子会、跑驴、莲花落、腰鼓舞、秧歌剧、疯秧歌、七巧灯、烤火舞)等;
⑶民间美术  剪纸
⑷民间工艺  杨庄笙、馓子、风筝、      ;
健身方法
⑸民风民俗  婚礼(八字婚、拜堂、闹洞房、新娘回门等)、寿礼、丧礼、宗教礼(迎神驱鬼)、民俗节庆(春节、中秋节、庙会、猜灯迷、贴春联 )                 
    ⑹民间音乐  兰陵王入阵曲、大逛灯等;
    3、待抢救挖掘的文化遗产
董子书院、董子祠、董子故居、运河文化、千佛阁、无量殿、丧葬礼仪(河渠一带的习俗)等。
以上足以说明我县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样,门类齐全,数量众多,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二、我县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利用情况
中考时间2018具体时间长期以来,我县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认真执行文物保护的“五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乡建设计划,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和各级领导责任制)”工作原则,确保了我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岩土工程技术
1、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修缮情况
景县文化遗产涉及的保护管理单位10个,其中国家文物保护单位3 个,有舍利塔、高氏墓、封氏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有周亚夫墓;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个,有董子祠遗址、烈士陵园、赵义荆烈士墓(高卜)、陈跃元烈士墓(高卜)、李春元烈士墓(台辛庄)、石嘉植烈士墓(龙华村)。近年来,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古迹文物的保护工作,对现有文物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利用措施,县政府拨专款650多万元,对文物景点的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拆除了一大批有碍观瞻的建筑物,使周边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并对舍利塔进行维修,开辟塔下文化广场,对周亚夫墓进行保护管理,修建了“亚夫陵园”,对董子祠的复建和封氏墓的开发利用进行规划设计,这些都为很好的利用我县文化遗产资源创造了条件。
2、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情况
景县为文物大县,文物保护级别之高及数量之多均居衡水之首。近年来我县在文物保护管理、文物征集、文物调查、勘探发掘、文物陈列展示、鉴定管理、文物资料整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十几年来,我县一批政界文化界的学者文人,在县委政府领导的关照下,开展了文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出版了多项研究成果,如《景县文史资料》、《景州文选》、《历史的星空》、《景县文化研究文集》、《景州笔潭》、《景州金石》、《景县古今人物》、《景县史话》、《董仲舒研究资料》、《董仲舒与董氏渊源论丛》等,文化馆整理了民间舞蹈(疯秧歌、七巧灯)录像,这些文献为县委政府指导景县文化管理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依据。
欧联杯 欧冠3、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情况
近几年是我县文化研究迅速提升的阶段,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利用情况有了明显改善,修建了“亚夫陵园”、景州塔广场,董子祠和封氏墓的开发利用也已列入规划,但总的来说我县文物资源的利用收效甚微。一是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严重不足,资源潜力尚未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实力。二是文化遗产资源大多没有得到系统地
开发,既是开发利用的,其深度和广度也不够,景点都没有系统配套的参观和服务设施。三是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机制没有形成,导致资本与人才难以进入或盈利。四是既懂历史文化又懂开发和经营的专业人才缺乏。五是利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文化产品生产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存在问题。
三、我县文化遗产资源抢救挖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众参与文化遗产抢救挖掘保护的意识薄弱
从我县实际看,对文化遗产资源的抢救挖掘普遍存在着认识不高,概念不清,主线不明,重点不突出,众基础差,普及力度不够,通俗化程度欠缺等问题,有些部门由于经济和社会工作繁忙,难以把精力投入到文物的抢救挖掘与保护工作上来,认为文物抢救挖掘与保护是可有可无的事情,缺乏“守土有责”的责任意识。一些普通众认为文物抢救挖掘与保护是政府部门的事情,与已无关,都没有认识到文物资源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的文化遗产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经济文化生活习俗的不断变化而变化或消失。因此保护利用好现有文化遗产可直接或间接地为我县经济建设服务,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收集、抢救和挖掘这些大量的,即将失传的民间文化财产,
作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没有广大人民众的积极参与是很难完成的。
2、现有文化遗产还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利用
五寸照片是多少厘米
景县文化遗产资源的优势目前大多数还是潜在优势,而没有形成效益优势,也就是说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经济优势。大量的文化遗产资源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受到多方因素限制,大多尚未开发利用。目前已部分开发利用的只有景州塔和周亚夫墓,社会和经济效益也不很明显,其它大量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需要经过有序的系统性市场转化,融入科学技术,来实现其文化资源的自身价值,带来利润和增值,以显现景县文化遗产资源的整体优势。因此,今后我们要在文化市场的挖掘方面花大力气去解决,选准突破口,创造品牌,创建文化企业,搭建文化平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全县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带动我县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促进文化遗产资源抢救挖掘工作的开展。
3、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有效的传承
相对历史文化研究而言,民间文化的研究更显薄弱。随着传统农业的衰落,一些口传身授
的民间文化受到严重威胁,老一代传承人相继谢世,年轻一代后继乏人,出现断代甚至失传,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和遗撼。由于许多民间艺术和传统工艺缺乏市场前景,一时不能产生经济效益,没有人愿意学,许多优秀民间艺术品种和独特工艺将面临“人走艺走,人亡艺绝”的危险。不少传承人不懂如何利用和保护它的价值来寻求改善自身的传承环境,仍延续子承父业的传统,造成现存的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给当地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不少青少年对民间文化缺乏兴趣,使得后继人才缺乏。
4、文化遗产资源抢救挖掘工作任务较大
文化遗产资源抢救挖掘任务十分繁重,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文物保护技术含量有待提高,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中表现尤为突出。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有资源是可观的,但与景县厚重斑斓的历史相比,仍显单薄,富有地方特的品种不多,且一些成果仅存的传统文化正在民间自生自灭,疏于保护。一些依靠口传身授进行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尤其令人忧虑的是有些通过努力,能够传承的,由于保护体制和融资机制不健全,不能进行及时系统的搜集整理保存。随着老年人的年龄变化,这些凝聚着许多先人心血的宝贵成果有可能散失,毁于一旦。这些都需要我们这代人从现在起进行抢救挖掘,责无旁贷.
四、对我县历史文化遗产抢救挖掘的建议
1、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增强全社会抢救挖掘文化遗产的参与意识
抢救挖掘和保护利用好景县文化遗产,首先各级政府要把文化遗产保护挖掘整理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规划,按照有关要求制定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和抢救挖掘工作机制,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其次要大力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和电脑网络,加强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充分认识文化遗产是全县人民的共同财富,宣传好利用好文化遗产对我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促进作用,对社会稳定和优良民风的建立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民间艺术团体、电影院和各种媒体要利用节庆日宣传文化遗产的保护、整理、挖掘的知识成果;举办各类展览、讲座、专题报道,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挖掘的法律、政策和技术咨询。使全社会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城乡大规模建设改造,文化遗产容易被忽视、毁坏、流失、滥用。通过各方面努力使全社会形成共识,合力推进文物挖掘与保护工作的开展。
2、处理好文化遗产资源抢救挖掘与保护利用的关系
抢救挖掘是保护利用的基础,保护利用是促进抢救挖掘手段,两者相辅相成。景县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这是景县人民的宝贵财富,是景县经济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用之不尽的资源宝库,是构建和谐景县,实现文化强县的有利保障,没有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就根本谈不上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因此,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精神,制定对文化遗产保护更为可行的、科学的强制性措施和办法,制定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规划,加大对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利用力度,依法把挖掘与保护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成为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的守护人。在做好对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有效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上必须做到科学慎重有序,即对一个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项目或其它市政建设项目涉及到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都要反复进行论证审核,树立“开发性保护”的观念,把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性保护提高到保护景县文脉,爱护景县之魂的高度,杜绝一切不良现象的发生。
3、加强队伍建设,进行文化遗产资源的持续有效管理
景县从事文史研究的人员,大部分是对历史文化研究有兴趣的既将退休或已退休的老干部,
文保队伍人员数量偏少,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中高级人才缺乏,年轻力量后继无人,不能与我县现有的文物研究人员实现结构衔接。这是我县文物保护和文化研究工作面临的问题。建议县委政府根据我县文保工作实际,采取政府主导,民间团体和个人相结合的路子,壮大文化队伍,建立广泛的众基础。想办法培养一些年轻专职文保人员,通过有计划的培训教育,逐步培养景县年轻的文化研究人才,使其成为既有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又有兴趣爱好,能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高素质文物工作专业队伍。全力保护活态载体(传承人),建立传承人保护名录,对列入名录的人授予民间艺术家称号,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方面享有与文化事业单位人员同等权利的办法,激励他们提高技艺带徒传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